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檢驗中國近期產出缺口型菲利普斯曲線的存在性,首先用HP濾波法估計出產出缺口,并對數據進行ADF檢驗。通過理論分析建立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并對模型的殘差序列進行BG檢驗(Breusch-Godfrey Test)。實證檢驗的結果表明:產出缺口與通貨膨脹率正相關,剔除農業收成影響因素,中國產出缺口每變動1個百分點,通貨膨脹率同向變動1.90個百分點,在國內外經濟繼續向下調整的形勢下,2009年有出現通貨緊縮的風險。
關鍵詞:菲利普斯曲線;HP濾波;ADF檢驗;BG檢驗;通貨緊縮
中圖分類號:F82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0-0061-02
菲利普斯曲線是一個涉及失業率或其他一些總量經濟活動變量,以衡量通貨膨脹率的方程。該曲線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斯(Phillips)于1958年在題目為《1861—1957年英國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系》的文章中提出[1],經過Friedman(1968)、Phelps(1969)、Lucas(1972)等人的拓展,形成了反映通貨膨脹率與產出缺口關系的菲利普斯曲線[2]。我們在以往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將一些對通貨膨脹產生影響,但是對經濟增長基本無關的因素加進模型。
對于產出缺口估計的關鍵是計算出潛在產出。潛在產出一般是指,在非加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現有的勞動力、資本和技術所能實現的生產水平。潛在產出的估計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生產函數法,這種方法利用增長的來源,也就是要素積累和地區的全要素生產率,缺點是需要高質量的資本存量和勞動力數據。另一種方法是分離趨勢法,借助計量分析工具對現實產出的時間序列數據直接進行處理從而給出潛在產出的估算值,常用的工具是HP濾波器。它將實際產出分解成長期趨勢性成分和周期性成分。這種統計方法不需要進行任何假定,也不依靠任何特別的經濟理論,它僅需要實際GDP的觀測值就可以計算出,非常簡單、快捷[3]。這里采用HP濾波法,它最早由Hodrick和Prescott于1981年在一篇分析美國戰后經濟周期的工作文件中提出,并于1997年正式發表。
可以看出通貨膨脹率的一階滯后值和產出缺口均通過顯著性檢驗,而且模型的判定系數R2值為0.925125,該模型整體擬合優度高。滯后一期的糧食產量變動率的t統計量p值為0.0697,在7.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因此認為通貨膨脹率受滯后一期的糧食產量變動率影響,前一年的糧食產量每變動1個百分點,當年通貨膨脹率反向變動0.19個百分點。剔除了糧食產量變動率因素的影響,產出缺口每變動1個百分點,通貨膨脹同向變動1.90個百分點。
本文在反映通貨膨脹率與產出缺口關系的菲利普斯曲線基礎上,考慮到一些對通貨膨脹產生影響,但是對經濟增長基本無關的因素——農業收成狀況,將糧食產量變動率加進模型,因此能更精確地反映出產出缺口與通貨膨脹率的動態關系。實證研究表明中國近期產出缺口型菲利普斯曲線存在,當期通貨膨脹率受前一期的糧食產量變動率的影響,前一年的糧食產量每變動1個百分點,當期通貨膨脹率反向變動0.19個百分點;在剔除了農業收成因素的影響后,我國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率與產出缺口正相關,產出缺口每變動1個百分點,通貨膨脹率同向變動1.90個百分點;產出缺口和糧食產量變動率的交互作用沒有對通貨膨脹率產生顯著影響;年平均自發物價增幅為1.06個百分點,預期通貨膨脹率與滯后一期的通貨膨脹率相關,其慣性影響為0.54,即有54%的通貨膨脹率轉入下一期的通貨膨脹率預期。
為防止通貨緊縮一方面要刺激總需求,政府要擴大公共支出、轉移支付的舉措,以提振國內有效需求為先,漸次以內需適度取代部分外需,依靠提高消費水平來拉動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依靠財政政策積極推進產業升級,促進科技進步,依靠提高技術水平、提高生產效率以提高實際GDP增長率。
參考文獻:
[1]Phillips, A.W.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957[J]. Economica, 1958, 25: 283-99.
[2]Atkeson, Andrew, Lee E Ohanian. Are Phillips Curves useful for forecasting inflation?[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Winter)2001: 1-11.
[3]Stefan Gerlach, Wensheng Peng. Output Gaps and Inflation in Mainland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6,(17):210-225.
[4]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一Eviews應用及實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5]錢宥妮.菲利普斯曲線在中國經濟中的實證研究——基于產出缺口的分析[J].財經研究,2005,(6):60-67.
[6][美]達摩達爾·N.古扎拉蒂.計量經濟學基礎[M].費劍平,孫春霞,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7[K].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7,1994—2002各期.
[責任編輯陳麗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