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競爭過于激烈,或許是市場變化太快,著眼于未來的發展,很多企業將目光盯上了細分市場。
9月17日,為了配合“全民速食健康工程”的啟動,白象推出全新的非油炸方便面產品—“優麥良品”;10月22日,退出市場近兩年后,被中糧集團接手的五谷道場宣布推出6種口味的方便面產品。白象和五谷道場不約而同地將非油炸方便面鎖定為自己新的利基市場。
按照MBA智庫百科的解釋,利基市場是指那些被市場統治者或者擁有絕對優勢的企業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企業選定一個很小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進入并成為領先者,逐漸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
然而,市場競爭往往逸出教科書給出的定義。特別是在中國,由于市場過于龐大,導致一些細分市場“水漲船高”。當年,旭日升首創“冰茶”概念,開創了中國茶飲料品類,幾年時間便占據了中國茶飲料市場70%的份額。但隨著康師傅、統一、娃哈哈在茶飲料品類中的異軍突起,旭日升隕落了。
再以小家電領域的豆漿機為例,經過十余年耕耘,九陽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可是,隨著美的、飛利浦、松下等大品牌進入,特別是美的斥資3億元興建全球最大的豆漿機生產基地,戰略目標是2010年拿下35%的市場占有率,銷售額達到20億元,九陽一家獨大的日子還能過多久,就成了一個疑問。
有無需求決定了有無市場,而市場規模大小則決定了競爭的激烈程度。因此,藍海并不是企業能夠輕易發現的,即使發現了,如何將細分市場據為己有,亦非易事。
2005年底,五谷道場以“拒絕油炸,留住健康”(后來因為惹起方便面行業眾怒而更改為“非油炸,更健康”)為訴求,在傳統的油炸方便面市場上撕開一道縫隙,雖說最終因為擴張速度過快導致資金鏈斷裂而折戟沉沙,但它卻將一個“更健康”的方便面市場送到了世人面前。
在日本,非油炸方便面占有15%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專家預測到2018年,方便面市場的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屆時非油炸方便面將占據60%的市場份額。即便不如專家所預料的那樣樂觀,像日本那樣占有15%的市場份額,每年的銷售也將高達150億元。
“這是一個處于成長期的市場,真正的考驗在于我們自身,我們自身做好了,消費者沒有理由不喜歡,他們對健康速食有著強烈的需求。”白象執行總裁蔣興洲說。
而中糧集團入主五谷道場,最終決定沿用非油炸概念,其競爭戰略的基點是市場有著巨大的需求。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曾表示,在收購五谷道場的過程中,很多底層經銷商迫切希望找到貨源,讓他看到了非油炸方便面巨大的成長空間。
早在1996年,邁克爾·波特就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刊發文章,指出:“競爭戰略就是要做到與眾不同。”他特別強調說,“戰略的實質存在于運營活動中—針對外部競爭對手,選擇一套不同的運營活動,或者以不同于對手的方式實施運營活動”、“創造一種獨特的價值組合”。
市場有著太多的變數,一樣的市場,不一樣的進入者,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中糧集團擁有上游資源、雄厚的資金實力,進入方便面市場,如果它能夠“創造一種獨特的價值組合”,則必將對康師傅、統一、華龍的優勢地位構成威脅。
一個細分市場,尤其是在中國,當群狼對其虎視眈眈之時,注定了其競爭將帶來腥風血雨。當年的茶飲料市場如此,如今的豆漿機市場、非油炸方便面市場亦如此。誰能成為王者呢?若干年后,非傳統意義上的“市場利基者”(Marker Nicher)會給出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