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內向的人怎樣打造個人品牌?
創業初期,公司沒有廣告預算可以做宣傳,有朋友讓我學習一些成功人士:如何在媒體上炒作自己,每次出都用出格的語言,吸引了大量的媒體報道,時間長了,受眾就把注意力逐漸從“人”轉移到產品和服務上,這樣用很少的錢,取得很大的效果。
我也很想學,但性格很內向,大庭廣眾下很少開口,不擅即興演講。可是,現在好像惟一可以利用的低成本營銷方式,就是通過媒體來提升個人影響力,帶動企業及產品的知名度。如果我不為公司去做突破,又怎么說服銷售人員去進行市場突破呢?
陸凱韜
A:Mr.透透氣
確實如你所言,通過創造個人品牌來帶動公司或者產品品牌的提升,很有效果。但這種做法永遠只有少數人做得好,更多人想學卻學不來。
其實,突破未必就要在性格上,可能更需要在方法和溝通上多下功夫,畢竟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太難。你當然可以不斷投資和經營自己,使自己的個人品牌變成最大的無形財富,但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侃侃而談的本領,真不是下足苦功就能做到的。
當然,在營銷費用不足的情況下,除了把自己“賣”給媒體,好像也沒有什么路可走,不過,帶動企業品牌的提升,更有賴于企業本身獨特的運行方式,或者產品和服務有獨到之處,不然即便暫時吸引了關注,也不可能持久。
你完全可以隱在這些新聞稿后面,永遠拒絕出現在媒體面前,用低調和神秘感吊足胃口。經營個人品牌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把自己與其他人區別開來,可以高調夸張,也可以低調神秘。
內向領導者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們可能一時沒有那么有號召力,但“路遙知馬力”。不用老想著模仿別人的做法,根據自身特點,找到更適合你的推廣方式吧。
Q:如何處理多重任務?
創業實在太累了,成天在公司要干無數的活,和無數的人溝通協商,而且還有很多預料之外的問題突然插入。我發現,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務更多了,被雜事打斷的時候也更多了。我已經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來干活了,往往處理完緊急事務后,之前正在做的事情一下子都接不上去了,還有些心浮氣躁。
我是不是得了創業綜合癥啊,別人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彭宇天
A:Mr.透透氣:
你經歷過的心浮氣躁,別的創業者都會遇到,只是看誰先停止了抱怨,轉而去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其實,面對很多復雜而混亂的問題或者情況,快速找出可執行的解決方案,并終日在各項疑難工作之間自由切換,是一個成功創業者必備的能力。
因為沒有人手,或者人手資歷不夠這種情況就是創業企業需要克服的障礙,各種大事小事都需要創業者自己親歷親為,如果你沒有這種能力,如何能夠駕馭公司的發展呢?
為什么成功創業者大多能自始至終保持全神貫注?他們最大的動力來自對企業的責任,面對這些問題時,才會不抱怨,不松勁,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絕不是“問題又來煩我了”,而是把注意力全面聚焦于保持斗志,迅速解決問題。
當然,這也需要你有技巧去辨析和控制,是什么層次上的問題和事情才可以在什么時間來打攪你。搞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可以給你工作降低很大壓力,并能讓你在相對完整的時間里聚焦關鍵的事情,從而通過流暢的思考和執行推進,并增強你處理事情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