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盡顯
幾年前,以LCD電視為代表的平板電視開始大規模搶占市場,不僅勝過了盛極一時的背投彩電,還將傳統CRT電視趕下了王座。并且在價格逐步降低之后,也加速了CRT電視的“死亡”,短短幾年時間,在一線城市的賣場中已經難覓CRT的身影。就正當LCD電視逐漸穩固其市場霸主地位的同時,LED背光電視出現了。在今年各廠商推出的新品中,LED產品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型號,并且在各大媒體主推的產品中也大都是_ED產品。目前國外品牌的LED背光電視攻勢最為猛烈,其中夏普(SHAR D)、三星(SUMSONG)和索尼(sON)早在去年就發布了LED背光液晶電視,而對新技術極為敏感的國產電視品牌,康佳(KONKA)、海信(Hisense)、創維(Skyworth)、TCL等也已發布了多款LED背光電視。面對洶洶而來的LED背光電視,消費者不僅會問它相較于液晶電視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采用LED背光的LCD電視體積將進一步縮小。LED背光光源不僅有優異的亮度均勻性,還不需要復雜的光路設計,這樣一來LCD電視的厚度就能做得更薄,同時還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其次,在發光壽命方面,LED背光技術也將采用CCFL背光技術的傳統LCD電視遠遠拋在后面。普通的CCFL背光源平均使用壽命在3萬一4萬小時左右,一些頂級的CCF睹光源叫CG-CCFLj的發光壽命也只達到6萬小時左右。這樣的壽命對于頻繁使用的用戶來說意味著使用2~3年后LCD的亮度就將會明顯下降,而不得不更換LCD的CCFL背光模組。而LED背光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現階段白色LED背光的壽命已經高達10:5-/J、時,而且還有再次提升的潛力。從數據上分析,LED背光電視即使241J、時不間斷使用,其壽命也將足夠使用5年之久!除此之外,在用戶最為關注的畫質方面,LED背光電視在色域覆蓋率、運行功耗、動態對比度和亮度均勻性方面也得到了質的飛躍。通過對LED背光電視和傳統LCD電視的技術比較后,相信很多米飯已經對LED背光電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面對市場上品牌眾多的LED背光電視時,又該如何選擇呢?
針鋒相對
當眾多的消費者因為LED背光電視在技術上的明顯優勢,將采購目標投向LED背光電視時,馬上就會發現LED背光電視的不足之處。價格,這一普通消費者最為看重的方面,高達數萬元的國外品牌LE3背光電視并沒有那么親民。不過,對于LED背光電視,普通消費者也有相對較為便宜的選擇,那就是國產品牌。以海信、創維、康佳、TCL為代表的國內彩電巨頭不僅已經推出了LED液晶電視產品,而且還將42英寸LED液晶電視的價格從此前的2萬元下調到1萬元左右。價格便宜這么多,性能會比國外品牌差很多嗎?想必很多消費者會問這個問題,那么在下面我們就來比比看吧。
考慮到賣場貨源的問題,我們只選取了2款已經上市一段時間的國產品牌LED背光電視,并沒有選取在近期發布的幾款全新機型。而另外3款國外品牌的LED背光電視,Ml選取了已經在市場上推出多時的三星7000系列、索尼Z×1系列,以及最近發布的夏普LE700系列。MI將性能測試分成了幾個大項,對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兩大陣營的LED背光電視進行了詳細的比對。
三原色測試
海信m_M42T08GP和康佳LC46TS88EN在此項測試中都表現得中規中矩,色彩純度較高,還原基本準確,均勻度不錯。雖然兩款國產機型采用的是側置LED背光源,這種背光源對對比度和亮度的均勻有較高的提升作用,但對于色彩和層次的提高卻沒有實質性的幫助,所以產品在色階方面的表現與采用RGB—LED背光源的夏普LCD-46LE70。A要差一些,但是與采用同樣背光源的國外品牌LED背光電視的比較上并不落下風。
灰階測試
兩款國產機型在此項測試中也有著不錯的發揮,黑白灰階在10%~92%時用肉眼都可見明顯變化,各個灰度格子之間的過渡也比較平順,漸變效果明顯,與國外品牌LED背光電視的差距并不大。
動態清晰度測試
兩款國產機型在此項測試中的表現就多少讓人失望了,在播放600像素/秒的視頻時電視畫面開始出現明顯的抖動,達到800像素/秒時電視畫面則出現了輕微的拖尾。與國外品牌在此項上的差距比較大,但是滿足一般用戶觀看數字電視信號的需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可視角度測試:
兩款國產機型的表現沒有多大的亮點可言,在側視1 40度左右的情況下對比度和色彩都發生了明顯的弱化,在側視角度達到170度以上時除了色彩進一步降低之外,屏幕還出現了反光現象,不是非常理想。
全高清顯示測試
在此項測試時,MI使用了1920×1080像素分辨率的全高清圖片和電影進行測試,這樣將會很直觀的考驗出兩款國產機型點對點顯示的實力,以及電視的色彩傾向性和表現力。不出意外的是,兩款機型在此項測試中的表現基本反映出了前面性能測試的結果,對色彩的把握比較準確,層次相對豐富。不過在色彩的飽和度方面這兩款機型的表現就比較平庸一些,偏重于柔和,銳度一般,值得肯定的是這兩款機型的暗部細節表現突出,堪比另外幾款國外品牌LED背光電視。
除此之外,兩款機型在輸入/輸出端口方面也都配備了相對完備的接口設置,尤其是加入了網絡接口的LC46TS88EN更是展現了支持網絡電影直接下載播放的能力。就性能配置而言,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差距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夸張,雖然在LCD面板、圖像處理引擎和外觀設計上稍遜一籌,但是在附加功能方面國產品牌無疑豐富許多,而且在應用上也更貼近國內用戶一些。此外,如果我們再算上比國外品牌便宜30%以上的價格優勢,國產LED背光電視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看到這里,有些米飯會覺得如果購買一臺40+英寸的國產品牌LED背光電視都需要1 0000萬左右的價格,那么不如用差不多的錢購買50+英寸的國產傳統LCD電視是不是更劃算一些昵?對于這個問題,Ml覺得如果家中客廳面積足夠大、對顯示效果和外觀設計并不太講究的用戶而言,這一選擇還是非常合適的。因此,在這里Ml也為這類消費者推薦了三款比較熱門的50+英寸的國產傳統LCD電視,分別是TCL L55P1 0BD、創維55L05RF、康佳52DT08DC,這三款使用傳統CCFL光源的LCD電視都是如今比較熱門的性價比機型,萬元左右的價格就能享受到50+英寸的大屏幕,對普通.消費者的殺傷力還是很大的。并且,這三款t,rI,N都采用了時下流行的100/120Hz倍頻技術,有效地降低了畫面拖影和跳幀的情況發生。相比較于LED背光電視,雖然這三款機型依然存在色域不廣、不夠節能以及外觀設計稍顯遜色的缺點,但是將近10英寸的顯示尺寸增加,還是讓它們能夠成為LEO背光電視在市場上的一大競爭對手。
通過對當前熱門的國產品牌_ED背光電視和傳統LCD電視機型的介紹后,相信很多消費者對如今的平板市場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消費者在選擇平板電視時,并不一定非要認準LED背光電視,性價比的缺失讓其在與更大屏幕的傳統LCD電視相比時,優勢并不明顯。尤其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更大尺寸的顯示面積和價格一直都是他們心中選購電視最重要的先決條件。
OLED虎視眈眈
對于LED背光電視價格過高的缺點,M隊為這一局面將會在很快的時間內得以解決。 “價格越來越低、產品越來越多”的趨勢已經逐漸在LED背光電視市場顯露出來,隨著大多數廠商在今年下半年逐漸進入LED產品市場,LED背光電視也將徹底告別“高端奢侈品的形象”,以更親民的價格出現在市場上。另一方面,對于善打價格戰這張牌的國產品牌而言,早前受制于國外LED技術的弊端已經逐漸被打破,隨著國內LED背光電視的領導品牌海信和TCL進一步豐富自己的LED產品線后,產品價格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除此之外,造成LED背光-電視不得不放下奢華身段的原因,還應考慮到它在未來的對手——OLEO。
隨著近年來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市場對于0LED電視未來主流地位的良好預期,全球范圍內隨2-N起了一股“OLED電視”風潮。幾大知名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OLEO發展規劃及概念產品,其中以三星、索尼和精工愛普生三家廠商動作尤為迅速,尤其是近兩年來,三家企業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開發計劃和OLED原型產品。OLED雖然還存在使用壽命短、屏幕大型化難等缺陷,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未來2-3年內的平板電視市場上極有可能出現大尺寸的OLEO電視。不過,就因為OLED比當前峭光電視更好,消費者就做出繼續觀望的決定,肯定是不正確的,畢竟要想真正的推出技術成熟,并且性價比高的OLED電視產品,可能還需要很多年。面對虎視眈眈的OLED電視,LED背光電視也不得不加快自己占領平板市場的腳步,性價比出眾的中低端產品也將逐漸出現在我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