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在英格蘭西南部的薩默賽特郡,有一座名叫斯特瑞特(Street)的古城。塞若斯·克樂適(Cyrus Clarks)的弟弟詹姆斯(James)加入兄長的生意,開始利用制造地毯剩下的邊角料制作出第一雙羊毛拖鞋,這是英國品牌Clarks的第一雙鞋。如今,這個擁有近200歷史的品牌在全球的年銷量突破了5100萬雙,Clarks雄踞皮鞋品牌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 。
在英國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如果一對夫婦不給自己的孩子買一雙Clarks就不是稱職的父母。買一雙Clarks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消費行為,而是長期潛移默化造就的一種消費習慣。目前,Clarks一款取名為Daily Walk的產品即將進入中國市場。Clarks大中華區及韓國總經理黃怡佳告訴《新營銷》記者,這款產品的首發地之所以選在中國,正是看中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新營銷》:在過去的幾年里,Clarks在大中華區的銷售情況如何?渠道是如何布局的?在中國市場上你們會有哪些新的舉措?
黃怡佳:近5年來,Clarks在大中華區一直保持著穩健的增長,在中國內地的銷量每年都增長30%。目前Clarks在中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及經濟發達的三線城市開設了專柜,總數超過200家。我們的專柜和專賣店的服務質量與水平是一樣的,專賣店更多承擔起推廣和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而中國大部分消費者習慣于前往百貨商場購物,考慮到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我們設立了大量的專柜。
雖然金融危機對全球的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目前Clarks在中國地區的銷量還是符合我們的預期的,而且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我們將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并將Clarks最新、最好的產品帶給中國消費者,比如此次全球同步首發的Daily Walk。我們計劃在今年年內增開50家左右專柜,在已經開發的城市開設專柜,也在新開發的城市開設專柜。
《新營銷》:Clarks之前在中國市場上比較低調,但今年的市場動作很多,你們的戰略意圖是什么?
黃怡佳:其實Clarks有著 100多年歷史,始終專注于鞋業,而鞋子是一個經驗性的品牌。所以,在這樣一個前提下,Clarks一直專注于研發更好的產品。過去我們是通過合作伙伴進入中國市場,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們希望借此機會重新把擁有悠久歷史的Clarks品牌引進中國,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真正地認識這個品牌。
另外,Clarks是一個家族企業,追求的是更長遠的發展。所以對我們來說,經濟景氣與不景氣不是那么重要,我們更看重的是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們認為目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點,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成熟,消費更理性,在對于品位和時尚的追求上,他們已經能夠接受Clarks這樣的品牌。
《新營銷》:你一直在強調舒適感,那么相比ECCO、Hush Puppies等同樣以“舒適”為定位的品牌,Clarks在品牌定位以及設計理念等方面有什么差異?
黃怡佳:你提到的其實都是歐洲品牌,每一個品牌的策略或者思考的方式都不太一樣。而Clarks的傳播基調是希望帶給消費者自信自在的穿著感受。在這種理念下,我們會通過產品的設計、質量的把關、面料的選擇等實現品牌追求。早在1883年,Clarks就推出了第一款以呵護足部、以舒適為理念的健康鞋。在業界,Clarks幾乎成了“舒適”的代名詞,始終把消費者的穿著感受放在首位。
還有科技的應用,也是Clarks區別于其他品牌的一個重要方面。Clarks擁有多項專利,例如,Clarks在1975年首創的利用空氣減震吸能的Active Air氣墊技術,如今已被很多運動和休閑品牌運用。此次我們在沈陽全球同步首發的Daily Walk,就是Clarks首次將Clarks擁有專利的互動式氣流科技運用到正裝鞋上,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創新。
《新營銷》:你認為鞋子是一種經驗性的產品,你曾經在耐克工作過,那么像Clarks這種休閑類鞋子,它在營銷上跟其他運動品牌有什么不同?
黃怡佳:在我看來,做營銷的時候,是消費者和消費者的競爭,而不是鞋跟鞋的競爭。消費者穿著鞋子過程中的消費體驗告訴我們,當人穿到舒服鞋子的時候,他們的心理舒適度跟他們的自信度其實是往上提升的。所以,我們的營銷方式是希望通過更多的消費者的實際體驗,讓他們更加認同我們品牌的思考模式。包括此次在中國全球首發Daily Walk產品,我們希望更多的消費者能夠親身感受,有了實際的穿著體驗之后,對我們的品牌有更好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