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江南名醫(yī)葉天士曾到東陽、磐安的大盤山區(qū),在彎曲僻靜的山道上,遇到一女子,臉色蒼白,眼睛無神,柴擔(dān)放在一旁,雙手捧著凸起的小肚,斜躺在地,嘴里輕輕地呻吟。葉天士上前詢問,得知她家就在山下,男人還在山上,自己懷孕已有幾個月,為幫助丈夫砍柴而來到此處,現(xiàn)在感到胎位不穩(wěn),恐有不測,正處于萬分痛苦與不安的境地。
葉天士為了安定該女子的情緒,便說:“大嫂子,心要寬,神要安。我是個醫(yī)生,會采藥給你吃,你只管放心吧!”
“這深山野嶺到哪里去采藥啊?”女子嘆息了一聲,便又哼哼起來。
這時,葉天士環(huán)顧四周,眼睛最后落在路旁地里的一個個大南瓜上。這些大南瓜,小則七八斤,大則十多斤,個個都連在一條條的南瓜藤上。
葉天士心想:“南瓜藤上長南瓜,就靠南瓜蒂。這南瓜蒂從根藤那兒一點一點地吸取營養(yǎng),一點一點地輸送給南瓜,讓南瓜從小長到大,從青變成黃……這瓜熟蒂落,豈不正是十月懷胎嗎?”想到這里,葉天士高興起來,說聲:“對!我為何不拿這南瓜蒂來安胎呢?”
這時,葉天士摘下三個大南瓜,取下南瓜蒂,用自己隨身帶的藥缽,架起一個爐灶,拾來枯柴枝,煎起了南瓜蒂湯來。
一會兒,葉天士把南瓜蒂湯送到女子面前,那女子便喝了下去。不久奇跡出現(xiàn)了,那女子小肚不痛了,并且還能站起來走動。她便拜倒在地,感謝在這深山遇上了“神仙”。 小貼士:
南瓜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果實,其瓜蒂為“南瓜蒂”,曬干后入藥。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盤狀,直徑2.5~5.5厘米,上附殘存的柱狀果柄。外表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稀疏刺狀短毛及突起的小圓點。果柄略彎曲,粗約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條,縱向延伸至蒂端。質(zhì)堅硬,斷面黃白色,常有空隙可見。以蒂大、色黃、堅實者為佳。
性味:苦,寒。
功效:解毒消腫,清熱安胎。
主治:癰瘍,疔瘡,燙傷。
具體用法:
安胎每次用老南瓜蒂30克,煎水代茶飲。(江西 喻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