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一個給城市生活帶來無限魅力的字眼。
地鐵是城市發展的象征,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永不堵車的出行。
地鐵賦予一個城市氣質、靈魂、故事和生命力,地鐵帶給一個城市追尋速度、挖掘深邃、抗拒黑暗的信心和勇氣,地鐵讓一個都市叢林里的人擁有更加釋然的生活態度和更加灑脫的精神向往。
當商業遇見地鐵,會產生怎樣的效應?縱觀北京核心商圈,地鐵商業項目優勢突出。王府井東方廣場、西直門嘉茂購物中心、華貿購物中心……一個商業地產的“地鐵時代”儼然已經來臨。目前王府井、西單、西直門、東直門以及崇文門等重要商圈,皆實現了商業與地鐵的自由對接。
精明的商家不會錯過地鐵經濟帶來的滾滾財富,打地鐵概念的商場早已群雄并起。在未來地鐵線的規劃的開通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商業項目正在謀劃著實現他們的“商業地鐵夢”。
今年9月,地處地鐵4號線、10號線站廳的中關村購物廣場即將完全實現地下通聯交匯,形成了客群、品牌組合和業態的完善搭配,由此進一步提升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的價值,共同奏響京西商業狂響曲,加速中關村區域商業的升溫。
地鐵4號線的開通,將使得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科技輻射的范圍得到擴展,使中關村商圈得到再一次的飛速提升契機,穿越北京中心腹地,更好的串聯東部與南部,推動中關村購物廣場的快速發展。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交通在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交通是聯系地理空間中社會經濟活動的紐帶,是社會化分工的根本保證。交通技術與手段決定空間相互作用的深度和廣度,它的進步是改變經濟活動的影響,對于理解和認識經濟現象的空間分布規律意義重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區域間人們聯系越來越密切。交通運輸不僅影響商業網點分布的密度,還會影響商業網點分布的位置。商業是城市發展的標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個商業中心。這些商業中心的形成和布局,與交通運輸的發展和變化密切相關。
城市的發展則捧熱了地鐵,地鐵對于解決中心城區擁堵,延伸大都市商圈,吸引更多的新技術和資金,拉動經濟增長,建立新的商業模式等多方面都不無裨益。從百姓的角度來講,對于人們的購物、生活習慣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其中最突出的影響就是置業觀念的變化。
北科建集團北京經營分公司地鐵項目部負責人徐剛說,地下鐵商業代表城市軌道交通中,與交通動線站點相聯接的商業系統。因為地下鐵是人流的重要集散地,這與商業的發展需要相符,因此提供了兩種業態之間的結合。軌道交通具有人流量大、移動快的特點。相對于馬路交通而言,軌道交通有其不可替代的便捷與守時的出行優勢。地鐵人群穩定在206萬人次/每天,據CMMS調查數據顯示,地鐵乘客中。有32%的人每日乘坐地鐵2次,有35%的乘客每周乘坐3-5次地鐵。
北京地鐵的乘客普遍具有中高收入、高學歷特征,是一個活躍的消費群體。據調查,14—45歲乘客占地鐵乘客的88.6%,比整體人群年輕8.1歲。個人收入比整體人群高1068元,家庭收入比整體人群高2769元。大專以上占比高于整體人群35.2%,全時工作占比高于整體人群18.3%,FMCG產品重度消費者占比是整體人群的1.68倍。耐用消費品預購率是整體人群的3.7倍,個人信用卡使用率是整體人群的2.1倍。專業人士活管理人員的占比高于整體人群18.1%,家庭主要收入者占比超過52%,家庭大宗消費決策者占比超過72%。
“通過地鐵口與地上商業的有機結合。依靠地鐵口帶來的巨大客流,帶動周邊商業的發展,已被發達國家驗證為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徐剛表示。據悉。香港地鐵日客運量高達200多萬人次,地鐵商鋪在2004年帶來的經濟收入超過96億港幣,自開通后,上蓋物業平均升值50%,投資回報率達到15%。香港太古城21年來始終立于時尚潮頭,日本地鐵商業無處不在,巴黎地鐵站則不乏頂級名牌店。
徐剛告訴記者,軌道交通給商業帶來的價值,很多程度上是商家對于未來商業前景的一個預期。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是地處10號線和4號線結合的一個項目。2007年,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運作的時候,4號線和10號線都沒有開通,現在這個項目已經營業了三年。中關村購物廣場的地鐵出入口項目從2008年初立項到2008年底通過規劃許可,速度十分快。贏得了時間。從今年4月份開始開工建設,預計12月底能夠順利竣工。
“交”相“匯”映,通達八方
北京地鐵4號線是北京市道路交通網絡中一條貫穿市區南北的軌道交通主干線,以豐臺區南四環路的公益西橋站為起點,預計在2009年9月開通。4號線正線全長約28,2公里。設24座車站最終到達海淀區的安河橋北站,沿線設換乘站10座,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區,4號線穿越了人口密集的豐臺、宣武、西城、海淀四個行政區,沿途經過大型居民生活區、學術文化濃厚的科教區(清華、北大、人大等)、有“中國硅谷”之稱的高科技園區(學院南路-中關村)、繁華的商業區(新街口-西單-菜市口)以及旅游名勝區或風景點(頤和園、圓明園、動物園、陶然亭等),是一條極具特色的線路。
2009年6月20日,地鐵4號線開始進行空載試運行,標志著人們期待已久的4號線正式運營進入了倒計時。4號線是繼5號線后京城的又一條貫穿南北的地下交通“大動脈”。從4號線的線路圖上我們發現,從安河橋北站開始到動物園站,4號線穿越的正是老北京皇家園林風景區,而它所經過的中關村南大街,也是清代帝后往來京城與頤和園、圓明園、西山景區的御路和運送皇家御米、御水的御道。地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的站有:國家圖書館站、魏公村站、人民大學站、海淀黃莊站、中關村站、北京大學東門站、圓明園站、西苑站、北宮門站、安河橋北站等。
徐剛介紹說,4號線中關村站南口就在海龍大廈的門口,站廳最顯眼的是吊頂上的“五屏環”,在一個巨大的五面環形體上,每面都安裝有一個42英寸的屏幕。據了解,這個“五屏環”主要用于播放滾動廣告,“五屏環”源自香港地鐵,本次首次出現在內地地鐵線路中。
當進入中關村的站臺,最吸引人的便是軌道外墻上的超大屏幕。過去地鐵軌道外墻壁上安裝的都是平面廣告窗,4號線首次在一些重點站臺的軌道外墻上安裝了超大視頻廣告窗。除中關村站外,西單站也安裝有4面103英寸的超大LCD屏幕。“視頻廣告窗采用了一體化設計,乘客在屏幕正對站臺的范圍內,還可以聽到畫面的聲音。”霍智昌介紹,除103英寸屏幕,4號線還在其他12個站的站臺安裝有64英寸的大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為迎接地鐵4號線開通和慶祝北科建集團成立十周年,北科建集團北京經營分公司將在地鐵出口處為廣大顧客發放服裝代金券,以此回報社會和廣大客戶。
記者在中關村站的站廳中部發現了一個關閉的通道,這個通道將直達中關村購物廣場。地鐵項目負責人介紹,這個通道是專門針對中關村周邊商業廣場眾多的情況設計的,乘客從中關村站的站臺上到站廳后,通過這個通道可以直達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
交通便捷,車水馬龍
中關村,這個以E生活為主打的忙碌世界里,因為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的橫空出世出現了一種新的E-LIFE休閑方式:優雅的購物環境,微笑的服務大使,一站式超爽購物。中關村商圈是全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而隨著中關村購物廣場的運營,為區域帶來了流行時尚、現代前衛和新鮮活潑的商業氛圍。
今天的中關村廣場步行街,就是曾經的海淀斜街,歷史上由京城通往皇家園囿“三山五園”的500年歷史的皇家御道。
中關村廣場,是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于2000年6月20日正式啟動。中關村廣場作為中關村的高科技商務中心區,將以金融資訊、科技研發、商務貿易、行政辦公、科技會展為主,并配有商業、酒店、餐飲、公寓、文化、康體、娛樂、大型綠地等公共配套設施,為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搭建完整的公共服務平臺。
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位于海淀區海淀鎮,地處中關村廣場核心地帶,北臨北四環,東臨中關村大街,西接彩和坊路,北起北四環路,南至海淀鎮南街。遠望頤和園、圓明園、北京西山風景名勝,近接北京大學、清華、中科院等著名學府和科研院所,地處既有深厚歷史文化,又具科研氛圍的中關村核心區。
中關村購物中心主體結構沉潛于10萬平方米城市花園下方,涵蓋5大功能組團:1、精品專賣店;2、中關村廣場步行街;3、運動主題百貨店(名店運動城、津樂匯)4、大型影城(韓國MEGABOX影城)5大型超市(法國家樂福亞洲旗艦店)。購物中心努力營造多元化消費環境,集合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等多種豐富業態,倡導愉悅體驗,提供“一站式”購物便利,是以創新、時尚、輕松為主旨的綜合性大型消費空間。
中關村商圈是北市重點建設的三大商務中心區之一,目前該區域的公交線路密布,地鐵13號線打通了中關村、上地道路,10號線拉近了中關村與朝陽CBD、使館區的距離,縮短了進出中關村的時間,并且擴展到了中關村高科技輻射的范圍,隨著中關村核心區內部寫字樓和商業項目基本完成,區域商圈效應已經形成。
作為北京人氣最旺的商圈,中關村擁有密集的公交網,無論東南西北,都有多條公交線路可到達這里,幾乎覆蓋了北京市的大部分區域,距首都國際機場25公里,南行10公里可達北京西客站。四環路快速干道、城市主干道中關村大街、蘇州街、海淀鎮南街環繞四周。在北京任何一個地區居住的市民前往這里最高換乘都不超過2次。
交通樞紐,聚攏人氣
徐剛告訴記者,為了營造良好的交通條件和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北科建集團自己出資近4000千萬元興建了與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相連的出入口、與中關村購物廣場相連的3個出入口、與地面相連的3個通道。其中與地鐵相連的出入口寬15米,東西總長度達128米,總面積達2000平米。未來的地下通道將溝通中關村購物廣場、鼎好大廈、海龍大廈與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換乘環境。
說到出入口的15米的寬度,徐剛說,一般的地鐵出入口寬度只是6-8米,在寸土寸金的中關村,我們為什么能夠不惜15米的代價呢。主要是給乘客和顧客提供更便利和宜人的出入環境,這既體現出北科建集團營造中關村購物廣場的長期戰略,也彰顯了北科建集團打造地下商業坐標中心的雄心和氣魄。
今年9月地鐵4號線開通后,中關村站將與中關村購物廣場、鼎好電子商城、海龍大廈地下區域相連通,而鼎好目前就有一條通道是直通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的,到時候順著這條通道,就可以直接從地鐵通向購物中心的各個商業區域。
除了地鐵之外,想要到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可選擇的方案很多,而且隨著未來的地鐵4號線與地下環廊的交付使用,到這里來體驗全新的“一站式”購物、休閑帶來的樂趣將更為便利和快捷。
在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地下車庫二層,有一條立體交通樞紐。這條長達1.9公里的交通環廊呈扇形環狀管道,與周邊區域相接處共設置了15個道路出入口,其投入使用后,將可以直通北四環,并與蘇州街連通,機動車不必穿行地上,經環廊里的入口就可以直接通向各寫字樓的地下車庫和地下公共停車場。
暢通的地面交通。中關村廣場規劃區域內共有11條規劃道路,與周邊道路有15個平交路口,廣場內平交路口21個。
人車分流體系。中關村廣場規劃設計了獨有的空中步行系統,使地面上所有建筑物通過二層連廊和平臺相連,形成了別有洞天的空中走廊。
泊車系統。交通環廊里還有緊急停車港灣,通過廣播系統和統一調度中心,可以隨時將各通道口的路況信息通報給駕駛員。整個中關村西區停車位達10000個,其中地下公共停車場的約6萬平方米,可停泊近1.800輛機動車,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面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