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03:倫敦是世界上街道擁堵最嚴重的城市。2003年倫敦政府采納了一個建議:對機動車收取擁堵費。起初的一段時間,倫敦街道擁堵的狀況有所改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擁堵現象又出現反彈,不久擁堵的程度達到了最大化。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在收取擁堵費之前,許多私家車主覺得城市的擁堵也有自己的責任,不自覺地產生了負罪感,從而有意識地減少駕車出行。可是當他們交了擁堵費之后,就以為自己為錯誤付出了代價,駕車出行便理直氣壯,沒有了負罪感,導致擁堵現象日益加重。你若作為領導者,對此事有何看法?請談談。
參考答案:①懲罰的目的在于依外在的強制力量來約束和轉變人的心態,使人趨向自律。達不到這一點,懲罰的威懾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失敗。“倫敦交通擁堵”一事就說明此。②為此就需要相應的價值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配合,這種配合是單純的獎懲制度所無法取代的。③對于一個城市管理來說,應將必要的獎懲激勵制度與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市民正確認識和理解獎懲制度的意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原則,自覺自律地按規章制度辦事。
問題204:有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上任伊始,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他在幾個部隊都發現了相同的情況:在一個單位操練中,總有一名士兵自始自終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紋絲不動。軍官不解,詢問原因,得到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要求的。于是軍官回去后反復查閱軍事文獻,終于發現,現在的炮兵操練仍因循非機械化時代的規則,而現在大炮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再需要這樣一個角色,但操練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因此才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軍官的發現使他獲得了國防部的嘉獎。你若作為管理者對此事有何看法?請談談。
參考答案:①作為管理者應有一根敏感的神經,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能較早地發現變革的導火線并采取相應的行動。②同時,還要有系統的觀念,在實施變革時不忽略工作流程的調整,從而發現哪些工作已經不再需要,或者工作流程的哪些環節發生了變化,以便采取合適的行動去改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