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ic1什么時候開始?
這可能是媽媽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尤其是現在書上的說法也不太一致,媽媽們就更搞不清楚了。那么,到底應該什么時間添加呢?
參考時間:寶寶滿6 個月時比較適宜
說起輔食添加的時間,很多媽媽都會因為到底是滿4個月還是滿6 個月添加而困惑。
在20 世紀90 年代,普遍的說法是輔食添加應該從寶寶滿4 個月開始,因為那時候認為對于純母乳喂養來說,母乳中的鐵只能滿足4 個月以內寶寶的需求,4 個月以后如果不及時添加輔食(尤其是強化鐵的輔食),寶寶比較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2002 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反復的論證和研究(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后提出,大多數寶寶不需要在6 個月前添加輔食,所有的寶寶在滿6 個月時都需要添加輔食。其原因之一是,研究發現,隨著母親自身營養狀況的改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其實能夠滿足6 個月以內寶寶的全部營養需求,其中也包括鐵。
不過,這僅僅是從群體指導的層面考慮,而從個體指導的角度來看,每個寶寶的喂養狀況以及生長發育狀況都不一樣,還需要根據寶寶的綜合表現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關鍵要看:你的寶寶準備好了嗎?
什么時候開始添加輔食,除了月齡,聰明的小家伙還會給媽媽發出一些信號。如果你發現寶寶出現下面的征象,就表明單純的乳類食物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了,而且,小家伙已經準備好添加輔食了!
母乳喂養兒每天喂8 ~ 10 次或配方奶喂養兒每天總奶量達1000 毫升時,寶寶看上去仍顯饑餓。
足月兒體重達到出生時的2 倍以上(或大約6.8 千克),低出生體重兒體重達到6 千克時,當給予足夠乳量體重增加仍不達標。
寶寶頭部已經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倚著東西可以坐著。開始對成人的飯菜感興趣,如喜歡抓媽媽正要吃的東西,并喜歡將物品放到嘴里,出現咀嚼動作。
用勺喂食物的時候,他會主動張開嘴,能用舌頭將泥糊狀食物往嘴巴后面送,并咽下去,不會被嗆到。
媽媽記者團問:
Q早一點添加輔食,寶寶可以長得更快些,這種說法對嗎?
專家團答:媽媽們的愿望可以理解,但這種方法是不妥當的。輔食添加得越早,影響母乳攝入量越明顯,難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而且還可能導致母乳喂養過早停止。由于小嬰兒的消化功能弱,許多消化酶還沒有形成。這時候,我們給他添加輔食,不僅達不到增加營養的目的,反而會增加寶寶消化系統的負擔,引起腹瀉。小嬰兒不具備處理輔食中某些成分,尤其是有需要腎臟處理的食物的能力,如果太早添加輔食,會給發育不成熟的腎臟造成一定負擔。另外,過早地添加輔食,還容易引起過敏,尤其是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在4 ~ 6 個月之前,腸道通透性較強,屏蔽作用差,可能發生外來蛋白質進入血液的危險,而引起嚴重過敏。6 ~ 7個月之后,成熟的腸道能分泌免疫球蛋白I g A,腸道形成保護膜,可防止過敏原通過。
Q既然母乳的營養那么全面,為什么不讓純母乳喂養的時間再長一些?為什么一定要在滿6 個月時添加輔食呢?
專家團答:首先,因為寶寶的生長發育速度很快,對營養素的需求也很高,盡管母乳是寶寶的最佳營養來源,但是到寶寶6 個月左右,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質、熱量、鐵和其他營養素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全部營養需求。這時候,適時地添加輔食,可以補充乳類喂養的不足。其次,4 ~ 6 個月是寶寶學習吞咽和咀嚼的最佳年齡,適時添加輔食可以鍛煉寶寶吞咽半固體食物的能力,為吞咽固體食物奠定良好的基礎。再次,添加不同種類的輔食,還能夠擴大寶寶味覺感受的范圍,幫助防止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進食習慣。
媽媽記者團問:
Q早產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怎么判斷呢?
專家團答:對于早產寶寶來說,是否添加輔食,主要依據的不是月齡,而是體重增長和能力發展的狀況。如果你發現在單純母乳喂養或喂配方奶的情況下,他的體重增長情況不是很好,就要考慮添加輔食了。另外,就是看看寶寶是否具備了上面說的那些能力和表現。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4 個基本原則
在開始具體操作前,媽媽們最好先了解一下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知道如何幫助寶寶循序漸進地完成從流質食物到泥糊狀食物再到固體食物的過渡。
原則 1從少到多: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品時,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觀察寶寶的接受程度,如無皮疹、嘔吐、腹瀉等不適,以后再逐漸增加添加量。
原則2 從稀到稠:以谷類為例,從米湯到稀粥,從稀粥到稠粥,從稠粥到軟飯,就是由稀到稠的典型演變。稀粥制作時米和水的比例為1:10;稠粥二者比例為1:7或1:5。區別稀與稠的方法是,用勺子將泥糊狀食物舀起后,輕輕地將勺子傾斜,較稀的泥糊狀食物可以像液體一樣連續滴淌下去;而較稠的泥糊狀食物是粘在一起成團滾落下去。
原則 3從細到粗:所謂細,是指開始添加的泥糊狀食物達到肉眼看不出顆粒的程度。你可以用調好的米粉,用缽搗過的米粥、瓶裝胡蘿卜泥來感覺一下食物質地的細膩。而粗則是指食物顆粒逐漸增大的一系列變化,比如從米糊、稀粥、稠粥到軟飯;從面糊、爛面、碎面條、餛飩到包子、餃子;從菜泥、菜末到碎菜等。
原則 4從一種到多種: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開始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嘗試3 ~7天后,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再嘗試另一種。
Tips:輔食達人媽咪基本用具
準備一些必備的小工具,會讓輔食添加變得更加順利!
貝親食品研磨器
研磨碗、過濾網、榨汁器、研磨碗、研磨蓋,一套物件可以制作多樣輔食,從加
工到保管,一氣呵成!(參考價格:98.20 元)
日康硅膠小軟匙
柔軟的硅膠小軟匙專為嬰兒設計,幫助寶寶適應從奶瓶到勺子喂養的轉
變。( 參考價格:1 1 . 9 0元)
新安怡營養喂食套裝
包含20 個無菌V I A 杯(180m l)、10個V I A 杯蓋、2 個喂食湯勺、1 個密封夾,用于寶寶食物及飲料的儲存, 將其置于冰箱或冷凍室中儲藏效
果更佳。(參考價格:195.00 元)
樂兒寶吸盤碗
底部較軟的吸盤, 可以把碗牢牢吸附在光滑的桌面上, 以免寶寶不小心把碗打翻。(參考價格:22.10 元)
愛得利吸盤式榨汁機
榨汁機的底部附有吸盤,可將榨汁機固定于平整的桌面上,適合擠壓橙子、西瓜、西紅柿等。( 參考價格:29.80 元)
在2010 年第三期的《輔食時間總動員》一文中,還為您淘了更多超級棒的產品,不妨看一下吧!
Topic2偉大的第一次!
寶寶終于可以嘗試奶以外的美味了!激動的同時,心里還真有點兒緊張!應該從什么食物開始嘗試呢?第一次添加輔食,選擇在什么時間比較好?一次要喂很多嗎?……關于第一次,媽媽們的疑惑還真不少!
What
最簡單、讓寶寶吃著最舒服的早期添加的食物是強化鐵的嬰兒米粉。原因有幾點:首先,它是最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其次,工業化制作的嬰兒營養米粉采用谷類酶解工藝,將較大的淀粉分子分解為小分子,適合寶寶的胃腸道特點,易于消化吸收;再次嬰兒營養米粉中強化了鈣、鐵、鋅、碘等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成分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都非常重要。
媽媽記者團問:
Q原來不是一直提倡先添加蛋黃嗎?怎么又改成嬰兒米粉了呢?
專家團答:實際上,輔食添加首選蛋黃是從20世紀80 年代開始的一種提法,主要是為了給寶寶補充鐵。后來研究發現,盡管蛋黃中含有鐵和維生素A 等多種營養素,但過早添加蛋黃容易造成過敏和消化不良,而且蛋黃中的鐵不容易被寶寶吸收利用。所以,現在提倡應該首先添加強化鐵的米粉。在添加了米粉之后,隨后添加的是菜泥、果泥。在接受了這些不容易過敏的食物以后,在寶寶7 個月左右再加蛋黃(注意千萬不要放蛋清,因為蛋清比蛋黃更容易導致過敏)。具體添加的方法是:把雞蛋煮老,取1/8 或1/4 個蛋黃,用勺子碾碎后用母乳、配方奶或白開水調勻。因為寶寶已經添加了米粉、菜泥和果泥,也可以把碾碎的蛋黃添加在里面,寶寶可能更容易接受。添加蛋黃后,一定要觀察3 ~ 7 天,看寶寶有沒有出現皮疹、嘔吐、腹瀉等癥狀。如果沒有的話,再逐漸增加添加的量。
Q現在,有些媽媽是在家里給寶寶自制米粉(就是用機器把大米磨成粉)或者用米粥來喂寶寶,它們和嬰兒米粉有什么不同嗎?
專家團答:如果簡單地從字面上理解,嬰兒米粉好像就是“米磨的粉”,但實際上,嬰兒米粉是以大米為主要原料,加入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加工制成的嬰幼兒補充食品。相比家庭自制的米粉或熬制的米粥,嬰兒米粉的營養價值顯然更高一些,能夠更好地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所以我們提倡,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輔食添加首選嬰兒米粉而不是家庭自制的米粉或米粥。
米粉的沖調要訣
在已消毒的寶寶餐具中加入1 份量米粉,量取4 份溫奶或溫開水,溫度約為70℃;將量好的溫奶或溫開水倒入米粉中,邊倒邊用湯匙輕輕攪拌,讓米粉與水充分混合。倒完奶或水后要先放置30 秒,讓米粉充分吸水,然后再攪拌;攪拌時調羹應稍向外傾斜,向一方向攪拌;如有結塊顆粒,可邊攪拌邊用調羹將結塊壓向碗壁,以便壓散結塊。理想的米糊是:用湯匙舀起傾倒能成煉乳狀流下。如成滴水狀流下則太稀,難以流下則太稠。
When 選擇在什么時間添加比較合適?
很多父母發現,寶寶在睡完上午覺之后(比如9 點左右),比較樂于嘗試他們的第一頓“額外的美味”,可能是因為美美地睡了一覺,寶寶的心情比較不錯的緣故吧。而現在離準備午餐的時間還早,你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和耐心來進行第一次嘗試。
在寶寶順利接受“第一餐”以后,可以放在早、中或晚正餐時間添加。
媽媽記者團問:
Q寶寶生病時可以添加新的輔食嗎?
專家團答:一定要避開生病的時候。如果遇到生病,最好適當推遲添加,因為生病會影響寶寶的食欲,不容易接受新的食物。
HOW 第一次究竟該怎么做呢?
放松下來,別緊張。因為如果你很緊張的話,敏銳的小家伙也會提高警惕,或者在心里面嘀咕著——這氣氛可不太對!而你的放松的狀態和鼓勵的眼神就是寶寶勇于嘗試的最大動力!
在開始前,記得關掉電視,不要放很吵的音樂,盡量營造一種安靜、愉快的氛圍。
喂寶寶的時候要讓他舒適地靠坐起來,或者坐在媽媽的腿上,不過最好能給寶寶準備一套嬰兒餐椅,從一開始就訓練他在固定的地方吃東西,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寶寶躺著吃東西,雖然最初這樣他會比較容易把食物咽下去,可是也容易嗆著。
寶寶睡醒后,如果很餓,先別急著給他添加輔食,不妨先給他喂些母乳或配方奶,讓他先小小地滿足一下,因為讓一個非常饑餓的寶寶接受他從來沒有吃過的食物,而且還是用調羹吃可不那么容易!不過,有的寶寶只有在饑餓時才肯接受,所以也要因人而異。在吃了一部分母乳之后,可以開始嘗試了!將沖調好的米糊放在寶寶的小碗里,或者在開始的幾天,你可以用消毒過的奶瓶蓋當做寶寶的小碗(因為這時候,他的食量非常小),然后用嬰兒專用的軟橡膠小勺裝半勺食物,面帶微笑地喂給寶寶吃。
不要給寶寶用奶瓶吃米粉,因為這樣不僅容易嗆著,而且還不容易控制寶寶的食量,讓他吃得太多。
記得給他圍上圍嘴,因為很有可能流出來的比他吃到嘴里的還多。不過,你也不必太擔心。因為寶寶用調羹吃東西需要的反射和技巧跟吸吮不大一樣,寶寶需要一些時間來學習。
喂養時要有耐心,通過眼神的接觸和鼓勵的語言讓寶寶愉快地接受輔食。如果寶寶性格比較溫和、吃東西速度比較慢,千萬不要責備和催促,以免引起他對進餐的厭惡。
不要太在意寶寶吃了多少,因為剛開始時,你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讓寶寶了解這種新的進食方式,以及接觸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而不是希望這些食物提供大量的營養素——那是以后才要做的事。
開始添加輔食后,要觀察寶寶有沒有出現腹瀉、嘔吐、皮疹等過敏反應,如果寶寶出現過敏反應,或者寶寶的大便中把新添加食物的原物排出來的話,應立即停止添加的新食物,等一周以后再試著重新添加。如果腹瀉情況嚴重,要及時補充水分并及時就醫。
媽媽記者團問:
Q喂新食物時,寶寶會經常把它們頂出來。這是表明他不喜歡吃嗎?
專家團答:不是的。這實際上是小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這些食物原來沒嘗過,味道也從來沒接觸過。于是,小家伙就變得非常警惕。喂寶寶新的食物時,需要選擇寶寶情緒愉快時,媽媽面帶微笑,給寶寶創設一個非常放松、安靜的環境。如果寶寶不吃,不要強迫他。立即把食物拿開。過一兩天再試試。幾次甚至十幾次之后,寶寶會逐漸接受新的食物。所以,還需要媽媽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才行。
另外,也可以想一些辦法,比如用母乳、配方奶來沖調,或者把新的食物摻在他已經接受的其他食物里面。
Topic3什么時候變化?
當你不知道怎么做時,就問問寶寶吧!因為輔食添加的最大原則就是以寶寶的需要為指導,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水平和需求,逐漸增加食量和用餐次數。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發育的速度各不相同。所以,要想晉升為輔食添加達人媽咪的話,就要跟從寶寶成長的腳步,聽從小可愛的“指揮”喲!
6 個月:
餐數:在接下來的5 ~ 7 天里,繼續保持每天“一小餐”, 在第一次添加固體食物之后的大約14 天,可以給寶寶增加一餐。
食物的量:在添加輔食后的5 ~ 7 天里,逐漸把量從1 小勺(1 小勺大約為5 毫升)增加到3 小勺。然后再逐漸增加到1 ~ 2 大勺(1 勺大約為15毫升),不過量不能增加得太快,尤其是在開始的一兩天里,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整。
添加的種類:在添加嬰兒米粉3 ~ 7 天后,如果寶寶沒有出現任何過敏反應,而且消化吸收情況也很好的話,就可以給他添加第二種食物,根據2007 年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編著出版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 ~ 6歲兒童膳食指南》的建議,輔食添加的順序為谷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 泥,然后添加水果汁/ 泥,最后添加動物性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 肉松等)。因此,在米糊之后,建議首先添加1 種蔬菜糊(因為比起水果甜甜的味道,蔬菜的味道會稍顯苦澀,如果先添加水果糊/ 泥,聰明的小家伙很可能就不愿意接受蔬菜糊/ 泥了),然后再觀察3 ~ 7 天,依此類推。
食物的質地: 主要是糊狀的食物,比如嬰兒米粉、蔬菜糊、水果糊等。隨著寶寶咀嚼、吞咽和消化能力的增加,7 個月后,也可以逐漸給寶寶添加一些泥狀食物或爛面條等。
寶寶一日食譜舉例:
早餐:母乳或200 毫升配方奶
午餐:1 ~ 2 勺米粉糊
1 ~ 2 勺蔬菜泥
1 ~ 2 勺水果泥
下午加餐:母乳或200 毫升配方奶
晚餐:母乳或200
毫升配方奶+
1 ~ 2 勺米粉糊
睡前: 母乳或
200 毫升配方奶
媽媽記者團問:
Q寶寶不喜歡用調羹怎么辦?
專家團答:寶寶對于新的事物都有一個從不接受到慢慢接受的過程。寶寶習慣了乳頭,突然改用小勺,剛開始有點兒抗拒是正常的。讓寶寶學會用小勺吃東西,不僅對順利添加輔食是很重要的,同時,用小勺吃東西需要唇、舌、牙很好的配合,對于寶寶的口腔運動的發育和今后語言的發育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媽媽要有足夠的耐心,堅持訓練。另外要注意挑選質地比較軟一點的,大小合適的勺子。只要耐心堅持,方法得當,相信不用太長時間寶寶就會用小勺吃得津津有味了。
7 ~ 9 個月:
餐數:每天添加3 次輔食,并喂適當的母乳或配方奶(每日飲奶量約為600 ~ 800 毫升,不要超過1000 毫升)。
食物的量:逐漸把量從1 ~ 2 勺(1 勺大約為15 毫升)增加到2 ~ 4 勺。
添加的種類:除了嬰兒米粉、蔬菜泥、水果泥,寶寶已經可以接受動物性食品,比如蛋黃、肉末、魚肉泥等。媽媽要注意經常更換食物的種類,讓寶寶有機會嘗試多種食物。
食物的質地:可以接受稠粥、泥糊狀的食物,比如嬰兒米粉、稠粥、爛面條、菜泥、果泥、蛋黃泥、豆腐、肉(魚)末等。在這一時期,除了讓寶寶繼續熟悉各種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覺外,還應該逐漸改變食物的質感和顆粒大小,逐漸從泥糊狀食物向半固體或固體食物過渡,以配合寶寶的進食技巧和胃腸功能的發育,使輔食取代一頓奶而成為獨立的一餐;同時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另外,這個時候,寶寶已經開始學著用手抓東西吃了,而且熱衷于把所有自己能抓到的東西都往嘴里送!你不妨給寶寶一些他能用手抓著吃的東西,比如煮熟的胡蘿卜條、香蕉塊或者不加鹽的淡味面包棒,這樣寶寶就可以自己練習吃東西了。不過,寶寶用手拿東西吃時,旁邊應有成人看護,寶寶吃的時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時候吃東西。
寶寶一日食譜舉例:
早餐:母乳或200 毫升配方奶
午餐:2 ~ 4 勺米粉糊或稠粥或面條
2 ~ 4 勺蔬菜泥
1 ~ 2 勺魚肉泥或肝泥,或者1/4 ~ 1 個雞蛋黃半小勺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橄欖油、油菜子油)
下午加餐:母乳或200 毫升配方奶
1 ~ 2 勺水果泥
晚餐:母乳或200 毫升配方奶兩三塊面包片或餅干
睡前:母乳或100 ~ 200 毫升配方奶
媽媽記者團問:
Q添加輔食以后,還需要繼續母乳喂養嗎?
專家團答: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是建議您盡量堅持母乳喂養直到寶寶2 歲或以上。盡管這一時期母乳不能滿足寶寶全部的營養需求,一些營養素的含量逐漸下降,但母乳仍然是非常優質的營養來源。比如母乳中蛋白質、脂肪、乳糖、鈣、磷等比例適宜,易于消化吸收;鈣、磷等比例適宜,母乳中富含的低聚糖有助于維持寶寶的腸道健康;母乳中富含的維生素A、B 族維生素、牛磺酸和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如D H A(二十二碳六烯酸)、A R A(花生四烯酸)等,對寶寶的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都是極為重要的營養素。此外,母乳中所含有抗感染作用的免疫物質,對幼兒仍然可以發揮很好的保護作用,可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降低過敏風險。
10 ~ 12 個月:
餐數:每天添加3 次輔食,并喂適當的母乳或配方奶(每日飲奶量約為600 ~ 800 毫升,不要超過1000 毫升)。與前面不同的是,寶寶已經進入換奶晚期,飲食規律向3 餐1 點2 ~3頓奶轉變。
食物的量:2 ~ 4 勺。
添加的種類:這一時期,寶寶可以接受的食物種類已經大大豐富,媽媽要恰當地搭配食物種類,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均衡。
食物的質地:可以接受切得很碎的食物,以及寶寶能用手抓的食物,比如嬰兒米粉、軟米飯、碎菜、豆腐、餛飩、包子等。這一時期所添加的輔食不僅要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還要繼續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以促進其咀嚼肌的發育、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正常發育與塑形,以及腸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 因此可以適當增加食物的硬度。
寶寶一日食譜舉例:
早餐:母乳或250 毫升配方奶+2 ~ 3 塊面包片或餅干
必要時加一頓奶
午餐:2 ~ 4 勺軟米飯或面條 2 ~ 4 勺蔬菜碎塊1 ~ 2 勺魚、肉末或動物肝泥(或末)半小勺油
下午加餐:2 ~ 4 勺新鮮水果碎塊
晚餐:2 ~ 4 勺軟米飯或面條2 ~ 4 勺蔬菜碎塊1 個煮雞蛋或2 ~ 3 勺豆腐
半小勺油
睡前:母乳或250 毫升配方奶
媽媽記者團問:
Q如何監測寶寶的營養狀況?
專家團答:觀察和監測寶寶的營養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為寶寶繪制生長發育曲線。通過定期的測量、畫點、連線,我們可以觀察到寶寶身高、體重曲線的變化情況。如果曲線一直處在與第50 百分位曲線平行并上升的狀態,則表明寶寶的營養狀況比較好。
另外,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也需要及時觀察寶寶的反應,是否出現過敏癥狀,大便情況,精神狀態等等。如果以上情況都很正常,說明寶寶的營養狀況還不錯噢!
Topic4來自專家的輔食添加建議
你是小家伙最好的模仿對象
崔玉濤:中美合資北京和睦家醫院新生兒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婦聯心系新生命專家組專家
在吃飯時,你可以坐在小寶寶對面,和他一起吃,讓孩子看到你如何咀嚼,如何把東西送進嘴里,還有你愉快的表情,這些都是很好的行為示范。從五六個月起,寶寶已經能夠認識到周圍人的表情了,他可以辨別周圍人的表情是鼓勵贊賞的,還是憂傷焦慮的。就餐時,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看到父母吃得很愉快,將盤中餐和喜悅結合在了一起,他也會受到感染的。這就是為什么全家人經常一起在良好的氣氛中吃飯的重要性,即使孩子只有八九個月,他也需要這樣的就餐環境。
當然,現代的生活方式,我們可能做不到天天都和全家人一起吃飯。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這一點。
盡早讓寶寶熟悉各種食物的味道
林怡:兒童早期教育專家
在很多人眼里,添加輔食似乎與寶寶就餐習慣的養成毫無關系,但實際上,它對寶寶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能在寶寶味覺發育敏感期,也就是半歲到1 歲之間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讓他盡早習慣各種味道,那么寶寶在飯桌上挑挑揀揀的行為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從輔食添加開始,培養孩子一生的口味
郝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副研究員
給寶寶制作輔食,一定要遵循少糖、無鹽的原則。“少糖”就是指盡量少選擇糖果、糕點等含糖高的食物作為輔食。另外,在給寶寶制作食物時盡量不加糖。過多地攝入糖將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很多不利影響:比如影響寶寶機體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和利用,影響對其他口味食物的適應,增加肥胖的危險等等。“無鹽”即寶寶輔食中不用添加食鹽。因為12 個月內的嬰兒腎臟功能還不完善,濃縮功能較差,不能排出血中過量的鈉鹽,攝入鹽過多將增加腎臟負擔,并養成孩子喜食過咸食物的習慣,不愿接受淡味食物,長期下去可能形成挑食的習慣,長期過多食鹽甚至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壓的危險。此外,輔食中不加鹽并不意味著寶寶的食物中就沒有鹽。實際上母乳、配方奶、一般食物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鹽,足以滿足嬰兒的需要了,因為1 歲以下的小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鹽量還不到1 克。
要對臟兮兮有所準備
楊少萍: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主任醫師曾經遇到過一位媽媽向我咨詢: 我的寶寶10個多月,現在喂他輔食時他總是試圖推開我的手自己吃, 可是他又吃不好,食物在手里捏得爛乎乎的又放進嘴里。我應不應該阻止他呢?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阻止寶寶,要認識到這是寶寶成長的信號!讓我們充分滿足這種欲望。因為沒有一開始就舉止良好,不弄臟就能自己吃得很好的嬰兒。而且這個過程對于培養寶寶的良好飲食習慣是必不可少的。
結語:隨著寶寶的步子慢慢來
尊重寶寶成長的腳步和節奏,尊重個體間的差異。當我們深切地認識到這一點時,你就會發現輔食添加的魔法鑰匙原來在寶寶那里!所以,關于輔食添加這件事,你完全沒有必要太擔心,倒是可以揣度一下寶寶的小智慧,給
他嘗試的機會,分享一下他點滴進步的巨大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