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生物,人體大約包含1億億個細胞,這些細胞中則寄宿著大約10億億個細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微生物遺傳學家邦妮·巴斯勒,通過20余年對細菌社會的深入研究發現,細菌就像是人類的簡化版本。它們有自我意識,有自己的語言、群居,既交友也樹敵,喜歡偷窺鄰居家的隱私,還能以訛傳訛,甚至殺害手足。
細菌常用的語言稱作“特選傳感”,是一種化學交流方式。當一隊細菌到達某處后,需要探測附近是否有“敵友”時,每位“隊員”都會向周圍環境中釋放一個分子。敵人或朋友在感應到這些分子之后,便會前來“應戰”或“聚會”。巴斯勒教授同時發現,細菌還懂“第二外語”。當身邊有別的種族細菌時,它會釋放出另一種化學分子,“這個分子的意思是‘我和你不是一國的’。”
細菌能夠像復雜的多細胞生物一樣建立并運轉自己的“社會”。例如,皮膚上建立著一座座“細菌城市”,總共居住著1萬億個細菌。它們時刻享用著人體為它們準備的自助餐:脫落的皮屑、分泌的油脂以及各種礦物質。它們一邊大飽口福,一邊為每個人制造著獨特的體味。
細菌社會也像人類社會一樣進行“菌口普查”。通過向生存環境中釋放一種化學物質,細菌能夠統計自己群體的成員數量。達到一定數量后,細菌就開始執行各種任務。深海魚鮟鱇就是利用了細菌的這一特點,使發光細菌在自己身上聚集。發光細菌“點名”完畢,會一齊發光,幫助鮟鱇在漆黑的深海中吸引獵物。(福建 徐陳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