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一:4月16日,《齊魯晚報》登了一則消息:家住萊蕪市苗山鎮的一位老人,在得知兒媳懷孕后,千辛萬苦花了600元買了6包“轉胎藥”,兒媳喝完后出現腹痛、惡心癥狀,下身開始流血,最后進入昏迷狀態。送到萊蕪市婦幼保健院急救后,兒媳脫離了生命危險,卻沒有保住肚子里的孩子,老人追悔莫及,兒媳也傷心欲絕。
經驗教訓:河南省中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胡曉華說,生男生女是由染色體和基因控制的,胎兒的性別在精子和卵子結合時就決定了,胚胎會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性別分化,不可能靠服用所謂的“轉胎藥”來改變胎兒性別。很多“轉胎藥”都號稱是祖傳秘方,藥物的成分并不明確,對于孕婦而言,盲目服用這些有毒性或者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藥物,很容易造成大出血、流產或者胎兒畸形。如果“轉胎藥”中含有過多的雌激素,還會使男嬰女性化或者男性假兩性畸形,女嬰患乳腺疾病和子宮惡性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如果“轉胎藥”中含有大量的雄激素,則會導致女嬰男性化或者女性假兩性畸形。
報道二:30歲的常女士,由于自己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小兩口擔負著四個老人的養老任務,兩個人都感到肩上責任重大。到了生育年齡的常女士一再和老公商量:“怎么樣才能生雙胞胎呢?”聽到同事說有促排卵藥時,常女士不禁萌生了想試一試的想法。好在她并未太盲目,而是事先找到專家進行了一番了解后,很快就放棄了原來的想法。
醫生建議:“促排卵藥一般應用于不能正常排卵的女性治療方面,通過藥物作用讓她們正常排卵,從而增加受孕概率。”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楊傳英介紹說,對于正常女性,使用促排卵藥會造成宮頸黏液黏稠,影響精子通過,反而會降低受孕概率。
長期服用促排卵藥,反而可能增加卵巢早衰、卵巢癌和乳腺腫瘤的患病概率。同時,多胎妊娠屬于高危妊娠,增加孕婦孕期風險,新生兒患肺不成熟、肺炎、心肺功能差、畸形、腦癱的概率也會增加,因此并不建議正常女性為生雙胞胎或多胞胎而服用促排卵藥。
經驗總結:生兒生女,順其自然最好。除了“轉胎藥”、促排卵藥外,一些網站上經常有生男孩、生女孩的偏方,個別人甚至還以自身經歷驗證著這些所謂偏方的有效性,不過其中也不乏“藥托”和嘩眾取寵之徒。目前也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控制生男生女,因此,育齡女性應該以平常心看待胎兒的性別,不能寄希望于藥物來控制或改變胎兒的性別,也不宜靠藥物來生育雙胞胎或多胞胎。(廣東 楊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