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小鳥飛,他也要披個毛巾被從高處往下跳;新買的玩具,不一會兒就被他拆得七零八落;爺爺新買的君子蘭,被他連根拔起……怎么辦呢?
你的擔心
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探究是好事,可是他也因此經常把家里弄得一團糟。阻止不好,不阻止也不行,真發愁呀!
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孩子的特性,也是孩子成長的需要。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不止是你的寶寶,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整天跟在爸爸媽媽后面不停地問著“為什么”,喜歡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探究。
雖然孩子的好奇和探究行為有時會給你帶來一些麻煩,讓你感到苦惱。但總的來說是好事,所以不要對孩子發脾氣,也不要盲目制止孩子的探究行為,而是要想辦法進行引導。
鼓勵他把疑惑說出來
孩子的小腦袋里總是裝著許多個問號,他的探究行為就是受這些疑問驅使的。如果你能觀察孩子,事先知道他的小心思,鼓勵他把疑惑說出來,就能防止他“搞破壞”了。比如孩子站在花架子前,眼睛一直盯著那盆花看,那么你就可以適時地問他:“你是不是想知道,埋在土里的那部分是什么樣子的?”然后你給他解釋,要是家里正好有相關的書,可以找來和孩子一起看,而不是在孩子將花連根拔起之后再訓斥他。
從書中找答案
好奇的孩子總有無數個為什么,有時會把你問得很煩,有時你會被問得啞口無言。你可能會覺得,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會影響家長的威嚴,其實不必有這種顧慮。因為我們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什么問題都知道答案。當你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時,向書本請教是個好方法??梢越o孩子買一些適合他這個年齡看的科普圖書,也可以去圖書館借書來看。
讓他感受做錯事的后果
孩子犯“錯”是壞事,也是好事,你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他體驗和感受隨便亂動的后果。比如,他把花拔出來后,讓他看到,漂亮的花朵會慢慢地枯死;他把玩具弄壞,就再也玩不了了。這樣,孩子下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探究起來也會有節制的。
和他一起探究
有些探究行為會破壞東西,甚至會有危險,你最好能夠和孩子一起探究。這樣既可以滿足孩子探究的愿望,還可以及時制止他搞破壞或做出危險的事情。比如看見孩子想拆玩具車的時候,你可以教給他正確的拆卸方法,并拿來改錐、鉗子等,幫助他把玩具打開,或者找一些廢舊的玩具讓他自由拆卸;看到孩子要從高處往下跳,先要及時制止,告訴他從高處跳下來會摔壞腿,然后和他一起探討小鳥為什么能飛(比如小鳥身體輕、有翅膀等),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了解不同物種的運動方式,如蛇蠕動著走,魚游著走,猴子爬著走,袋鼠跳著走等等。
你可能正在培養小科學家呢!
面對孩子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防止出“事故”,更應該仔細觀察孩子的興趣,盡可能引導孩子像科學家那樣做一些科學小實驗。如沉浮實驗、溶解實驗、平衡實驗、物體運動實驗等,都比較簡單,容易操作,又很有趣。孩子能很明顯地看到實驗結果,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孩子從小就愛上科學,說不定將來真的就成為一名科學家了呢!
編輯/ 陳淑琴(chensq@bphg.com.cn)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