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棗是優良的制干品種。制干率55%~60%。灰棗適應性強,抗逆能力高,結果早,較豐產,一般栽后當年試花,2年結果,4年即可進入盛果期,盛果期667平方米產1500千克左右。盛果期可保持30年以上。
1 適地建園
灰棗雖然適應性強,但要進行早果豐產效益型生產,必須在立地條件好的地方建園,建園地一定要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為豐產打好基礎。
2 密植栽培
充分發揮灰棗結果早的特點。促使早期產量的提高:灰棗雖然結果早,一般栽后當年可試花,2年結果,但早期產量的形成是在一定枝量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就是早期產量的形成與枝量呈正相關。因而生產中應注意密植建園,走群體增產道路。一般可按株行距2米×3米或2米×4米的標準定植,667平方米栽84~111株。
3 大坑定植,足量施肥
旱作條件下,灰棗早豐產的最大制約因素是水分,最大限度的提高水分利用率,可促使產量和效益的提高,因而促生強大的根系很有必要。在定植前應挖見方1米的定植坑,創造疏松的根系生長環境,減少根系擴展的阻力,促使形成強大的根群。肥料是樹體生長結果的物質基礎,肥料充足,有利根系健壯生長,形成強大的根群。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旱作情況下,肥料一定要充足,走以肥壯根。以根吊水之路,是旱作時早豐產的關鍵。定植時每穴應施有機肥25~30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尿素0.1千克作底肥。
4 實行覆蓋栽培,修配水窖
旱作情況下天然降水是水分的主要來源,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天然降水,促使棗樹生產效益的提高。一方面可在棗園附近開挖水窖。降雨時集流,天旱時澆水,生產實踐證明,非常成功,可推廣應用;另一方面要推廣覆蓋栽培,按覆蓋方式,生產中有樹盤覆蓋、行間覆蓋、全園覆蓋等形式。按覆蓋材料的不同,有薄膜覆蓋、沙石覆蓋、雜草覆蓋。各有優缺點,各地可就地取材,實行覆蓋栽培,通過覆蓋,減少地表徑流,阻止土壤水分的蒸發損失,提高水分率,促使生產效益的提高。
5 培養適宜的樹形,促進早果豐產
密植栽培的關鍵在于樹體枝條的合理擺布,樹形不當,則內膛枝生長細弱,結果能力低下,結果表面化,不利產量和效益的提高。因而生產中要注意樹形的培養,密植栽培時可采用紡錘形或雙主枝開心形整形,以保證園內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性,促使坐果率的提高,以利提高產量。紡錘形一般樹高控制在3~3.5米之間,定干高度0.8~1米。在中心干上螺旋狀均勻分布10~12個小主枝,小主枝間距0.2米左右,小主枝以80°左右的角度延伸。雙主枝開心形樹高控制在2.5~3米,定干高度0.5~0.8米,雙主枝呈50°左右的角度延伸,在主枝上插空配置側枝和枝組。
一般在667平方米定植83株時可采用紡錘形整枝:在667平方米栽植83~111株時可采用雙主枝開心形整形。
6 及時追肥,保證樹體健壯生長,提高結實能力
灰棗密植栽培時,植株生長結果對養分消耗大,如土壤養分得不到及時補充,樹勢易衰弱,影響樹體生長和結果,生產中應適時施肥,以促進樹體健壯生長,提高結實能力。灰棗施肥時應重點抓好萌芽前、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及秋末等關鍵時期,以利坐果、果實膨大、補充樹體營養。按照每生產100千克鮮棗施氮、磷、鉀的量大體為1.8千克、1.5千克、2千克的標準施入,前兩次以氮肥為主,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左右,后兩次要注意氯磷鉀配施,每次667平方米施三料復合肥25千克左右,秋末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按667平方米產鮮棗1500千克施有機肥3000千克、尿素5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的標準施入。
在旱作情況下,施肥時應關注天氣變化情況,應結合降雨施肥,以加速肥料的分解,促進植株吸收利用,在土壤墑情差,土壤含水量低的情況下。應少施肥,防止燒根。
7 采取綜合措施,提高坐果率,促使產量提高
(1)首先應保證充足的營養供給,特別是應抓好花前及花期追肥的施用,滿足樹體快節奏生長對營養的需求,防止因缺養分導致果實脫落。在花期可噴0.2%的尿素+0.5%的磷酸二氫鉀、0.2%的硼酸,對提高坐果非常有效。
(2)花期噴水,以創造濕潤的環境條件,提高坐果。花期空氣干燥,特別是干熱風的影響是導致棗樹坐果率低的主要外部因素,因而在花期園內噴水,以增大空氣濕度,對提高坐果非常有利。
(3)花期環割環切,調節樹體養分分配,以利坐果。花期環割環切,可切斷光合產物的下運,增加開花坐果養分的供給量,有利坐果。
(4)激素處理,防止落果。花期噴5~15毫克/千克赤霉素,可大幅度的提高坐果率。
8 加強病蟲防治
在發芽前噴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降低病蟲越冬基數,為全年防治打好基礎。在發芽開花期噴2.5%敵殺死4000倍液,防治紅蜘蛛、棗粘蟲、棗象甲、棗癭蚊、棗尺蠖,有介殼蟲危害時加噴800倍蚧死凈,樹盤1米范圍內撒辛硫磷膠囊,并淺鋤。殺死出土的棗癭蚊、象甲、食心蟲等害蟲。在幼果期噴20%滅掃利3000倍液+75%克螨特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蟲、紅蜘蛛、棗銹病、斑點病,如病害發生嚴重可間隔7~10天再噴1次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控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