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華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海外部,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有效控制工程現澆鋼筋混凝土現澆板裂縫,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因素涉及建設、設計、勘察、施工、監理、質量監督、工程檢測、建筑材料、氣候環境、后期使用維護與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工程建設各責任主體及相關各方共同努力。現結合多年來施工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著重介紹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控制技術措施,以供參考。
平面布局不合理、尺寸較長,伸縮縫、后澆帶設置不合理,一些過大的房間、陽臺、門窗洞口,使得磚混結構墻體這個主要承重構件布置不足或嚴重削弱。現澆樓板邊端約束受此影響發生改變,應力集中使樓板的整體變形不一致。還有冷軋帶肋鋼筋在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中使用,與采用普通鋼筋相比,降低了樓板的配筋含量,同時冷軋帶肋鋼筋比常規鋼筋細,特別是板內負彎矩筋,在施工中易受彎變形和移位。單塊面積過大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板變形較大,受溫度、干縮、板端約束以及施工影響較敏感,受其板邊端約束以及濕度收縮而產生角拉應力引起斜向裂紋較嚴重,當角拉應力很大時,將導致裂縫產生并貫通板厚。對此設計人員依然按常規方法對大跨度及面積較大、較厚板進行設計,而對其變形及抗裂性能未曾給予足夠的重視,僅引用國家標準或標準圖集的構造措施,很少單獨提出有關防裂的要求和措施。
2.2.1 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過大或過量使用粉砂。混凝土強度值對水灰比的變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計量變動對強度影響的疊加。因此水、水泥、外摻混合材料、外加溶液的計量偏差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采用含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縮大,抗拉強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縮而產生裂縫。泵送混凝土為了滿足泵送條件,坍落度大,流動性好,易產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漿多的現象,此時,混凝土脫水干縮時,就會產生表面裂縫。混凝土澆筑振搗后,由于粗骨料沉落而擠出水分、空氣,表面呈現泌水而形成豎向體積縮小,從而造成表面砂漿層與下層混凝土過于干燥,再加上模板吸水量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縮產生裂縫。
2.2.2 混凝土澆搗后過分抹干壓光和養護時間不當。施工中過度的抹平壓光會使混凝土的細骨料過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漿層,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與空氣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引起混凝土表面體積碳化收縮,導致樓板表面龜裂。
而養護時間不當也是造成現澆混凝土板裂縫的主要原因,過早養護會影響混凝土的膠結能力,過遲養護,由于受風吹日曬,混凝土板表面游離水分蒸發過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此時混凝土早期強度低,不能抵抗這種應力而產生開裂。特別是冬、夏兩季,因晝夜溫差較大,養護時間不當最容易產生溫差裂縫。
2.2.3 樓板的彈性變形及支座處產生負彎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時,過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加荷載等都可以直接造成樓板的彈性變形,致使混凝土在早期強度較低或無強度時,承受彎、壓、拉應力,導致樓板產生裂縫。施工中不注意鋼筋的保護,把板面負筋踩彎等都會造成支座的負彎矩,導致板面出現裂縫。此外,大梁兩側的樓板不均勻沉降也會使支座產生負彎矩造成橫向裂縫。
2.2.4 后澆帶施工不慎。為了解決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和溫度應力,規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澆帶的方法,有些施工后澆帶不完全按設計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縫;板的后澆帶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能徹底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裂縫。
結合大量工程實踐經驗和教訓以及裂縫的防治處理,重點介紹以施工為主,兼顧設計和材料原因分析樓板裂縫的防治措施。
在板角四周配置增設8@200mm,長度1800mm 左右的輻射鋼筋,以此來滿足板角應力的需要,使現澆板產生裂縫的應力作用范圍與輻射鋼筋長度相一致。可有效地改觀和控制裂縫的產生。根據大量的施工實踐,對四周的陽角板處樓板彎矩負筋不采用分離式切斷,改為沿房間(每個陽角僅限一個房間)全長配置,并適當加密加粗,基本上不再產生45度斜角裂縫,能較好地解決樓板裂縫中的主要矛盾,效果顯著。
樓板上層鋼筋和負彎矩鋼筋,必須設置馬凳支撐。馬凳采用10~14 鋼筋制作,縱橫間距不大于700mm(即每平方不得少于2個),8 以下細小鋼筋,馬凳的間距應控制在600mm 以內(即每平方不得少于3個),馬凳必須與負筋焊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負彎矩鋼筋被隔斷或有梁通過時。一般放置在梁鋼筋上面并與其綁扎在一起。
嚴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趕工,杜絕過早上磚、上荷載和早拆模。科學合理安排樓層沛水線施工計劃。在樓層混凝土澆注完畢的24小時以前,可限于做測量、定位、放線等準備工作。最多只允許做暗柱鋼筋焊接工作,不允許吊卸大宗材料,避免沖擊振動。24小時后,可安排分批吊運少量材料和進行鋼筋綁扎,作到輕卸輕放,以控制和減少沖擊振動力,避免集中堆放。嚴格按《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施工。
建議有關部門牽頭,盡快健全和統一對商品混凝土的行業管理,并根據成本投入比例,相應和合理地商品混凝土的市場價格(特別是用在地下室和住宅樓結構工程的混凝土),促使商品混凝土廠商轉變觀念,控制好原材料質量,選用高效優質混凝土外摻劑,改善和減小混凝土的收縮值,建立好控制體系是一項改善商品混凝土質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訂購商品混凝土時,應根據工程使用功能的不同部位和性質提出對混凝土品質的明確要求,不能片面壓價和追求低價格、低成本而忽視混凝土品質,導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縮裂縫增多。嚴把材料質量關,使用的各種材料必須符合設計及國家有關規范標準要求。優化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設計,加入高效減水劑,適當減小水灰比。
規范規定,在常溫下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內,必須覆蓋,保溫養護,普通水泥不少于七天。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以上的妥善保溫,保濕養護。建議采用噴HL 等產品和養護液進行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
對于一般混凝土樓板表面的龜裂,可先將裂縫清洗干凈,待干燥后用環氧漿液灌縫或用表面涂刷封閉。施工中若在終凝前發現龜裂時,可用抹壓一遍處理。其他一般龜裂處理其施工處理順序為:清洗板縫后用1:2 或1:1 水泥砂漿抹縫,壓平養護。當裂縫較大時,應沿裂縫鑿八字形凹槽沖洗干凈后,用1:2 水泥砂漿抹平,也可以采用環氧膠泥嵌補。當樓板出現大面積裂縫時,應對樓板進行靜載試驗,檢驗其結構安全性,必要時可在樓板上增做一層鋼筋網片,以提高板的整體性。通長、貫通的危及結構的裂縫,裂縫寬度大于0.3mm 的,采用結構膠粘扁鋼加固補強,裂縫用灌縫膠高壓灌膠。板底裂縫采用復合增強纖維等材料對裂縫作粘貼加強處理(當裂縫較寬、受力較大等特殊情況時,建議采用碳纖維的粘貼加強)。復合增強纖維的粘貼寬度以350mm~400mm 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補強作用,又不影響粉刷和裝飾效果,是目前較理想的裂縫彌補措施。
在施工中,施工技術人員認真把關,各施工人員和各工序的密切配合是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必備條件。當現澆板的強度達到設計值的50%后再進行上一層施工。對于現澆板容易出現的一些非結構性裂縫現象,要靠我們在施工中多觀察,采取一些相應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更為科學的解決方法,相信現澆砼樓板裂縫現象將會越來越少。
[1]王桂珍.短肢剪力墻結構現澆樓板裂縫的原因分析及對策,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