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cosmetology)這個詞來自于古希臘,含有美麗和制造美麗的意思。據說埃及人是最早享受沐浴的人,不僅如此沐浴之后還用香水和香油涂搽身體。埃及艷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克婁巴特拉七世(約前70-30年),如你所知,她被稱為史上最熱衷使用香水和化妝品的人——她甚至瘋狂到用面粉來撲臉。
1580年,伊麗莎白女王把頭發染成紅色,把臉孔涂白色,又把部分眉毛拔掉。1660年,英國復辟時期婦女都愛搽粉,又愛在臉上貼上日形、星形和新月形的黑花鈿,而這本來是紐卡賽公爵夫人為了掩蓋雀斑而想出來的新花樣。
人類在“制造美麗”的過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而事實上卻常常是謬誤百出。16世紀的威尼斯曾流行金發,家家都使用一些特別的藥物染發,誰知這些藥物經日曬而引發了日射病,繼而又引發了腦炎等癥,曾轟動一時。那時在英國,女子們則模仿伊麗莎白一世的做法,用白色的鉛粉搽臉以使面孔白皙,結果卻導致了大量美女因中毒而香消玉殞。甚至在19世紀的英國,女子們依然流行著每日服食少量砒霜的做法,因為據說這樣可以使皮膚有一種動人的光澤,殊不知卻同樣使許多人因慢性中毒而早夭。
西方歷史上另有一些美容方法,讓人感到高深莫測。據說古代巴比倫婦女習慣用粗糙的滑石磨去面部的細毛,不知其效果究竟如何。而同樣也是在伊麗莎白時代,大英王國的女子們把一種特別的紅色甲蟲搗成漿液后,涂在唇上,使得朱唇發出了紅寶石般熠熠閃爍的光澤——這種辦法也算是古怪之極。
而到了20世紀,美容的興盛蓬勃從歐洲大陸轉移到遠離戰場的美國。這里是是唇膏與指甲油的發源地,這當然得歸功于好萊塢開創電影時代。隨著好萊塢電影的席卷全球無孔不入,那些pin-up girl也深入人心,從此好萊塢的長腿大蜜們成了全世界女孩們效仿的對象,男孩們夢中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