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負小小孩?
Q我的兒子快1 歲半了,在小區里和別的孩子一起玩時,我發現他好像有點“欺小”,對比他小的孩子經常上手去抓、去打。每次我都和他講道理,但是沒有用,他下次見著小朋友還是會動手,該怎么辦呢?
A1 歲半的孩子動手打更小的孩子,恐怕不能說他是故意傷人。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開始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但還沒有發展出分享的概念。處在顯著的“自我中心”狀態的他,還不懂得在乎其他小伙伴的感覺,經常會為了玩具或者零食進行爭打。
你的孩子對其他小朋友不友善,很有可能是因為他還不會與別的小朋友交往,本意可能是想表示友好;有時他只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有時他是在用肢體語言與別的小朋友交流,只是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幅度和力度;當然,也有可能是他看到其他孩子打人,出于好奇和模仿,自己才開始打人。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在觀察、模仿、嘗試和體驗的過程中,他會越來越能體會別人的感受,越來越能與別的小朋友友好相處。
需要提醒的是,寶寶偶然在生活中表現出打小朋友的行為,如果你們給予過多關注,甚至在他人面前不斷談起,反而會強化他打人的行為。
讓寶寶明白你對交往和禮儀的重視和期待,及時、妥帖地應對,就不會讓這種行為變成習慣:1. 及時制止 當寶寶再次打人的時候,首先需要迅速制止,及時拿開他的手,向對方道歉并離開。等寶寶冷靜下來,簡單地告訴他不能這樣做的道理。比如:“小朋友會疼,不敢再跟你一起玩了。”寶寶可能還不能認識到他對別人造成了傷害,但是他會根據你的表情、態度和簡單的解釋了解到這樣的行為不好。
2. 學習交往 用寶寶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恰當的交往方式是什么。比如拉著他的手輕輕碰玩具,教他和弟弟妹妹問好等。
3. 避免強化 盡量避免讓孩子觀察到打人的行為,如果不小心看到這樣的行為,馬上給出解釋。
4. 語言表達 這么大的孩子已經能說出幾十個詞匯,可以用語言和手勢的配合表達自己的要求了。如果他打人是想引起注意,或者想表達自己的需要,盡量引導他用語言或者手勢表達出來:“你想要那個玩具嗎?”給他示范如何使用語言解決問題,讓孩子感到語言是非常有效的溝通工具。(陳國鵬)
要上右腦開發課嗎?
Q兒子8 個月大了,最近小區很多家長開始對孩子進行右腦教育,比如利用閃卡進行訓練等,據說這樣能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和創造力。請問8 個月大的孩子需要上這種“右腦開發”課嗎?會不會有不利影響?
A據我所知,持有“右腦開發”理念的教育機構大多強調“圖像學習”的方式。即通過快速記憶圖片,訓練孩子的瞬間記憶能力。他們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在短時間里讓孩子迅速積累起大量的知識。這種觀點并不恰當。首先,僅僅讓孩子“記住”,并不代表他們能夠理解。學習本身是潛移默化的,在孩子開始主動感知、探索自身及周圍環境時,各種體驗就開始刺激大腦突觸的發展,從而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效果。“通過圖形的提示與重復來學習”的課程,看起來好像能讓孩子記憶知識更容易一些,但快速記憶的結果往往是容易忘記。這種形式上的積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孩子無法將所謂的知識串聯起來,也就無法達到學習的目的。
其次,近年來的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是整體、協同發展的,不存在“右腦先開發,才能帶動左右腦平衡發展”的說法。孩子在探索環境時,各式經驗就已經開始刺激大腦的發展,而且是左右腦同步進行的。并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明,“開發右腦能發展孩子的創造力”或是“天才都用右腦思考”。
反而有研究表明,市場上的有些商業課程反而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礙。
在未來,孩子要想在社會上取得成功,需要具備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需要人們在真實的生活中,通過玩、游戲、探索、體驗獲得,而不是從閃卡里學到的。孩子沒有必要變成擅長記憶的背誦高手,而是應該隨時保有好奇心與探索動力,勇于嘗試創新的想法,進行多元化的思考,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教育。總之,比起在教室里用說教的方式死記圖片而言,創造機會陪孩子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實際觀察、體驗,更能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
害怕關燈睡覺
Q我女兒快2 歲了,平時性格還是挺外向的,但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必須開著燈,否則堅決不睡。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能讓她關著燈睡覺?
A一兩歲的孩子逐漸開始離開媽媽,向外探索世界了。有意思的是,一方面他經常和媽媽發脾氣、對著干,可媽媽真要是離開了,又會大聲哭著找媽媽。嚴重一點的,甚至媽媽去廚房做飯這一會兒工夫,都會哭個不停,出于本能地害怕。
這個時期的孩子大都有自己非常執著的依戀對象,比如說沒有媽媽就不能睡,或者必須抱著自己喜歡的小枕頭去某個特殊的地方才能睡覺等等。如果你是女兒的依戀對象,即使你和她睡在一張床上,但是她也很可能會以為,睡著了就等于分離了。敏感的孩子可能睡著了也會起來摸一下,看看自己的媽媽在不在。也有的孩子覺得關燈了就是代表要和自己的媽媽分開了,他可能就覺得這樣很恐怖,就把燈給開了。
這些依戀現象都是正常的。我的建議是,在這個過渡期里,不妨一直給女兒開一盞光線較弱的燈,這樣對于她來說,睡覺的時候不會覺得很害怕,而且醒來的時候也能確認自己的媽媽到底在不在。另外,如果她特別喜歡布娃娃,可以讓布娃娃代替媽媽陪著她,想媽媽的時候抱著它,給她一個安慰。
當然,也有的孩子不敢關燈是因為半夜醒來后發現周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心生恐懼。這樣的孩子即便在白天也不愿意一個人進入光線較暗的地方。這種情況下,多注意保持入睡環境的安靜,如果孩子是在興奮狀態下入睡的相對也易醒,醒來后就更會怕黑。如果孩子是自己睡,入睡前你最好能陪伴著她,不要離開。如果孩子半夜醒了,迅速來到孩子身邊,安慰或是哄一哄她,告訴她媽媽就在身邊,幫助孩子克服不安情緒,鼓起勇氣去接近讓她覺得可怕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