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莫爭曾問我:“倘若有把無影刀現身當世,會發生什么?”
我笑曰:“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我一向不愿動腦。”
“為什么不可能?”
“很簡單,沒有人能讓無影刀出現,那是小說。”
莫爭一笑,沒有接話。
當時我忘了,莫爭就是寫書的,而且,還多是懸疑科幻題材。
兩年后,我聽說,一部叫《天命》的作品橫空出世。于是,十亡索來原稿,一睹當時那問題的答案。
好奇與關心是我們沉浸于故事的理由,它們來自三個源泉——神秘、懸念、戲劇反諷。莫爭的創作,結合了前兩者的精華。
神秘與懸念大都源于未知。開篇時,我們目睹了一場堪稱香艷的謀殺——奢華的宮殿,錦綢緞被,龍袍玉帶,以致我一度誤以為,莫爭還是把無影刀留在了那個有皇帝和妃子的年代——刀光乍起,如驚鴻一現般泛起寂寞的弧光,刀光過后,人頭杳然,于是,故事開講。
在《天命》里,我們將陸續遭遇許多元素:懸疑、探案、科幻、歷史、收藏、書法、洪門、江湖、高僧、俠客,甚至洪夢、孫中山、鄭成功、飛碟、外星人!每翻過幾頁,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事物躍入你的眼簾,這讓我想起閩菜中的頭牌,佛跳墻——材料不少,山珍海味無所不包,被巧手的大廚們精心搭配于一處,味道鮮美自不待言。更絕的是,尋常的菜,你一眼便看穿都有些什么,品嘗時早已心中有數,期待感自然有限;佛跳墻卻不同,高腰的瓦罐里藏著許多美味佳肴,一勺勺下去,你會不斷發現驚喜,一如莫爭的書。
然而,這許許多多的紛繁的素材,被莫爭的妙筆整合到一處,卻如渾然天成般妥帖,絲毫不會令你覺得雜亂無章,因為,莫爭的書,有主心骨??此粕⒙乃夭闹?,他寫的,實際是人心。
在自序中,莫爭說,最可怕的不是刀是否有影子,而是刀是否在你的心里留下了陰影,揮之不去,如影隨形。
譬如潘石頭(打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有些恍惚,不免想起那位剛在北京丟掉地王的大亨,莫爭寫書的時候是否也曾有過同樣的恍惚?我不知道……),這位早已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在開篇就遭遇了無影刀的威脅,又機緣巧合為主人公所救,一路看到最后,我們不難發現,始終追著潘石頭不放的,實際有兩把刀:一把是無影刀,雖來自外星,快如閃電,卻終究還是可見可感。潘石頭在故事即將結束時,還率領一干黑道高手向無影刀猛烈開火,妄圖將其消滅。我不禁想,即便當時無影刀被他消滅于無形,潘石頭也難以消除他心中的那道刀光——那把由人性深處的貪婪與劣根性所產生的利刃,深深扎在他的心底,其可怕程度,無疑遠甚無影刀。千百年來,這把人性深處的刀所制造的殺戮,恐怕是億萬把無影刀也難以望其項背的。
最后,無影刀沒有被槍林彈雨消滅,卻消融于毫無侵略性的水中。上善若水,或許,這是莫爭想告訴我們的——無論什么刀,想打敗它,你所可依憑者,都不會是武器,即便它比刀更先進。
至于那個已經變成石像的潘石頭,他還是有了一個替代者。我懷疑,所謂的替代,不久就會成為現實。又一個“真正的”潘石頭必將出現——君不見,他為保住自己的位置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給我們的莫爭一筆數額不菲的封口費!好在,莫爭把它捐給了希望工程。
如果莫爭再問我:“倘若有把無影刀出現在……”,我一定會打斷他說,“那刀,在人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