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71% 英國的科學家發現,在1989 - 2008 年間,唐氏綜合征的確診數上升了71%,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晚育。但患唐氏綜合征嬰兒的出生數量卻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因為大約有92% 的女性在得知結果后選擇了終止妊娠。
路透社
600 萬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超過600 萬的美國兒童缺乏維生素D。哈佛醫學院兒科學助理教授、波士頓兒童醫院兒科專家Jonathan Mansbach 博士說:“大量研究顯示了低維生素D 攝入量和健康問題之間的相關性。從相關數據及維生素D 本身的安全性考慮,我們認為很多美國兒童需要攝入更多維生素D。”從出生起,寶寶應該日均攝入至少400 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HealthDay News
9 倍鹿特丹大學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對照了有心臟問題寶寶的母親和健康寶寶的母親的飲食后發現,有心臟缺陷的寶寶的母親平均每天消耗13.3 毫克維生素E,相比之下,健康孩子的母親只消耗12.6 毫克。研究人員發現,在懷孕頭兩個月每天攝入量超過14.9 毫克的準媽媽,她們的孩子出現心臟缺陷風險比一般寶寶高9倍。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顯示了心臟缺陷的風險隨著維生素E 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目前并沒有發現是哪方面的作用導致了風險的增加。
那么,準媽媽目前該怎么做呢?回答是:繼續正常的飲食。英國國家衛生保健署的發言人說:“維生素E 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在進一步的研究進行之前,準媽媽們不必過分擔憂,在繼續保持均衡飲食的基礎上,可以對維生素E 的攝入量稍加控制。一個鱷梨中含有4.8 毫克維生素E,50 克杏仁中含有12 毫克維生素E,而最應注意的是維生素E 補充劑,它的維生素E含量可能多達800 毫克。
Mother baby
讀家
自由爬行
寶寶趴在地上爬來爬去撒歡,而且還很得意的樣子真是可愛。如果你的寶寶沒有像電視廣告里的寶寶那樣很協調地用手和膝蓋爬行,你也完全不用擔心。寶寶的爬行方式無所謂對錯,除非他總是只動身體的一側而不動另一側(如果這樣,
你需要向醫生咨詢一下)。這里向您介紹一些皆屬正常的爬行動作:
突擊隊式:也稱匍匐前進式。小突擊隊員會放低身子,肚子貼著地板,用他的雙臂使勁,拖動自己向前。
快跑式:寶寶用手撐起自己的上半身,然后拖動膝蓋和下半身,就像終結者那樣。
螃蟹橫爬式:在這種情形下,他不是用手把自己身體向前拖,而是把自己向后推或側推,或者干脆就毫無方向地亂轉。有意思吧,這非把你眼淚笑出來不可!
根本就不爬:Heading Home With Your Newborn 一書的合著者、兒科醫師Jennifer Shu 解釋說:“也有一些寶寶可能會跳過爬行期,直接從坐進入站立和慢走階段。不過大多數的孩子在這4 個過程中的每一個多少都得花一些時間。”
Parenting
人工流產會威脅未來寶寶的健康?
1965 - 2001 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經歷了一次人工流產的女性,在之后懷上低體重兒的風險為35%,早產的風險為36%,而且,人工流產的次數越多,這些風險也會隨之增加。但是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專家Kate Guthrie 告訴我們說:“其實不用煩惱。這些研究已經過時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人工流產的方法與25 年前甚至10 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它們會更加安全。如果接受了專業醫療人員的日常護理,那么你根本不必過于擔心。”但是,Kate Guthrie 同時強調,不管目前人工流產的技術有多先進,多少也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做好避孕工作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Pregnancy birth
發現
帶寶寶擁抱大自然
根據英格蘭自然署向政府提出的關于環境的建議,每周5 次,每次散步30 分鐘,對你和寶寶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英格蘭自然署的健康顧問William Bird 醫生說:“一個寶寶每天需要在陽光下待上5 ~ 10分鐘,這有助于他的骨骼生長。而且,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那些小時候沒注意到這個問題的年輕人的骨骼強度已經受到影響。”
當然,除了增強骨骼強度,戶外的聲音、景象和氣息也對寶寶的智力發育很有幫助,而且鼓勵寶寶到戶外玩耍也能促使他日后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因此,
確保你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時間,就像你確保他的吃、喝和睡眠一樣重要。
準媽媽多吃蔬菜能降低寶寶患糖尿病的風險
瑞典研究者指出,準媽媽多吃蔬菜能降低寶寶患Ⅰ型糖尿病的風險。
瑞典Gothenburrg 大學的臨床營養學家HilderBrekke 和同事研究了6000名5 歲的寶寶和他們的母親后發現,那些在孕期很少吃蔬菜的母親,她們的孩子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水平的2 倍。
對此,Hilder Brekke指出,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孕期蔬菜攝入量和寶寶日后患Ⅰ型糖尿病風險的相關性。但在下確定性結論之前,還需要得到不同角度其他研究的支持。HealthDay News
不要指望2 歲以下的寶寶通過電視學習
誰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成長為小貝多芬或畢加索?而且,在給寶寶放音樂和繪畫影碟的時候,你還能抽空喝上一杯咖啡,多美的事兒呀!但很不幸,這些教育影片似乎沒有想象的這么好,尤其是對2 歲以下的寶寶而言。對此Christakis 博士表示:“在2 歲時,寶寶大腦的重量已是他們出生時的3 倍。而腦部的發育是源于對現實世界中外界刺激的直接反應。”這意味著,你在折疊換洗衣服的時候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比播放任何影像更能提高他的智力,也更具有教育意義!
American baby
“當嬰兒進入學步期時,他開始想弄明白身處這個世界中的自己到底是誰,而認識他自己的身體就是認識自己的一個開端。”
——紐約大學兒童研究中心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學家Anita Gurian 博士
當寶寶還在嬰兒期時,可能只著迷于自己的小手,但是到了學步期,他們會發現身體的每個部位,從頭發到腳趾,都是那么有趣。A n i t aGurian 博士說,到2 歲時,小寶寶將能夠指出大約10 處不同的身體部位,甚至還能說出其中一些的名稱。
Parenting
編輯/ 蘭淑會(lansh@bphg.com.cn)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