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喜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郎大展先生在他發表的《2007年鋁工業發展報告》中說:“企業為了節能,減少重熔鋁錠的產量,直接用鋁液加工成各種產品,也有的企業向用戶銷售鋁液,這比鋁錠重熔再加工成成品節電835千瓦時/噸鋁,節能效果十分明顯”。郎大展先生提供的數據為做大做強三門峽的鋁工業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切入點。
三門峽鋁礦資源豐富,能源供應充足,配套條件優越,是發展鋁工業最具潛力的地區,在此談點想法,希望能對三門峽市鋁工業有所幫助。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專家說過:“三門峽是鋁礬土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全國的鋁礬土60%在河南,而三門峽又占了河南的六成。”發展鋁工業這種最基本的條件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具有的。三門峽又是豫西煤倉,對于發展對能源依賴性強的鋁工業而言是巨大的優勢之一。在煤礦坑口或附近建設電廠的成本優勢是很大的。目前,依托煤炭資源優勢建成的電力工業已有裝機400萬kw,充足、可靠而成本較低的電力供應,對于鋁工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近幾年來,依托煤鋁資源優勢建成了開曼鋁業、東方希望和義翔鋁業三個大型氧化鋁生產企業,生產能力已達到每年400萬噸。
天元鋁業(原三門峽鋁廠),目前電解鋁年產能10萬噸,再生鋁年產能5萬噸,黃河鋁電集團電解鋁年產能12萬噸,三門峽近鄰的山河鋁廠,電解鋁年產能3萬噸。天瑞集團年產30萬噸鋁鑄件和恒康鋁業年產48萬噸鋁合金鑄件兩個項目的陸續投產,使全市電解鋁的總產能超過每年100萬噸。電解鋁產能過小這個制約拉長鋁工業產業鏈的瓶頸已被打破。同時,為發展鋁工業配套的預焙陽極、氟化鹽、燒堿、石灰等生產企業業已初具規模。隨著鋁工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鋁工業人才也在不斷積累經驗,初步形成了一支強大的人才隊伍。
鋁工業鏈的生產工序,在鋁礬土礦山開采鋁礬土礦、破碎-2噸鋁礬土礦、220kg高鈣生石灰、120kg燒堿生產1噸氧化鋁粉-2噸氧化鋁粉、550kg碳素、30kg氟化鹽,消耗15500kwh電能,獲得1噸電解鋁熔液并花費400元/噸鋁成本鑄成鋁錠——鋁合金廠以835kwh/噸電力或等量的其他熱能將鋁錠重熔變成鋁液,并加入合金元素,得到所需鋁合金棒(錠)-各種鋁材廠對鋁合金棒(錠)進行重熔或再加熱后鑄造或擠壓成各種鋁合金部件或型材-售給下游工業用戶或直接推向市場。從產業鏈中看出,鋁工業產品的成本主要由原料、能源、運輸和各種管理費用組成,在技術、工藝水平和消耗指標大體相同的情況下,產品的總成本就取決于原料、能源和運輸的價格和整個產業鏈各工序間的相互銜接,原料、能源和運輸的價格,又取決于對資源的優化配置,而產業鏈各工序間的相互銜接,則要按照循環經濟理論對項目的合理布局。
三門峽煤炭資源豐富,發電能力強大,電站靠近煤礦建設,煤炭運輸成本低,發電成本低是必然的。三大氧化鋁項目全部靠近鋁礬土礦山建設,石灰、燒堿等主要輔料多數可以就地解決,所以,氧化鋁的生產成本低是理所當然的。電解鋁廠與氧化鋁的生產廠靠近建設,減少了運輸成本,又節約每噸氧化鋁100元的包裝費用。為了更清晰地說明成本優勢,這里以噸鋁制品為單位,以原項目布局和集約化經營后、合理布局后的運輸及能源節約兩項成本作以對比。
五年之前,三門峽沒有氧化鋁企業,離三門峽最近的三個氧化鋁企業在鄭州、焦作和山西河津,最近的企業距離礦山也有200km。而鋁制品深加工企業大多數集中在2000km外的廣東佛山南海區,而在人口密集的中原、華北、西北地區又有鋁制品的廣大市場。粗略講,每噸鋁制品需要1噸鋁錠,2噸氧化鋁粉,0.55噸碳素和氟化鹽,4噸鋁礬土,0.44噸石灰和0.24噸燒堿。汽車運費按0.5元/噸公里計算,則每生產1噸鋁制品的運輸成本是:把礦石和主要輔料運到氧化鋁生產廠:4.68噸×200公里×0.5元/噸公里=468元
從氧化鋁生產廠把氧化鋁運回電解鋁廠:2噸×200公里×0.5元/噸公里=200元
從電解鋁廠把鋁錠運至主要鋁制品加工廠 :1噸×2000公里×0.5元/噸公里=1000元
這里還未考慮可能的短噸加價運費損失。而且,這種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遠距離布局,無法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如果依據循環經濟理論和三門峽實際,將相關項目就近布局,電解鋁廠靠近氧化鋁廠建設,這樣,對于電解鋁或合金廠而言,不僅氧化鋁的運費節約了,而且也可以節約每噸氧化鋁粉100元的包裝費,對于氧化鋁廠來說可以減少成品包裝工序,同樣節約了成本。這種布局就允許下游企業直接從電解鋁廠購買鋁熔液,加入均質爐添加合金均質后,加工成合金鑄件或型材。這種工藝對電解鋁廠而言,每噸鋁可以降低鑄錠成本400元,減少鋁液氧化損失8kg,價值約160元。對于合金廠來說,節約重熔用電835kwh/噸鋁,節約電費415元/噸鋁,同時減少鋁錠熔化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而該工序間實現的前提條件是合金廠與電解鋁廠最遠不超過50km的距離。
鋁工業項目集中建設,每噸鋁制品可節約的成本是:
468元+200元+1000元+100元+100元+160元+415元=2443元
最新資料顯示,2008年1-4月份,全國氧化鋁產量7153788噸,河南為2769084噸,占全國的39%,居全國首位,三門峽為1008069噸,占全國的14.1%,占河南全省的36.4%,居全省第一位;同期,全國電解鋁產量4259584噸,河南為1115660噸,占全國的26.2%,同樣位居全國之首,三門峽為73398噸,占全國的近1.7%,占河南省的近6.6%,就地加工率為14.56%;而同期,全國鋁材總產量為4204994噸,河南為878721噸,占全國的20.89%,退居全國第二,三門峽鋁材產量為13755噸,加上鋁合金輪轂654455件,每件按平均重量10kg計算,則全市鋁材總產量為 13755 噸 +654455 件 ×0.01 噸/件 =13755噸+6544.55噸=20299.55噸,占全國的0.48%多一點,也只占到河南的2.31%就地加工率為27.66%。①而既不產電解鋁,更不產氧化鋁的廣東省的鋁材產量卻占到23.42%,位居全國第一。
到2008年年底,三門峽鋁工業的狀況是:氧化鋁年生產能力400萬噸,電解鋁年生產能力100萬噸,鋁合金件(汽車輪轂300萬只)及型材加工能力6萬噸。總體上仍然呈前大后小,初級產品生產能力大,中間產品加工能力差,深加工產品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的態勢。改變這種現狀的目標應該是:除了將少部分(例如20萬噸)氧化鋁加工成用于特種氧化鋁制品外,應將400萬噸冶金級氧化鋁粉就地轉化加工,就還要增加90萬噸電解鋁生產能力。但是根據目前國家目前的調控目標,可行的渠道就是報批鋁制品深加工項目。這既是獲得立項的技術手段,更是又好又快發展鋁工業的可行之路。總之,合理布局鋁工業項目,大力發展鋁制品的深加工能力,拉長鋁工業鏈條,最大限度地提高鋁工業產品的附加值,是三門峽做強做大鋁工業的最佳切入點。
注釋
①市統計局提供的2008年1-4月份鋁工業品產量:
氧化鋁粉:1008069噸;電解鋁錠:73398噸;就地加工率為 73398×2÷1008069=14.56%;鋁材:13755噸;輪轂:654455件。每件 10kg/件×654455 件=6544.55 噸,就地加工率為(13755+6544.55)÷73398=27.66%
[1]郎大展等.《2007年鋁工業發展報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2]王偉東等.《中國鋁擠壓材生產與市場》安泰科信息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