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骨質疏松學術會議公布的統計數據表明: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已高居老年流行病中第六位!我國老年人群骨質疏松癥總患病率為16.1%,其中男性為11.5%,女性為19.9%。到底怎樣才能阻止骨頭繼續“疏松”下去?“一天一片”真的有效嗎?
“隔壁老張,怎么那么倒霉,洗完澡拖鞋一打滑摔了個屁蹲,結果就骨折了。嗨,歲數大了,骨頭就變脆了,摔個跟頭就有可能骨折?!币锹犚娎习掷蠇尭銍Z叨這個,你會想到什么?
那肯定是——
趕緊補鈣啊!
現在不用醫生說我們也知道了服用鈣片及維生素D有助于防治骨質疏松。別管是“一天一片”還是“一天5片”集體缺鈣的老明星們已經給老爸老媽們做了示范,似乎吃了鈣片骨質疏松就不會再找上門來。
然而,美國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卻對這種觀點進行了反駁。研究對36828名50歲以上的健康婦女進行了歷時七年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
在減少骨折方面,是否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效果沒什么差別!
研究顯示服藥與不服藥的兩組女性相比,坐骨骨折率分別為1‰和14‰,其中,60歲以上受調查者坐骨骨折率為19‰和24‰。同時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的婦女患腎結石幾率卻比不服用者高0.5‰。
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服用鈣片及維生素D對治療骨質疏松作用甚微,還會提高腎結石患病率。
難道,我們好不容易才培養起來的補鈣觀念錯誤了?
補鈣更要防止“骨丟失”
專家認為,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光照活動量,負重情況,鈣的攝入量、飲食習慣、有無煙酒嗜好等因素有關,但主要還取決于年輕時的骨量峰值及此后的骨量丟失率。單純補充鈣劑只有輕微增加骨密度的作用。
正確的方法是提高骨骼對鈣元素攝取率,降低骨丟失,否則任何補鈣都是徒勞。
在人的一生中,35歲以前,骨骼中的“骨形成”多于“骨丟失”,而到了45歲以后,“骨形成”卻少于“骨丟失”,骨量大量流失,導致骨質疏松癥。要想預防骨質疏松,除了適度補鈣更要減少“骨丟失”。
第1招:補充雌激素+鈣
研究已證明,雌激素不僅可以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還可明顯地抑制破骨細胞。雌激素水平的顯著下降將伴有成骨細胞的向下調節,膠原合成減少,這種連鎖式的下降導致骨形成過程減慢甚至停止,破骨細胞增殖活躍,使骨質大量丟失。
女性絕經后每年骨密度約下降2%,每天丟失鈣約25mg,照此計算,15年后總共丟失約137g鈣,占其骨鈣的11~12%。補充雌激素可以抑制骨吸收,尤其在婦女絕經后骨質快速丟失期療效最為明顯。
研究發現,雌激素加鈣比單純使用雌激素的效果更好,提供足量的鈣可減少雌激素用量。如果用天然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來提高女性雌激素水平,更安全。所以,每天吃豆制品和牛奶是補充骨量的天然來源。
第2招:適度的負重
負重使椎體骨礦物質含量增加,成骨細胞合成膠原數量增加。人體骨骼在受到壓力時會制造出新的骨細胞來進行自我強化,因此適度的鍛煉或體力勞動有助于減輕骨質疏松癥,提高骨骼對鈣元素攝取率。
第3招:多曬太陽
老年人應常到戶外走走,除可活動筋骨外,還可接觸陽光,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改善腸道對鈣的吸收,進而減少骨質的丟失。
第4招:抓住“骨量小偷”
吸煙會使血中的骨質溶解
過量飲酒會使體內的鈣從尿中排出
生活中嗜好飲咖啡,會加劇體內鈣的缺乏
過多食用含鈉鹽食物,也容易導致骨質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