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漢洲(1925—2000),湖南省平江縣人。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23期學員,曾被派到美國繼續深造,1948年12月29日駕機起義。1956年,譚漢洲轉業到天津民航訓練大隊工作;1983年,任中國民航總局科教司司長;還先后擔任了湖南省政協常委和全國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
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下午4點整,南苑機場上3顆信號彈沖向天空,空中受閱編隊預定起飛的時間到了。
頓時,17架待命受閱的飛機先后點火起動了,機場上響起了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
6架速度較慢的運輸機、教練機最先滑出跑道,直飛北京東面的通縣雙橋,在那里盤旋、等待戰斗機、“蚊”式轟炸機前來集結。
10分鐘后,譚漢洲等駕駛的9架P-51戰斗機和2架“蚊”式戰斗轟炸機,也相繼滑出跑道起飛。
“這次迎接新中國誕生的受閱飛行,是自己終身難忘的飛行!”譚漢洲坐在P-51戰斗機駕駛艙里,向兩側飛機上的戰友伸出兩個表示勝利的手指,表達自己無比激動和喜悅的心情。
4點35分,無線電里傳來“空中受閱開始“的命令。在總領隊、代隊長機邢海帆的率領下,受閱飛行編隊的17架飛機分成6個分隊,由東向西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接受黨中央、毛主席的檢閱,整個廣場成了歡呼的人潮、沸騰的海洋。
飛在最前面的9架P-51戰斗機掠過天安門后,按照總指揮部的命令,又繞到北京東郊再次通過天安門上空,其編隊正好銜接在教練機分隊的后面。
當譚漢洲駕駛的P-51戰斗機第二次剛剛通過天安門時,突然看到自己駕駛的飛機機頭冒煙,并發出“呼呼呼”的悶響,飛機速度也隨即降下來了,情況十分危急!駕駛技術精湛的譚漢洲臨危不懼,他判斷是飛機發動機的故障,必須立即采取緊急措施,不然其后果不堪設想。
為此,譚漢洲當即一邊用無線電請示脫離機群,一邊駕駛著飛機向左急轉彎,徑直飛向南苑機場安全著陸,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飛行事故危害。
受閱前幾天,飛行中隊所有參加受閱飛行的飛行員都面對新中國的國旗立下誓詞:“我參加檢閱,一旦飛機出現故障,寧愿獻出生命,也不讓飛機落在城內、掉在廣場和附近的建筑物上”。然后,每個飛行員都在誓詞上簽上自己的名字。譚漢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他不僅把誓詞銘刻在心里,而且落實在行動上了。那年,譚漢洲僅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