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人本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老習慣,疼痛來了,就馬上想到吃幾粒止痛藥。殊不知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這樣既不能緩解胃疼,還有可能掩蓋病情,甚至還會發生胃穿孔、胃潰瘍、胃出血等嚴重的消化道并發癥。
首先,止痛藥的正規名稱叫“解熱鎮痛藥、非甾體類抗炎藥”。的確此類藥可以緩解發燒性頭痛、運動后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但對胃疼是無效的。如果是胃痙攣引起的胃痛,表現為上腹部劇烈絞痛,有的甚至合并嘔吐,這時應及時采用解痙藥,如:654-2、顛茄片等,以緩解胃部痙攣,如果是上腹部規律性疼痛,進食后約1小時開始的疼痛,則可能是胃潰瘍引起,應服用抑制胃酸類藥物,如洛賽克、雷尼替丁、奧類拉唑腸溶膠囊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如果合并有腹瀉、嘔吐等現象,則可能是急性胃腸炎造成的,可以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其次,止痛藥不僅不能止痛,還會加重胃痛。止痛藥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胃腸道不適,因為藥物的主要成分會損傷胃黏膜,造成疼痛加重。
最后,腹部疼痛可能是胃有問題,但也可能是胃部周圍其他臟器,如肝臟、膽囊、胰腺等出現問題,例如膽結石、膽囊炎、胰腺炎等,服用止痛藥后雖然暫時感覺疼痛緩解了,可實際上腹腔內的病變在進一步惡化,即使去醫院就診,疼痛的部位、性質及規律已被止痛藥暫時掩蓋了,可能會造成誤診。
還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有老胃病的患者,出現胃痛時,也不可光憑經驗自行服藥,尤其是出現與往常不一樣的癥狀時更要注意,最好先去醫院檢查再用藥,防止病情延誤惡化。新發病的患者,應先請醫生診斷清楚是何種原因導致的胃痛,做到有的放矢地對癥治療。
此外,有些胃痛是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的,如生氣、精神緊張、疲勞過度,壓力過大等。要注意調節心情,學會釋放壓力,勞逸結合,有的人則屬于胃寒,遇冷就胃痛,要忌食生冷食物,遇氣溫下降時要做到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陜西 趙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