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嬰兒不是婚姻的第三者,他是能使婚姻更加順利的潤滑劑,他還能讓曾經也是大孩子的爸爸、媽媽不斷地調適自己,迅速地成熟起來。
孩子一出生,原本兩個人的世界會有怎樣的改變?很多媽媽都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會不會因此忽視了老公?老公不管孩子是不是不愛他、也不愛我了?我想和老公重溫一下“二人世界”可又感覺愧對寶寶……
來聽聽一位專家媽媽這次給我們開出的“寬心藥方”吧!其實,新媽媽,很多事情不必擔心,但可能要稍稍調整一下思考方式。
1寶寶出生后忽略了老公
寶寶出生后的二十幾天里,我覺得老公似乎不存在了,我每天就是喂奶、換尿布,稍微有點空閑就想睡覺,我這樣做是不是太忽視老公了?!
“專家藥方”
這很自然
寶寶剛出生時忽略老公,這是很正常的表現。如果說一個媽媽在剛有了寶寶之后,還得一直要考慮:我是不是還要照顧我老公的情緒?這對新媽媽來說太不公平了,而且對孩子也不公平。一個小嬰兒,剛剛離開母親的身體,離開了10個月里他熟悉的環境,突然來到一個新世界,是最需要母親的關注的。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求一個女人在全心照顧寶寶的同時,去照顧先生的情緒,那估計她很容易就得產后憂郁癥了。其實這個階段,不能把所有維系夫妻關系的責任都放在女性身上,這恰恰是丈夫應該給妻子非常大的理解、安慰和支持的時候。
2分房睡會不會對孩子、老公都更好?
為了全心全意地照顧孩子,也為了老公能休息好,我想讓他到書房去睡,讓月嫂跟我睡大床,但不知這樣做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夫妻關系?
“專家藥方”
在一起才重要
我覺得這樣做不好,我反對這種做法。對于正常的年輕男人和年輕女人,生理上應該都會有一定的需求。這個需求,不一定是性,很多時候,就是聞到彼此身上的氣味,彼此擁抱著取暖。這些和溫度、氣味有關的東西,也是一種心理關系,是兩個人維系情感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你總是讓他一個人在書房里睡,雖然理由聽起來正大光明:我為了孩子,還為了他好,但是夫妻之間的關系還是會日漸變冷,得不償失。完全可以在大床旁邊放一張嬰兒床,把一側的欄桿拆下來,你方便照顧嬰兒,你和老公也可以相依相偎著入睡。在孩子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三個人在一起睡的感覺是很好的。
3有了寶寶后,老公說我不再溫柔
寶寶出生后,老公經常失落地說我以前的溫柔全都煙消云散。可是,照顧孩子讓我精疲力竭,確實是沒有心情跟他說話輕聲細語或者撒嬌什么的。
“專家藥方”
溫柔是一種情愫
溫柔不是學著嗲聲嗲氣地說話,不是刻意穿低胸的性感吊帶睡衣,不是練就哀怨動人的魅惑眼神,不是凡事遷就委屈做低聲下氣的小媳婦。它是一種心情,一種來自骨子里的情愫。讓我用剛生完寶寶的媽媽來做比喻吧。請你想想,如果我們懷中抱著襁褓中的嬰兒,我們會因為怕弄疼了他軟軟的小腦袋,所以讓臂彎的肌肉和骨骼盡可能地柔軟;我們和他說話時,會盡可能地帶著和藹的笑臉,輕聲細語,免得太大聲嚇著他小小稚嫩的心靈……這些“盡可能”就是一種情愫,一種因為愛而不忍傷害的情愫。
當然,我并不是說我們得像對待嬰兒那樣小心翼翼地對待自己的男人,但我特別想強調“不忍傷害”這種心情。如果我們愛一個人,就會不忍心看見他被風吹雨淋;不忍心看見他被刺傷難過;更不忍心看見他意志消沉、落魄潦倒。在彼此相愛的兩個人中間,就是因為有這些異于旁人的不忍,愛情才會在溫柔相待中得以繼續維系并修成正果。因此,如果我們在兩人的愛情關系中把“不忍傷害”的溫柔心情去掉,那么在激情過后自然就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了!所以你老公抱怨的“溫柔”,可能更多指的是這種情愫。雖然媽媽在孩子出生后忽略老公是很正常的現象,但也還是要稍稍地關注一下他,不要當他完全“透明”。其實,想辦法溫柔一點兒,讓老公心甘情愿地參與進育兒生活,對自己有好處,對孩子有好處,對你們的關系更有好處。
4和老公在養育孩子上的分歧會不會影響我們的關系?
我和老公自寶寶一出生就沒完沒了的“抬杠”,我說用吸奶器會更容易下奶,他說不用買,讓寶寶多吸就行;我說每天要給孩子洗澡,他就說沒必要……原來我們倆沒什么矛盾,這倒好,有了孩子倒成了“冤家”!
“專家藥方”
尋求第三者的幫助
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最好的辦法是去尋求第三者的建議和意見,不必經常直接爭執。可以多聽聽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問問人家遇到這樣的情況是怎么處理的,或者是多看看書和《父母必讀》雜志,看看專家們是怎么說的。
另外,就是我們要就事論事,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不要涉及誰懂得多誰懂得少,或者誰愛孩子誰不愛孩子。女人尤其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就是老公一旦不同意自己的養育意見,就說他什么都不懂,根本不愛孩子。甚至給爸爸扣上一個大帽子:你根本就不關心孩子,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愛孩子。這個帽子何其沉重!男人怎么能不覺得委屈:這是我的寶貝,我為什么會不愛他?所以新媽媽一定要避免情緒化,在養育方式的分歧問題上客觀對待,就事論事。
5我想有自己的時間,可又總有愧疚感
每天不停地喂奶、給孩子換紙尿褲、洗澡,單調又勞累的生活讓我抓狂,我真想每周有半天自己的時間跟朋友單獨出去喝喝咖啡,或者跟老公去過過二人世界,可一出門,又會對孩子有很強烈的愧疚感。
“專家藥方”
學會判斷一件事
作為一個新媽媽,我們要學會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分辨出,哪些事情是你必須親歷親為的,哪些事情是可以請旁人代勞的。什么事你必須親歷親為?比如母乳喂養,比如晚上躺在先生的身邊跟他聊聊天,這是別人不能代勞的。但是像洗奶瓶、洗衣服或者是以后給孩子做輔食等等這些,你就不必親歷親為。如果老人或者保姆能夠幫你做好這些事情,你完全可以讓自己有更多放松和調整的時間,而不必覺得內疚。不是說一定親自給孩子做了頓飯,才是個好媽媽。其實,自己能夠放松、調整,然后快樂起來,感覺幸福,就會把更多的快樂和幸福感傳遞給孩子,傳遞給老公,傳遞給整個家庭。如果自己總是覺得累得半死,非常焦慮的話,孩子也會感受到,自己和老公、和其他家人的關系也不會很好,這反而是種損失。所以我覺得新媽媽一定要用心想,哪些事情必須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請人替代,這是做媽媽的終身學問。
6他不管孩子,是不是也不愛我了?
我老公每天回家就是上網、打游戲,我讓他照顧一下孩子,他就大喊他媽媽或者保姆過來幫我;我讓他陪孩子玩,他就說不知道跟那么小的嬰兒怎么玩。他是不是不愛孩子,也不愛我了?
“專家藥方”
不是等號切勿強加
抱怨老公不管孩子,回家后只顧打游戲、上網,或者仍然像沒有孩子那樣忙于工作,很多新媽媽都會因此對丈夫有很大的意見。我覺得這個時候,作為一個新媽媽,首先得理解一件事情,才會讓自己過了這一關,那就是不要把一個男人還沒有進入父親的角色,比如仍然喜歡打游戲、出去應酬等這些行為,跟他不愛自己、不愛孩子畫上等號。
喜歡電腦就不喜歡孩子,這兩件事根本就不是對等的,是你自己把它們生生地畫上了等號。如果你認為他不愛孩子,就會覺得特別委屈、特別難過,越委屈、越難過,就越看著他的行為生氣,這種“自作多情”就激化了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其實,我們要多給男人一點時間來適應做爸爸的過程,因為有時候他確實會有點害怕和不適應。他不知道沖奶粉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該怎么給嬰兒換紙尿褲。小嬰兒還軟軟的,很多男人甚至不敢抱他。不過這些并無損于夫妻之間的感情,也無損于他做父親的責任感。也許他沒有像你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嬰兒,但這也并不表示他不愛孩子,父母的角色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多給他一些時間,多理解他,你自己會好過些,他也會舒服些。終會有一天,他會扮演好父親的角色,用他的方式來愛孩子。
作者簡介
金韻蓉
曾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十余年,進行兒童心理和行為治療以及青少年的學校輔導,后來專職解決婚姻問題。暫別心理咨詢工作之后,轉而研習和心理治療有關的芳香療法,任國際芳香療法治療師學會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近幾年來,再度將工作重心轉向家庭治療及親子治療領域,出版有《女人30+》《先斟滿自己的杯子》等暢銷書。
編輯/吳穎(wuy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