

地鐵4號線,絕對是近幾年來開通的地鐵線里最激動人心的一條。還沒開通就噱頭滿天飛,禁止飲食、蹲式服務,還有可隨時打開通風的車窗,乘客跟司機能對話等等,引得無數市民蜂擁體驗、拍照留念。這不,開通一個多月來,無論哪個站點,手機卡片機單反機,冷不防就有咔嚓咔嚓的快門聲從你腦門邊閃過。無數將這兒當成游覽景點拍照留影的乘客們,也算是4號線E的—大特色了。
特色文化墻
作者/胡贏
說起4號線最吸引眼球的,要數每個車站的特色文化墻。西單站是老字號浮雕,圓明園站則是大水法浮雕,動物園站還能根據墻上的動物壁畫和天文壁畫分辨出不同的場館出口,連國家國書館站的立柱都做成了書本的模樣。
肩負重任的建設者
作者/虎子
今年7月份,當時還在施工階段的馬家堡站,是4號線在南端設立的停車場。夕陽下建設者們正在為這條穿越了舊城區的交通大動脈做開通前的最后完善,這樣的場景現如今已成歷史,但卻值得感謝和銘記。
很有范兒的報刊窗
作者/關超
印象中在地鐵里賣報刊的都是地攤式,4號線里的報攤不但現代化,還很有范兒。一份份報紙像櫥窗里的商品似的被擺得有模有樣,不過看上去卻沒地攤來得親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