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陰天或下雨之前、季節變換的時候,就會感覺關節、肌肉和筋骨疼痛。患者可適當選擇以下食療方:
1.雞軟骨湯:取雞軟骨適量,加水清燉約60分鐘。食骨飲湯。每日1次,約服90天。
2.三辛面條:取生姜、蔥、辣椒各9克,洗凈切片,與面條適量加水同煮。趁熱服,以汗出為度。每日2次,連服10日。
3.蒸茄子:取生茄子(皮紫者為佳)250克,洗凈切條,蒸熟后,酌加豆醬、姜末、芝麻油、食鹽拌勻即成。用于膝關節腫痛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者。
4.清燉烏蛇:取烏蛇1條,去皮及內臟,洗凈切段,放沙鍋內,酌加蔥、姜、黃酒、食鹽、清水,旺火燒沸后改文火煨至爛熟即成。可祛風濕、通經絡,用于風濕性關節炎感覺遲鈍者。
5.豬蹄筋湯:取豬蹄筋100克加水適量,蒸約4小時,取出入冷水浸泡約2小時后剝除外層筋膜,洗凈切段。將蹄筋與雞肉丁500克共入大碗內,再加入牛膝(切片)10克,火腿絲50克,水發蘑菇50克,蔥、姜各10克,胡椒粉、食鹽、味精各5克,黃酒30克和適量清水,蒸約3小時即成。食肉飲湯,隔日1次。可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6.生姜川烏粥:取生姜2片,制川烏5克(孕婦忌用),粳米50克,加水共煨粥。粥成后酌加蜂蜜調服。每日2次,溫熱服。
7.姜汁飲:取生姜適量榨汁,調入蜂蜜少許,溫服。或取生姜適量,水煎取汁飲。(四川 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