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訪趙育瑩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周折。
8月1日,她剛剛結束在第24屆世界魔術大會開幕式上的嘉賓展演就立即趕往青島,參加在那里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帆船賽一周年暨國際海洋節的開幕式演出。她說,踏上“魔道”11年,她很享受這種四處奔波演出的日子。
趙育瑩是地道的大連女孩兒,個頭兒很高,但卻長了一張江南女子的臉蛋兒,人見人愛。與她聊天時,她會下意識地先抿一下嘴唇兒,然后眨巴著一雙大眼睛看著你說話,非常可愛。
她是“80后”,也是當今中國魔術界惟一的女魔術表演藝術家,曾獲金菊獎第二屆全國魔術比賽金獎,第八屆全軍會演魔術比賽一等獎,第十五屆法國金鴿世界魔術大賽金獎,還曾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演員。
在剛剛結束的第24屆世界魔術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位魔術師云集北京,作為大會特邀的開幕式嘉賓,她有一種“在自己家門口參加了一次奧運會”的感覺。她還記得自己三年前參加世界魔術大賽時的情景,那是在法國尼斯,她作為中國選派的惟一代表,獲得了金牌。
“魔女的歷程”
趙育瑩的個人履歷相當出彩: 四歲開始學習舞蹈,11歲開始拍電影,12歲考入沈陽音樂學院附屬舞蹈學校,17歲開始做主持人。“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再接下來就該想著進藝術團,然后到處參加演出了。”趙育瑩微笑著說。
可是她偏不,從舞蹈學校畢業后,她去了日本,留學一年。這段經歷的直接“后果”是:她的日語說得非常流利,甚至可以直接用日語主持節目了。后來在主持一場大型的涉外演出時,她流利地以中、英、日三國語言交替報幕,驚艷全場。
一年后回國,在給大連國際服裝節的廣場演出做編導的時候,她偶然遇到了從北京來的魔術大師傅起鳳。后者當時正苦于尋找一名能將舞蹈和魔術結合在一起的接班人,趙育瑩讓他眼前一亮:“就是她了!”
當時的國內魔術界還相當冷清,“基本上沒有人關注,沒什么名也沒什么利”,傅老師征求她的意見,沒想到她竟滿口答應了。很多人不理解,她卻很輕松:“藝多不壓身嘛,我很有興趣,多學習一門藝術很好啊!”
于是,她從大連來到了北京,一切從零開始。
先是最基本的牌技。隨意拿出一副撲克牌,她必須要達到“彈捻隨心、收放自如”。師父告訴她,要掌握這些基礎的技術一般人需要兩到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一年后她能登臺演出就算很不錯了。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她把自己關到練功房里面,那些枯燥無味的動作她一練就是一天。一雙嬌嫩的手整天痛得要命,先是流血,后來結痂,最后變成老繭,不痛了。盛夏時節氣溫高達三四十度,她卻要穿著魔術師厚實的服裝練習表演技巧。因為天氣太熱,她渾身長滿了痱子,母親四處為她找來開春的雪水搽洗,才慢慢地好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悟性很高,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她就學完了全部的魔術基礎訓練課程,隨后便全新創意芭蕾舞與牌技完美結合的《芭蕾牌技-唐吉柯德變奏》開始登臺演出。
那時的趙育瑩18歲,有著與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的頑皮,卻耐得住魔術“閉門造車”的寂寞。若干年后名滿天下的她回憶起那段時光仍然感慨萬千:“那時候哪里會有同齡人的快樂?我沒有童年和少年的生活,直接就步入老年了!”
敢于嘗試勇于突破
趙育瑩留著一頭烏黑發亮的長發,溫和、恬靜。說話時,她的聲音不高不低,語速不快不慢,極有分寸。很多觀眾,至今都還記得她在舞臺魔術《扇舞新韻》中的驚艷演出,美麗、優雅,回眸一笑,宛若仙子跌落凡間。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在表演時喜歡挑戰驚險艱難的大型魔術。
2003年,神舟5號飛船成功發射升空,為了配合相關的紀念慶祝活動,趙育瑩在著名魔術大師劉樹正先生的指導下創作出一個難度系數極高的空中鐵球逃遁魔術——《東方之珠》:她先鉆進一個巨大的鐵球里,在沒有任何保險措施的情況下上升到7米的高空中。她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從鐵球中逃脫出來,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

正式的表演在中央電視臺一號演播大廳進行。在此之前,趙育瑩曾進行過多次排練,但都不是很順利,甚至有一次排練時她一腳踏空,差點兒釀成事故。由于節目太危險,直到臨上場的前一刻導演心里還沒有把握:這節目太懸了,不行就別演了吧?但趙育瑩還是決定拼一下:一定要演!
結果,這次她順利逃脫,非常成功。
事后,許多觀眾說被這個節目給“弄得心驚肉跳的”。當然,她自己也有被弄得的心驚肉跳時候。
2006年3月,第15屆“金鴿”世界魔術大賽在法國尼斯舉行,她作為惟一的中國選手前去參賽。但飛機剛抵達尼斯就出現了狀況——她的道具和行李不見了!“第二天就要參加比賽,如果不能及時找到道具,那就只能放棄比賽。”趙育瑩自己當時非常焦急,欲哭無淚。
好在有驚無險,在機場人員的幫助下,第二天上午10點行李箱和道具終于找到了。當她帶著道具到達比賽現場的時候,距離比賽時間已經剩下不到兩個小時了!
比賽開始了,趙育瑩所表演的《扇舞新韻》上來就是一個“高控腿170度足尖開扇”,接下來在曼妙的舞姿中,幾十把色彩艷麗的折扇神奇拈來,只見她忽而口銜折扇,陡然變出四張色彩各異的俊臉,忽而又將折扇遁變無蹤。當兩把長約三米的大扇憑空呈現時,場內的各國魔術師和觀眾為之歡呼,他們被這個中國姑娘飽含東方文化韻味的獨特表演征服了!
最后,《扇舞新韻》獲得了金獎。日本著名的國際魔術大師島田晴夫先生激動地對趙育瑩說:“你的成功不僅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我們東方魔術的驕傲。”
此后,被外國媒體稱為“東方魔女”的趙育瑩多次應邀赴歐洲、澳洲,非洲參加國際魔術界的嘉賓演出和訪問交流活動,讓中國魔術不斷走向世界。
中國魔術還有待創新發展
青聯刊:您參加了這次在北京舉行的世界魔術大會,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嗎?
趙育瑩:世界魔術大會是全球魔術界最高水平的盛會,這次能在我們自己的家門口舉辦我感到很欣慰。跟北京奧運會一樣,這次世界魔術大會也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本屆魔術大會來了許多世界級的魔術大師,通過交流讓他們看到了我們中國魔術的發展,同時,我們見識到了他們的先進水平。
青:您認為,中國魔術與世界魔術先進水平的差距在哪兒?
趙:我覺得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缺乏原創性的魔術表演。國外的魔術師在表演時,原創的節目比較多,很新穎也很少有雷同的現象發生。而我們的選手在表演時相似的節目比較多,這實際上就是創新意識不夠。
青:作為一名女魔術師,您認為您自己的優勢或者表演特色是什么?
趙:的確,在男性占主流的魔術界,女魔術師要成功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比如女性的手會小一些,這樣在表演手彩的時候難度就會更大一些。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女性在身體柔軟度、舞臺表現力等方面也會有一些優勢。我認為自己的特色就在于原創性。我曾專門學習過舞蹈和編導,當過主持人,后來又去北京大學藝術學系讀研究生,與其他魔術師比起來我更容易把一些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結合在一起,進行新的創作編排。我的代表作品舞臺魔術《扇舞新韻》就是把魔術表演與中國舞完美結合在一起創作完成的,表演非常成功。
青:據說您為自己獨創的魔術申請了版權保護?
趙:對,實際上我還是中國十大著作權人之一,也是國內魔術界申請版權保護的第一人。因為我自己表演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原創,這些原創作品從創意到設計再到成形,會花費很長時間,有時候會是一兩年甚至更長。而這些作品呢,你演過一遍以后很容易被另外一些人抄襲或者模仿。對這套魔術的編排者來說,這是不公平的,而申請了版權保護以后就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對整個魔術的創新與發展也是有利的。

青:有人說現在社會上流行的魔術熱是虛火,您認為呢?
趙:我覺得是有那么一點點虛火。你看現在全國各地的電視臺都在紛紛上馬魔術類的節目,但真正有水平、上檔次的魔術類節目卻寥寥無幾。另外,現在有些所謂的“魔術揭秘”之類的節目,對魔術的長遠發展其實是不利的。魔術是智慧的藝術,創新非常困難,往往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創作出來。現有的魔術就那么多,幾句話就拆穿了,這其實在魔術界是很不道德的行為。
青:對中國魔術未來的發展您有些什么看法?
趙:我認為未來的中國魔術的發展還有待創新。從剛剛結束的這屆世界魔術大會就能看出來,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魔術在技術、創新性等方面都還有提高的空間。當然,這一切還有賴于魔術在社會大眾中的普及以及國內魔術師自身綜合水平的提高。
青聯檔案:趙育瑩,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