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修武縣委、縣政府確定了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的目標,以宣傳為載體,抓服務引導,強化技術監管,通過創建活動推進食品安全工作深入開展,促進了全縣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以宣傳為載體,開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
修武縣是旅游大縣,每年要接待近3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食品安全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在這樣的形勢下創建食品安全示范縣,對修武來說是一種挑戰,一次考驗。
為抓好創建工作。我縣從宣傳入手,認真組織開展創建示范縣工作。一是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在電視臺、報社等新聞媒體開辟食品安全宣傳專欄,定期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政策,并利用《食品安全法》頒布和實施等有利時機,組織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職能單位、各鄉鎮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食品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即: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旅游景點,大張旗鼓地宣傳食品安全知識,營造濃厚的食品安全輿論氛圍。二是成立了創建組織。按照創建要求,成立了由縣長常鴻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的修武縣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領導小組,下設一個辦公室和督導組、技術保障組、宣傳組三個工作專項組,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三是制訂了創建方案。按照創建標準,結合縣情實際,縣政府制訂了創建工作方案,要求成員單位結合各鄉鎮、各部門實際,制訂各自的創建工作推進計劃和方案,設立工作臺賬,倒排時間表,確保創建工作按期或提前完成。四是撥付專項創建經費。為保證創建食品安全示范縣工作有效開展,根據創建工作的實際需要,縣政府及時撥付創建工作專項經費46萬元,其中辦公經費26萬元,食品檢測設備20萬元,保障了創建工作和食品檢驗檢測的有效開展。五是加強了日常協調、檢查、督導。為確保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縣政府分管領導定期到基層檢查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并組織成員單位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創建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安排具體創建工作。在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創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多數工作目標已經完成,食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得到有效遏制。7月27~28日,焦作市食品安全評估組對修武縣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工作進行了檢查評估,對我縣的創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8月28日,修武縣將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申報材料和申報表上報到焦作市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人了申報程序。
二、以服務為前提,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為抓好監管工作,修武縣要求職能部門從服務入手,一方面引導商戶規范經營行業;另一方面重拳出擊,嚴厲整治違規行為,形成震懾作用,達到了標本兼治的效果。一是抓服務。要求職能部門創新服務理念,注重扶持、引導、規范企業的發展,以服務促監管,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隱患。如質監局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幫扶”,從企業建廠初期就開始先行介入,從廠區布局、生產設備與檢驗設備購置再到產品檢驗,指導、幫助企業嚴格按照辦證要求組織生產。并幫助企業嚴格把關管理手冊、各項記錄等軟件材料,確保企業順利獲證。2009年以來,已為11家新上企業提供全程服務,為企業節省各項費用近百萬元。在抓好服務的同時,我縣還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項整治活動。二是開展階段性整治。按照省市有關部門要求,結合修武實際情況,組織職能部門,開展了2009年元旦、春節期間,五一期間,高考、中招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確保了重要節日、重點時期我縣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開展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的修武縣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下發了《修武縣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出臺了修武縣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督查督辦制度、聯合執法制度,制訂添加劑專項整治抽驗計劃,按計劃開展添加劑專項抽驗,共抽驗16個品種174批次,合格率92%。縣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添加劑抽驗檢測結果,組織職能部門開展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規范了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四是開展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以確保旅游消費安全、促進旅游發展為整治目標,以“典型示范帶動全面、服務指導促進規范、嚴厲打擊凈化市場”為整治思路,以打擊與規范、扶優與治劣、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整治原則。開展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在整治的基礎上,由當地鄉鎮政府組織成立了農家樂飯店行業協會,制定協會章程,加強行業自律,使景區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化、規范化。五是開展面及面制品、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下發了《修武縣2009年農村群體性聚餐活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修武縣2009年面及面制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確定了城關鎮、郇封鎮示范帶動、其他鄉鎮全面完善的工作思路,逐鄉鎮開展以“兩個專項”及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班,做到“兩個專項”不脫節、不漏管、不斷線,引導群眾擯棄陋習、合理飲食,上半年收到家庭聚餐申報表535份,基本杜絕以物換物現象。六是開展“抓大促小”專項治理工作。在抓大方面,進一步規范全縣35家大企業生產經營行為,起到示范龍頭帶動作用,其中6家食品企業獲得IS09000認證、2家企業獲得HACCP認證。在促小方面,規范了85家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幫助5家小作坊通過上檔升級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
三、以技術為保障,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在監管工作中,改變過去單位各自為政的監管模式,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監管部門信息共享、聯合整治等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全面的監管網絡。在縣有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鄉有食品藥品安全辦公室、村有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小組“三級監管網絡”的基礎上,組織成立了村食品藥品安全協管站,各監管站有牌子、有辦公場所、有制度、有檔案資料。目前,全縣有協管員223個、信息員446個,協管網絡在農村群體性聚餐申報、面及面制品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宣傳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二是建立鄉鎮與職能部門的對接機制。以前,由于多數職能部門在鄉鎮沒有分設機構,鄉鎮與職能部門監管合力較弱。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縣組織鄉鎮與部門建立了對接機制,鄉鎮與職能部門之間通過定期對接,相互進行溝通,在監管信息方面實現信息共享,在日常監管上實現支持配合,特別是在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上,提高了監管合力,提升了監管效果。三是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以縣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為技術依托,制定全縣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制度,定期對全縣食品安全情況進行檢測分析,并向縣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質量分析報告。相關職能部門根據質量分析報告,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提高了整治效果。四是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平臺。今年7月份,開通了修武縣食品安全信息網,通過網絡及時發布食品安全信息,通報食品安全問題,受理違規經營行為的舉報,使互聯網成為群眾了解修武食品安全狀況、掌握食品安全信息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