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瞧那個小小的鹽罐罐,它不僅會影響寶寶一生的口味,而且還決定著小家伙未來的健康狀況呢!
超high數字!
據估計,我國目前大約有2億高血壓患者,而高鹽飲食則是引發高血壓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證實,鹽吃得越多患高血壓的風險就越大。
世衛組織在心血管疾病預防控制措施中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的鹽量應在6克以下,而我國居民的鹽攝入量大約為每人每天12克!對此,專家指出,一定要控制和降低我國成人的鹽攝入量。同時對于寶寶們來說,一定要從兒童期開始就堅持低鹽飲食,而且越早開始收到的效果就越好。
究竟有多“少”?
6個月以內每天0.5克
中國營養學會對6月齡以內嬰兒鈉的日推薦量是200毫克,換算成食鹽是0.5克。寶寶吃的母乳和配方奶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鈉,已經足夠寶寶的生理需要了。
6-12個月 每天不到1克
這個時候,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了。有些媽媽會考慮,在制作輔食的時候,需不需要加些鹽進去呢?答案是:不需要。《中國孕期婦女、哺乳期婦女及0~6歲兒童膳食指南》中提出:6~12個月寶寶的膳食要“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這是因為1歲以內的小寶寶腎臟功能還不完善,不能排出血中過量的鈉鹽,如果攝入的鹽過多,不僅會增加他的腎臟負擔,還會養成他口味偏咸的飲食習慣,長期下去可能會形成挑食的毛病,甚至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壓的危險。另外,吃鹽過多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因為高鹽飲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增殖,降低其抗病能力。因此應從小培養孩子口味清淡的好習慣。
而對于1歲以下的小寶寶來說,每天所需要的鹽量還不到1克,他們每天所吃的奶類和輔食中本身所含的鈉就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了。
1-3歲 每天不到3克
在給1歲以上的寶寶制作食物時,可以適量地加點兒鹽,但也不要過多。其次,由于這一時期寶寶的牙齒發育和咀嚼功能還都不太完善,所以還需要單獨給他們制作食物。在制作時,不要加過多的調味品,蔥、姜等調味品最好等寶寶3歲以后再添加。另外,鹽的量也需要加以控制。
小心那些“看不見的鹽”
日常我們攝入的鹽主要來自食物自身、烹調時的調料以及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的鹽。而味精、醬油等調味品,咸菜、醬菜等腌制品,香腸等熟食以及部分冷凍食品、快餐和零食等中的鹽,則屬于“看不見的鹽”,所以,如果添加了這類食品或調味品,還要適當地減少鹽量。
另外,寶寶的一些零食當中,含鹽量也不容忽視。在寶寶經常吃的零食中,含鹽冠軍是海產干貨,其中鱈魚絲、魷魚絲和海苔是含鹽量較高的前3名。經研究測定,每100克鱈魚絲中的含鈉量就高達2070多毫克,魷魚絲1782毫克。而對于成年人來說,健康飲食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建議不超過6克(含鈉量相當于2400毫克),那么只要100克海產干貨就差不多相當于一天的鹽分了。如果再加上一日三餐,那鹽攝入量肯定是大大超標。
1克鹽是多少?
不久前,北京市曾經大力推廣“限量鹽勺”政策。家庭所領取的鹽勺,沒平勺的鹽量剛好為2克。另外,還有一些數據供您參考:1啤酒瓶蓋(一平蓋)的食鹽是3.6克。
編輯/蘭淑會(lansh@bphg.com.cn)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