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黑龍江省虎林市城市規劃管理處,黑龍江 虎林 158400)
我國城市用地面積擴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長,據統計資料表明,大城市機動車年增長率在10%以上,個別年份增長率達20%以上,自行車平均年增長率在10%以上。隨著車輛的增長,城市交通量亦迅速增長。我國大城市的交通問題表現為:普遍出現交通擁擠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斷增多等。職工上下班乘車擁擠和出行時間延長,由于城市交通形勢,嚴重地制約了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影響了人民群眾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我國的城市交通規劃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城市交通進入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形勢好轉,人們已逐漸感覺到城市交通問題的嚴重性,迫切需要對城市交通進行綜合治理,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城市交通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如:道路問題大城市公共交通問題、停車和步行問題等。經過調查論證,國內學術界一致認為,治理城市交通問題近期應從改善利用現有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入手,并提出了要從系統上綜合治理城市交通的方針,各有關單位結合我國城市交通的實際,開展了城市交通的科學研究工作,相繼提出了有價值的科研成果。近年來我國城市交通規劃又有了新的發展。有的城市開始探討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的新方法,并進行了研究。在交通規劃過程中,普遍地推廣應用了計算機技術。過去對交通調查望而生畏,主要是對成百萬數據的處理感到困難。自從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城市交通后,它不但可以處理數百萬數據,而且為建立各類城市交通模型及求解模型提供了條件,從而可以對城市交通從系統工程角度進行分析和預測。
城市交通屬于城市大系統小相對獨立的動態子系統。只有全面地掌握城心交通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態變化規律和特點,才能科學地全面地解決復雜的城市交通問題。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要重視研究城京用地與城市交通的關系,要研究社會經濟與城市交通的關系,研究城市自然地理特征與城小交通的關系等。在進行城市交還規劃時,既要注重治標,又要重視治本;既要重視改善利用現有路網的作用,又要重視新淀道路的規劃和建設:既要重視動態交通的建設,義要重視靜態交通的建洗既要保持市區道路網的暢還,又要考慮市域交通與城市交通的有機結合;既要重視城市公共交通線路的運行,又要考慮客貨運換乘中心和樞紐的建設;既要重視交通工程設施的建設又要重視強化交通法規和交通教育;既要重視城市交通的直接經濟效益,又要考慮其社會效益和交通的整體功能與效益等。總之,進行城市交通規劃時,要用系統工程的觀點,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以術科學、全面、系統地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在我國進行交通規劃時,要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通過交通規劃,又可反饋修改、完善和加深城市總體現劃。由于交通規劃和建設是百年大計,要結合城市的發展戰略,研究與城市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城市交通發展戰略。為了使城市交通規劃留有發展余地,交通量預測應有高、中、低3個方案,以適應今后的發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彈性規劃。城市交通規劃可以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即: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適應的城市交通發展戰略,也可稱為方向性規劃階段,及與城市詳細規劃相適應的交通規劃設計。城市交通發展戰賂規劃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確定城市交通走廊或主要交通網絡。城市交通結構、城市戰略規劃的相應對策等。交通規劃的定量化分析,一般采用四階段規劃法,即出行的產生、出行的分布、交通方式的劃分及交通量在路網上的分配4個階段。(1)出行的產生,通過對客、貨流出行調查,獲得城市各交通小區的客、貨流出行產生量。這些參數是分析現狀交通存在矛盾及進行交通預測的基礎數據。根據這些參數,可歸納分析出城市現狀客、貨運交通方式的構成對居民出行日的構成,不同職業利用交通方式的程度,利用現有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2)出行分布,交通小區所產生的出行,一般可分為區內出行及區與區之間的出行兩類。區與區之間的出行,一般可列成矩陣表,并利用OD 矩陣表數據,繪制成從O點到D點的網絡圖。這種空間網絡圖,不受地形、地物和建筑物、構筑物的限制。在每個交通小區出行產生與吸引相等時可應用三角表,否則即應用四角表。(3)交通方式的劃分,通過城市居民出行調查和貨流調查,可以獲得現狀城市客運和貨運各種交通方式承擔量的比重,也就是通常說的城市交通的結構。由于城市人口增加.用地面積擴大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交通構成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目前國內大多根據出行時間來研究確定各種交通方式的比例,即按照各種客運交通方式每次出行所花的時間來研究交通方式的轉移。(4)交通量在路網上的分配,在交通量確定以后,要在全市的路網上進行分配。國內一般采用最短路徑法分配交通量,也就是按距離最短成所花時間最省的原則來進行分配。出于此法所分路徑交通量和實際發生的交通情況有差異,也就是有的路徑可能集中大量的交通流量,而有的路徑可能沒有交通量。鑒于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目前又采用了道路最大容量限制法,即將要分配的交通量分成若干份,然后一份一份地住路徑上進行分配,以避免分配一次就發生斷路的情況。這樣就有可能使每條道路都分配到交通統量。分配交通流量時,要使道路網上均勻地分布城市交通流量,最后可在城市道路網上畫出流量流向圖。分配交通量是城市交通規劃定量化分析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這項工作可以校核道路網的布局是否合理,還可以合理地規劃道路設施。在客運交通方面,利用所分客流,可以研究確定城市是否要快速軌道交通,如需要可以確定其網絡走向,同時對常規公共交通網絡提供定量依據:對城市道路網系統,在常規路網規劃基礎上,可以研究是否需要快速路系統等等。
4.1 私人交通,我國目前的私人交通工具大量的是自行車,其次是摩托車,私家車數量相對較少。目前我國私人交通主要是自行車和摩托車(助力車)。它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采用的廉價交通工具,它具有機動靈活、節約能源、維修方便、多功能及無污染等優點,由于我國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只能選擇花錢少的交通工具。在我國關于城市交通運輸技術發展方向的政策性文件中,曾明確指出對大城市發展私家車的政策:一是要抑制大城市自行車的發展;二是對私家車車的發展要采取因勢利導,發揮區域內出行的作用。
4.2 輕軌交通,目前世界上的快速有軌交通,是解決城市中大、中等運量較好的交通方式。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優點是運量大、速度快、無污染,在地下行駛時可節省城市用地缺點是一次投資大。限于我國的經濟實力,百萬以上人口的城市要普遍修建地鐵或快速有軌交通是困難的。
我國大城市的交通問題表現為交通擁擠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斷增多,車速急劇下降和交通環境惡化,城市交通問題是現代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城市交通量得迅速增長。城市交通形勢嚴重地制約了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影響了人民群眾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就成為了我國城市交通規劃中的重中之重。
[1]倪文彥和宋俊嶺譯,城市發展史:起源、演進和前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
[2]魯志強,《2000年的中國社會發展戰略》,廣西經濟研究所編.
[3]郭彥弘,城市規劃概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年.
[4]張凱.現代城市規劃與設計,中國城市管理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