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我們認識了這個總是愛笑的美國女孩,她那美的笑容無疑是這屆奧運會上最亮麗的風景線,她就是美國女子體操隊的肖恩·約翰遜。年僅16歲的她在這屆奧運會上,取得了女子平衡木冠軍,女子體操團體亞軍、女子個人全能亞軍、女子自由體操亞軍的好成績。
懷才不遇
1992年1月19日,肖恩出生在美國愛荷華州得梅因。剛出生時,她的身體并不好,但她的學習能力卻非常強,9個月大時她已經會走路了,那時好動的肖恩一旦動起來就停不下來。3歲時,調皮的肖恩被父母先是送去學習摔跤,而后又是學習舞蹈。但他們逐漸發現這些并不適合這個女孩,“因為她有太多的能量需要釋放。”她的母親總是這么說。
有一天,母親走進廚房,剛好看到肖恩從餐桌上跳到她父親——道格的手臂上。母親沒有因為她又學會一項新技巧而興奮,也沒有因為她的頑皮而生氣,卻萌生了把肖恩送去體操館的念頭。
這招果然奏效了——肖恩喜歡奔跑、攀爬、從高處躍下。她沿著平衡木奔跑雀躍。她找到了自己的樂園。
可是年幼的肖恩,常常讓教練們不知所措。當學員們席地而坐開始學習一門新技術的時候,肖恩總是一個人溜到平衡木旁邊。要不然就興奮地跑到隊伍最前面。教練總是無奈地訓斥她:“肖恩回到這里來!”“不行,肖恩,還沒有輪到你。”
旺盛的精力讓肖恩的啟蒙教練很是頭疼,甚至認為這個小姑娘有的只是一股蠻勁,沒有任何天賦。她只練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關注。那時肖恩已經5歲了。
慧眼識珠
肖恩6歲的時候,父母把她帶去了市內新開的體操學校。學校不大,學生也不多,由體操館主人喬良教練親自任教。喬良教練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國家體操隊的優秀隊員,退役后移居美國。
經驗豐富的喬教練見到肖恩的第一眼,就看出這個女孩很特別:“因為她樂于學習新東西,而且愿意開發自己的潛能。”
“聽說你很喜歡體操,是嗎?”他這樣問肖恩,“你最喜歡什么項目?”
“平衡木。”
喬教練用中國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們,互相尊重是他們的基本原則。在有的體操館中,教練發火是家常便飯,而喬良的體操館氛圍非常融洽,他總是微笑著鼓勵孩子們。“他告訴每一個孩子,‘你們來這里,首先是要自己開心’。”肖恩的父親說,“如果喬不在笑,那么他肯定是生氣了。不過,我從來沒聽見他吼孩子們。他總是讓孩子們看見他的笑臉。”或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里,肖恩練習體操時總是很快樂的,總能看到她燦爛的笑容。
享受體操,不計成敗
當喬教練把肖恩安排進來成年高級組,并派她參加生平第一次比賽時,肖恩在那些經驗豐富的大孩子面前顯得那么纖弱、那么瘦小。父母擔心她承受不了比賽的失敗而放棄體操。其他孩子表演騰空和彈跳動作的時候都十分輕松,而肖恩只能剛剛離開地面。雖然她每次邁步、每次跳躍都充滿了激情,但是裁判卻一再因為沒有落地或技術不完善而扣分。這次比賽,肖恩僅僅排在第12名。盡管如此,觀眾卻非常喜歡她。為她小小年紀卻蘊藏如此大的能量而喝彩。
肖恩的母親卻很難過,即使她認為女兒今天表現得已經非常好,超越她的想象,但是她依舊難過,害怕肖恩會因為這個結果而深受打擊。
“太棒了!”肖恩舉著印有第12名的緞帶,自豪地說。她絲毫不難過。肖恩的情緒也感染了母親。母親明白,女兒在意的不是得獎,而是在享受體操帶來的快樂,享受觀眾對她的支持。
肖恩12歲被邀請加入美國少年體操隊。訓練日程非常緊張——運動之外還有其他安排。她每天晚上學習兩個小時,課程全部得優。此外她還寫小說和詩歌,參加年鑒委員會,甚至自愿去庇護所遛狗。她的興趣非常廣泛。然而,她畢竟還只是一個12歲的孩子。某天下午訓練前,母親看見她在屋里流淚。“我不想去訓練了。”她傷心地對母親說,“我不知道還能不能堅持下去。”
母親用胳膊攬住她:“沒有人逼你。”
“我會讓喬教練失望的,也會讓上操隊失望,也會讓您和爸爸失望。”
“你練體操是為了你自己。”母親說,“不管你在不在,喬教練都會繼續指導。只要你確定放棄體操僅僅是因為你不想練了,而不是因為一時心情不好。我和爸爸都支持你。“
第二天肖恩還是回到體操隊,因為她喜歡體操,喜歡在器械上飛騰所帶來的快感。
雛鷹長翅,挑大梁
2007年7月的泛美運動會,年僅15歲的肖恩和隊友在團體賽強勢奪金,隨后又分別包攬了個人全能、平衡木和高低杠三個單項的金牌以及自由操的銀牌。
初登賽場便收獲這含金量十足的四金,肖恩震驚了整個國際體操界。有了泛美運動會的驚艷表現,在出征斯圖加特世錦賽之前,美國女隊就讓她擔任核心隊員。團體賽中,她作為美國隊唯一四個項目全部出場的運動員,除了平衡木有點小失誤之外,其余項目發揮得非常出色,率領美國隊從中國隊手中奪取了金牌。女子個人全能、自由操兩個單項她都以出色的發揮摘下金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更是讓這位年僅16歲的小女孩成為家鄉得梅因的城市英雄。無論在哪,肖恩甜美的笑容總能讓人覺得舒心無比,于是“體操甜心”的美稱走俏于整個體操界。
千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