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瓊
(大埔縣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廣東 大埔 514200)
當前生態需求是人們的主導需求,而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是城市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向生態、綠色、環保型發展,園林綠化成為環境建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并逐步走向市場化,這對園林綠化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本文就園林綠化工程的特點并對如何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提出了幾點看法。
園林綠化工程大部份實施對象,都是有生命的活體。通過各種樹木、彩葉地被植物、花卉、草皮的栽植與配置,利用各種苗木的特殊功能,來凈化空氣、吸塵降溫、隔音殺菌,營造觀光休閑與美化環境空間。它是源于林業與其他種植業又別于林業與其他種植業的特殊行業。
“三分種七分管”,種是短暫的,管是長期的。只有長期的精心養護管理,才能確保各種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長勢。否則,難以達到生態園林環境景觀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園林綠化工程建成后必須提供長期的管護計劃和必要的資金投入。
園林綠化工程在于景觀、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更講究藝術性,其景觀效果要給人以美的感受。需要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通過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性的發揮,去實現設計的最佳理念與境界。比如假山堆疊、駁岸處理、微地形處理、多種植物配置等等,同一張設計圖紙,在不同的工地上,由于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技能、實際經驗不同,施工 出來的藝術效果、品位檔次、氣勢就完全不同,感覺就完全不一樣,這就給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提出了專業上的深層次要求和對于園林藝術美的特殊要求。
除了大型公園、綠化廣場、高速公路、大的社區、小區建設項目外,一般來說,園林綠化工程多為建筑配套附屬工程,其規模較小,工程量分散,不便于管理。
園林綠化工程的植物材料品種繁多,規格不一且區域性明顯,市場價格變動大,很難把握;其栽植勞動定額,國家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規定,各地的計算法也不一致,因此給園林工程造價的界定帶來了一定困難。
城市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最為集中的地域,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對實現全人類可持續發展,關系重大。近十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迅速發展,人口和工業的過度集中,大量人工環境的建成造成了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帶來環境污染,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城市本身的生存與發展提出嚴峻的挑戰。加強現有綠地的保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城市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
在園林綠化建設中,設計是第一步。近幾年的綠化建設中,存在著一些不負責任的做法。如有的設計作品是投其某個領導或業主的喜好,不考慮當地的地形、人文、氣候等客觀因素,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在植物選擇上不能充分考慮其生態習性,使得綠化建設在耗費了人力、物力、財力后,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設計手法比較陳舊。有的設計不考慮實地位置及周圍環境采用拿來主義,照抄照搬;有的設計植物品種老三樣,沒有特色,缺乏創新意識,造成綠地景色千篇一律,沒有特點,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審美觀念的需要,專業素質較低;有的設計人員根本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只憑一點實踐經驗;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這種不良現象在縣城尤為突出。因此,對設計作品的思路、布局沒有作認真、清晰的分析,對植物配置的原則、比例及生態作用沒有經過仔細的思考和研究,就隨心所欲的勾畫,結果是設計不符實際,布局不甚合理,或純為種樹,沒有意境和詩情畫意。
針對這些問題,如何提高設計水平,首先要求設計人員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更新設計理念,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個設計作品。其次,在設計之前必須要進行實地準確的勘查測量,充分掌握實地的氣候條件,并根據不同的綠地功能需要,突出設計特色,本著適地適樹、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再次,在植物材料的配置上不能過分追求自我、新鮮、奇特,應做到喬木、灌木、植被以及常綠樹與落葉樹的合理比例搭配,并要充分考慮各種植物的生態習性和植物群落的生態效益,以創造出舒適自然的生活環境。
施工質量是保證綠化效果的基本環節,目前園林施工中常見的的問題有:操作不規范,缺乏專業技能。有些綠化施工隊伍根本沒有施工資質和施工經驗,尤其是外地施工隊伍只是臨時拼湊的人員,栽種完成拿到錢后一走了之,遺留下的如綠地積水、苗木死亡等諸多問題嚴重破壞了綠地的觀賞效果。當前綠化施工打破了傳統的施工季節,為了完成任務,反季節栽植處處可見,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樹木蒸騰量高,成活率低,往往是事倍功半,大大浪費了人力、物力。
綠化施工要解決以上問題,一是要有一支合格的專業隊伍,不斷提高綠化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從定點、放線、平整土地、苗木選擇、綠化栽植等各個環節都應按照技術規范進行操作,體現設計意圖,保證設計效果。二是應嚴格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認真、負的施工,在施工中實行技術人員捆綁責任制、完善工程監理制度,保證每個細節,每道工序都要執行規范操作。三是要認真分析施工中各種復雜情況,尤其是反季節施工中對樹種的選擇、時間及人員的安排等各方面,采取及時有效措施,保證樹木成活率。四是加強驗收管理,明確驗收標準,堅決杜絕垃圾工程。
在綠化工程完成后管護是灌溉、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的綜合管理,管理的好壞是綠地質量和效果的長期保障。管護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忽視管理。有的是資金投入少,人員、機械設備、材料物資都嚴重不足,管理不到位。有的是管理人員素質較差,不了解苗木的生長規律,造成病蟲害嚴重等等。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應充分認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保證植物生長健壯、綠地潔凈美觀才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才能發揮綠地的功能作用,所以加大管理力度,加強管理技術人員培訓,提高管理水平是當務之急。同時要嚴格制定管理標準,使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在管理機制上,管理經驗和技術上不斷創新。
總之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門實踐性、技術性、藝術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備現場施工實際經驗、專業技術、現場管理、并不斷反思回顧總結經驗進行二次創作等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很好地把園林工程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參與性,休閑娛樂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出美觀、舒適、自然和諧、經濟實用的優秀園林作品。環境建設是一項持久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園林綠化建設也應進一步走向市場化、規范化、科學化,也必將使我們的城市真正成為綠色生態、健康美麗的家園。
[1]陳波,包志毅.《生態規劃》《中國園林》.2003.01.
[2]上海市工程建設標準化辦公室《上海市園林綠化技術標準匯編》1997.
[3]陳有民主編.《園林樹木學》.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