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聲沉悶的雷電,陰霾布滿京城酷暑的天空;剎那間狂風大作,瓢潑大雨四處卷來;行人紛紛涌入附近的商場躲避。北京和平門路口,緩緩而行的車流躁動起來,鳴笛四起。迎著暴雨的馬路中心,一位年輕的警察依然挺立,不斷用手臂發出信號,引導車輛通行。從他身邊駛過的司機透過車窗用微笑致謝……
這是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幾名學生利用暑期實踐拍攝的鏡頭,拍DV、上傳視頻、點擊“播客”——簡簡單單“三步驟”,再次打造出老百姓心目中的“草根明星”。由此,“北京最帥交警”的民間榮譽稱號誕生,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宣武交通支隊“80后”普通交警孟昆玉的名字家喻戶曉,8月10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破天荒地用2分54秒的時間予以“重磅”報道。
和“賈君鵬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這樣的無厘頭搞笑不同,網上的“造星運動”大多源于真實而普通的人物。無獨有偶,今年上半年,“上海最帥交警”就已經風靡網絡,他也是一位“80后”的年輕人,來自靜安交警支隊,名叫陳棟。不少網友拍攝了他日復一日在街口工作的畫面,讓上海市民迅速認識了這位“最帥”的上海交警。當年,陳棟被評為“上海公安十大優秀青年”。
“60后”人到中年,“70后”成為中堅,“80后”也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有人說,“80后”是偶像泛濫而又自我迷失的一代,而“孟昆玉們”正在用事實證明:“80后”有著不同凡響的活力、認真和帥氣。“帥”是一種風度,“帥”是一個時代,“迷人的微笑”、“標準到酷的指揮”、“盡職盡責的責任心”、“熱愛電玩的玩家”……這些充滿亮點的標簽正在向人們揭曉“80后”的另一種答案。
與時代需求最吻合的往往能一呼百應,充滿真實和感動人心的“帥”才能得到眾人的由衷追捧與贊譽。北京市宣武區和平門十字路口,這里是孟昆玉的工作崗位,距天安門廣場僅1公里,車流密集。為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孟昆玉對周邊環境、路口流量和車流規律進行了細致調查,總結出一套自己的交通疏導法,使通行能力提高了15%。出了和平門地鐵口,很多行人不知道如何轉公交,孟昆玉就在四個方向豎起了四面便民公交指路牌。路口北側的120急救站,急救車常被堵得開不出來,他又換上了一個感應式信號燈,見到急救車出門,信號燈就變成了綠燈。“2分鐘指路11次”,這是網友的計算結果,由此,孟昆玉有了“唐僧”的“網名”。從警8年,孟昆玉月月績效考核名列前茅,是隊里“8年干得好”的超級強人。8年沒犯過懶,沒休過年假,任何時間接受任何任務,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回復永遠都是簡單的七個字,“好的,沒問題,放心”。8年來,他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獎2次,翻開他的個人檔案,“微笑北京交警之星”、“百姓心中好交警”、“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這就是一名“80后”交警交出的亮麗答卷。
“那么多車流從身側穿行而過,如同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而你就站立在河中央,讓大河永不堵塞,暢快流淌,這份美妙的感覺不是一般人都能享有的。”孟昆玉的一番話,完全推翻了人們對交警這項枯燥、單調、甚至危險的工作的理解。正是因為懂得在工作中尋找詩意般的享受與快樂,才能真正成就青春的“帥氣”——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熱愛,所以奉獻。
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后配發的短評《奉獻最帥氣》如此寫道:“‘80后’交警孟昆玉,讓大家那么喜歡,就在于他的朝氣和陽光、敬業和奉獻。他有著‘80后’青年的共性,有血有肉,親切而沒有距離感;他愛自己的工作,平凡中揮灑激情,細微處展示青春和美麗;他遇事替別人著想,別人也就成了他的‘粉絲’。‘最帥交警’,就是對他的盡職奉獻最時尚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