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觀察,重點要細,特點要明
對事物形態進行描寫是狀物作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把物體描寫的逼真,就要對它進行全面而細致的觀察。觀察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或從整體到局部、從點到面。你可以邊看邊試著說一說,如它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有什么特點。當然每個物體都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我們不能面面俱到,把它寫成流水賬。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它的外形特點或作用用途,分清主次,把它獨特的地方寫出來。事物的重點部分,就是最能體現事物特點的部分,也是把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區別開來的關鍵之處。如它的形狀、構造、用途等。只有這些地方寫具體了,事物的特點才能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才能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有一種如見其物的感覺。
二、語言要生動有趣
如果只有簡單的敘述,會使作文看起來很平淡,而加入豐富的想象和恰當的描寫后,作文就會變得十分精彩。如火柴盒的封面真漂亮。兩只頑皮的小猴子正在玩耍:一只在前面跑,前爪托著一個大桃子,一副得意的樣子。一只在后面追,也許是想吃那個大桃子吧。
三、條理要清
狀物作文,要注意言之有序,也就是說,要圍繞事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地將所寫事物的形狀、構造描述清楚,使人感到思路十分清楚。一般來說,全文布局可以有先總后分或先分后總兩種方法。先總后分,就是先介紹概貌,后逐一介紹具體部分;先分后總,就是在把握整體的情況下,先介紹具體部分,然后再概括總體。這兩種方法,可分別使用,也可在一篇文章中交替使用。
四、感情要真
寫狀物作文,不僅要對事物進行具體描述,將它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更要將自己的認識、感受和情感傳遞別人,也就是要借物抒情、借物喻人。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能感人,才能給人以啟發和教育。人們讀了之后,不僅能如見其物,同時也能感同身受。如我喜歡我的地球儀,不是因為它有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為它給我帶來了樂趣,使我增長了知識。
當然,還可以使用“聯想法”,就是指把事物以外的東西和事物本身有機聯系起來,并能加深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的一種方法。如家家都有抹布,人人都用抹布,什么地方臟了,它就一聲不響地到什么地方去工作。它凈化了環境,卻從來不要求人們感謝它。這種默默無聞的精神值得我永遠學習。
例文:
愛心如陽光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家的綠色漸漸多了,書桌、書架、床頭、陽臺等都被占領了。突然某一天,我驚訝地發現,我家的一盆蘆薈里長出了一棵小小的三葉草。
細細的莖,用手指輕輕一碰就會折斷似的;薄薄的心形葉子,懶懶地展開;草葉泛白,好像有小小的水珠沁出來——是莖上長有密密的氣孔嗎?
暫且稱它為一株吧,雖然僅僅只有一根細細的莖,撐著那三片依次排列的嫩綠葉子。給蘆薈澆水的時候,我會特意給它澆一點水,為它找一個陽光充足的位置。為什么呢?喜歡三葉草嗎?是想等待三葉草越長越高,還是擔心它根本不能存活?
最近學習忙,有一段時間沒照顧植物了。你還好么,小小的三葉草?
它很好。一段日子之后,它的周圍又長出了許多幼小細嫩的三葉草。它的生命力異常頑強,很快,蘆薈的花盆中就都是它們的地盤了。好厲害,長得這么快。
生物老師說,種子的萌發需要溫度、水和空氣。那么,是誰給了你溫度和水?為什么會長在蘆薈的盆子里,而且長得這么茂盛?
你還吸收了陽光么,小小的三葉草?
我知道了,是我把陽光裝在盆子里,然后你就循著這溫暖的氣息住進來了,對嗎?
點評:
愛心似陽光,無心插柳柳成陰。很多時候,不經意地容納生命、照顧生命。生命便綻放出它應有的姿態。小作者正是擁有熱愛萬物的情懷,用愛的陽光澆灌了一簇三葉草,才使它飽綻出生命的美麗。我們雖沒有從作者的字面上直接感受到這層意思,但通過作者婉麗的筆墨,仍然可以把握住這份濃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