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Android手機G1誕生至今已有1年時間,自從蘋果(Appls)與谷歌(Google)殺人手機操作系統領域,四強爭霸的格局已經形成,傳統老牌勁旅諾基亞(NOKia)Symbian系統早已經形成了足夠強大的用戶群;微軟(MicrosoR)這個操作系統的巨無霸在手機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而且贏得了更多智能手機廠商的擁簇:而蘋果更是攜著創新和時尚的風潮,改變了目前手機行業的格局,從蘋果App Store銷售情況來看,這種模式很有可能成為手機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那么Android的表現又如何呢?
成也免費,敗也免費
從2007年末谷歌宣布開發Android系統之后,前進之路并不順暢,除了德國T-Mebile正式宣布支持這個操作系統的新貴之外,并沒有更多的運營商愿意與谷歌展開合作,即便Android是一款真正開源免費的操作系統,運營商從中有好處可賺,這也不能避免運營商對Android系統的恐懼。
從事移動行業的圈內人士對Android系統的評價非常簡單:很好,很簡單,也很強大,但它的缺點也是因為簡單而來。與其它收費的操作系統不同,Android并沒有對開發的軟件進行詳細的審核,這使得操作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受到空前的考驗。為了彌補開源而又無法審核的問題,諾基亞的手機證書橫空出世,雖然比較繁瑣,引起廣大消費者的反感,但這種解決方案從根本上回避了安全性和隱私性的問題,Android則是完全不同,它的權限相當開放,軟件拷貝只是安裝到普通用戶沒有讀取權限的目錄之下,如果能夠取得R00t權限就可以把收費的APK文件復制出來。也就是說破解收費軟件特別容易,如果用戶不小心安裝了沒有權限的軟件容易造成系統崩潰,這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目前操作系統行業的免費開源軟件無法興起的原因正是因為自由而造成的,因為免費,許多針對終端的軟件都沒有經過商業化測試,無論是人性化設計還是穩定性設計都無法與收費軟件媲美,對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沒有人愿意在手機應用調試方面投入精力。
多不一定就好
手 機行業發展速度不夠快,沒關系,免費開源系統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特別是一些想要實現智能操作的設備,對Android的熱愛總是非常迫切的,例如MP4和MlD設備制造商。Android的一些核心技術需要授權,但通信、網絡、搜索、視頻播放等功能不需要授權也可以使用,目前許多千元級的M『D設備大都使用了Android。許多研發人員表示,Android系統已經足夠強大,有相對強悍的硬件平臺就可以使用。對終端設備制造商來說,Andreid系統意味著免費,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種系統并沒有帶來任何好處,至少沒有智能的感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廠商沒有更多的時間開發相應的功能,甚至不能吃透操作系統中的性能,還存在許多BUG無法排除。而且目前許多山寨上網本廠商也開始使用Android系統,他們的應用只是簡單的嵌套,也沒有進行深入的開發,難以讓消費者體驗到操作系統的便利,這種行為還嚴重影響了Android的口碑,這種打擊是致命的。甚至手機行業的從業者也表示不滿。
SP合作絕非救命稻草
推廣局面遲遲打不開的情況下,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的33應用成為了Android 2009年在中國最重要的應用合作。在中國,谷歌與SP運營商的合作模式與蘋果的APP Store不同,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MM market采用二次開發的模式,與軟件作者進行分成,谷歌只是利用搜索功能提供廣告賺錢。根據非正規統計,能夠應用的終端軟件僅有5000個左右,而蘋果應用程序商店軟件已經達到了3.5萬個左右,下載量已經超過20億次。最為關鍵的是,谷歌并不認為Market軟件過少有什么遺憾,谷歌的重心依然放在搜索方面,沒有上游廠商良好的帶動作用,谷歌開發依然處于不明朗的階段,系統的不成熟之處和不明朗的收費能力,都嚴重影響開發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