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電總局于9月10日正式出臺《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廣電總局第61號令),并同步下發《廣電總局關于加強電視購物短片廣告和居家購物節目管理的通知》,加強對電視購物行業的監管。據了解,針對目前群眾投訴較多的一些虛假違法廣播電視廣告,特別是一些電視購物短片廣告中故意誤導消費者的問題,兩個文件都提出了明確的規范要求。

自2010年1月1日起,電視購物短片廣告將納入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范圍。虛假違法、庸俗夸張、欺騙消費者等不良電視購物短片廣告將被驅逐出電視熒屏。2003年9月15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據廣電總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61號令是在《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廣電總局第17號令)執行五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新趨勢,廣泛聽取業內外專家意見后,重新修訂的。調整的重點是細化了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的內容標準,強化了播出機構播放廣告的責任。其中,對影視劇中間插播廣告的時間和次數作了細化,并要求今后影視劇中間插播廣告的時長應該提示,劇場、欄目冠名應與節目內容相和諧。這些都體現了尊重觀眾、以人為本的立法理念。之前,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管理司副司長任謙曾表示,廣電總局各部門將加強監管,從根本上杜絕各地方臺濫播濫插的電視虛假廣告。有關部門也會繼續嚴查各類惡俗節目,并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我們正在修改廣電總局17號令,將對廣告做進一步的規范。同時,我們也準備出臺一個有關電視購物的管理意見,對現在的電視購物狀況進行整頓。熟悉電視節目的觀眾都知道,在非黃金時段,比如白天和深夜,很多電視臺都被大量粗制濫造的電視購物節目占據了,其中不乏非常低俗的內容,廣電總局會針對此類節目進行分類管理。”
廣電總局把廣播購物和電視購物短片廣告的管理納入到《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中。著重解決了樹立電視購物行業的商業誠信問題。要求電視購物短片廣告和居家購物節目,必須標明商業銷售企業名稱,公布“無條件退貨”和“驗貨付款”的承諾。同時對在電視臺投放購物短片廣告的電視購物企業,從注冊資本金、企業規模、售后服務、產業誠信等方面設立了準入門檻。通知還特別強調,播出機構如果審查不嚴,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且據國家廣電總局傳媒機構管理司介紹,在今天下發到各地廣電機構的一個配套通知里,已經明確把電視購物短片廣告作為廣告來管理,在時長、播出時段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規定。特別強調,專門的新聞頻道、國際頻道和居家購物頻道不能播放電視購物短片廣告。
教育、少兒等專業頻道不能播出不適宜未成年人收看的電視購物短片廣告。上星頻道每天18點到24點的時段內,不得播出電視購物廣告。在內容方面,除了再次明確,介紹藥品、性保健品和豐胸、減肥、增高等產品的廣告和節目嚴禁播出外,另外,嚴禁在廣告和節目中采用虛構斷貨、搶貨、甩貨等情形夸大或夸張的宣傳推銷商品,誤導消費。新規定還對在電視臺投放電視購物短片廣告的企業設定了準入門檻,要求企業注冊資本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有固定經營場所,具有不少于100個坐席的呼叫系統等等。
另外,新的政策特別強調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對所播出的電視購物短片廣告進行審查,對居家購物節目(也就是購物頻道)內容負責。廣電總局傳媒機構管理司副司長任謙表示:“過去播出機構對廣告承擔的是形式審查的責任,只要相關的資質材料齊全,都可以播出。結果發現一些播出機構光收錢,不審查片子。現在我們提出,如果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審查、把關不嚴,造成不良影響的,除了我們廣電行政部門要給予行政處理之外,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還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據了解,有關承擔法律責任的提法這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