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七八糟說一通
Q:女兒2歲3個月大了, 帶她出去玩, 回來之后問她剛才去哪兒玩了、玩什么,她經常亂七八糟胡說一通。我感覺她不是不會回答,而是故意亂說。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A:2歲多的孩子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直覺行動”階段。這時候,他們盡管已經掌握了一些詞匯,但詞匯還不夠豐富,語言表達力還不夠強,頭腦里各種事物的形象(表象)也比較貧乏。因此,孩子常常需要借助行動來展開思維,思維活動的內容也常常不能脫離眼前的人和物。
思維的這種“直覺行動性”,決定了2 歲多孩子的思維和語言具有很大的情境性和跳躍性,缺乏明顯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如果要他們回憶過去經歷過的事情,他們常常只能斷斷續(xù)續(xù)地回憶起一些特征突出的事物,在成人聽起來就是“亂七八糟胡說一通”了。
要理解孩子這種跳躍性的語言,你需要結合當時的情境來“填補”孩子語言的空白,憑借想象來猜測她的真實含義。
應該如何引導2歲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呢?對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對話降低難度 在對話中,成人通過提問來組織對話的內容、順序和層次,孩子只需要針對成人的提問簡單回答問題就可以了,這大大地降低了語言表達的難度,使孩子樂于用語言來表達自身感受。
重復、解釋和擴充 當孩子回答問題之后,你可以通過重復、解釋和擴充等方式,向孩子示范正確、優(yōu)美和幽默的語言是什么樣,這就為孩子的語言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欣賞和參與 我們常常會觀察到,2 歲多的寶寶會饒有興趣、調皮地玩一些語言游戲,比如,模仿詩詞說一些押韻的詞或句子,或者故意說錯話等等。這種沒有任何實際含義、但能讓孩子樂在其中的語言游戲恰恰反映了孩子對音韻、詞匯和語法規(guī)律的認識正在迅速發(fā)展中。這種語言游戲對于兒童語言意識的發(fā)展來說是很可貴的,有時候,孩子所謂的“亂七八糟胡說一通”正是語言游戲的一種表現,不應加以阻止或批評,而應以欣賞和參與的態(tài)度來回應,選擇其中準確、精彩的表述加以重復和強化。
寶寶是不是多動癥?
Q:女兒2 歲10 個月大,做什么事情小家伙的注意力轉移得都特別快,特別是讓她識字或是數數時,每次坐下不到3 分鐘,她就不學了,這讓我很苦惱。我總是想,我的寶寶是不是多動癥?
A:人們集中注意力、抑制沖動的能力跟大腦前額葉的發(fā)育有關。孩子年齡越小,前額葉發(fā)展越不成熟,大腦的抑制功能越弱,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就越短。
好奇心強,對什么事情都感興趣,注意力轉移快,活潑好動,這是兩三歲孩子的普遍特征,尤其對那些好動的、調皮的孩子來說,是很正常的現象。
調皮好動和多動癥有本質區(qū)別。 在注意力上,好動的孩子對有興趣的事情能專心致志,而多動癥孩子通常沒有一件事能做到專心;反應速度上,好動的孩子動作靈活,而多動癥孩子表現得笨拙;情緒控制上,好動的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多動癥的孩子通常很沖動……總之,多動癥的確定,需要專業(yè)醫(yī)生的綜合鑒定,不要隨便為孩子貼上“多動癥”的標簽。
當我們急于糾正孩子的“問題”時,不妨先來排除這些外在因素。 是不是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太復雜,旁邊的玩具太多?會不會因為成人的過度限制給孩子造成了壓力?視角不同,我們的行為就會不同。
其次,孩子的注意力和他的發(fā)展階段、成熟速度有關,也和他對所從事活動興趣大小都有關系。2 歲10 個月的孩子處于前運算階段,還很難接受一本正經地認字和數數這種概括性知識的學習,這時候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是感知和體驗。舉例來說,這個階段對數概念的接觸,不應該是對數概念的灌輸,應該讓孩子有接觸實物的體驗,在實踐活動中自己建構起數的經驗,這些“前知識”會成為他今后數學學習的“磚”與“瓦”。
在此過程中,孩子頗有興趣地主動參與是培養(yǎng)注意力的關鍵。通過選擇恰當的互動內容(如小故事、小童話等),或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活動來讓寶寶產生興趣,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才會更長。
此外,保持一種有規(guī)律的生活,可以幫助寶寶在該放松時放松,在需要專注時則專注。
喜歡摸小雞雞
很多父母發(fā)現孩子“摸小雞雞”等行為后,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其實,孩子的自慰行為并不意味著“性”,不過是單純尋求感官樂趣的一種方式,是發(fā)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并沒有類似大人性幻想的心理因素。
在0~1 歲的時候,孩子非常重視自己身體的感受和感覺,對他來說,“摸”和“吃”就是最重要的兩種“思維”。偶爾發(fā)現生殖器后,出于好奇,孩子可能會撫摸它作為一種游戲來玩,大人換紙尿褲的時候如果碰到小雞雞,孩子也可能會產生快感。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本能地追求快樂。當孩子發(fā)現摸生殖器能產生快感,就會有意地用手接觸,以尋求樂趣。
孩子的這種行為很正常,這個時候,大人不要去制止他,拿一些他非常感興趣的玩具或者通過一起來玩有趣的游戲來分散他的注意力。這樣他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去,慢慢地對自己的生殖器不感興趣。
相反,如果總是制止他,有可能會強化這種行為,使他一直摸下去,也有可能讓孩子覺得很不安,并且和媽媽的關系也可能會漸漸緊張。
從發(fā)展階段來說,3 歲以后,孩子將會逐漸認識到男女有別,開始對異性的生殖器產生好奇。有研究表明,5 ~ 6歲孩子的自慰行為是最頻繁的,但上小學后會慢慢減少直至消失。這是因為上學后他們會發(fā)現更多有趣的事情,伴隨著這些更高級的游戲,孩子的大腦也逐漸發(fā)育成熟了。
對于更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媽媽發(fā)現他過分沉迷,甚至在公共場所也很隨意地發(fā)生類似行為時,就應該注意心理層面的因素:是親子依戀關系不穩(wěn)定嗎?是孩子沒有更有趣的事情,只能摸生殖器玩?還是孩子壓力大,情緒緊張需要尋求情緒上的安慰?找出誘因方能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