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成長計劃FamilyTime
有專家說,孩子其實就是家里的一臺監視器,能“錄”下父母的言行,然后在某一天“回放”出來。所以,想要做孩子的偶像,自己先要“善其身、修其行”啊!
每位爸爸都希望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是權威人物,是偶像老爸。可是,面對話還不太會說話的小家伙,怎么才能樹立他心目中偶像老爸的地位呢?新的一年來了,我們能否有個新的開始?來看看我們的提案。
1、責任感和勇敢
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個有責任感的人,而且,在這個時代,其實勇敢就是勇于擔當責任。不過,對于孩子,責任感和勇于擔當感的建立還真是“身教勝于言傳”呢!自己做得好,才會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具體做法:
先檢查一下自己現在做得怎么樣:是勇敢地和妻子共同擔負起了照顧這個小嬰兒的責任,還是把這些都一股腦兒地推給了妻子、老人或保姆?這其實就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責任感——擔負起對家庭的責任。不過,只要意識到了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馬上開始補救也為時不晚。當你熱情、積極、努力地投入進育兒生活時,一定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責任感,你也會成為妻子、親朋好友口中被嘖嘖稱贊的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那時候想不成為小家伙的偶像都難。
當然,這樣的責任感是在生活中的很多小地方呈現的,比如在妻子忙得不可開交時,擔起給寶寶做飯或者洗澡的責任;比如在妻子生病時,擔起和孩子一起在親子課上蹦蹦跳跳的責任;在妻子疲憊時,擔起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講故事的責任……這些還能給孩子樹立起另一種榜樣——我爸爸是一個什么都會干、都能干的人,是個超級老爸!
2誠實和守信
沒有這項品質的企業很難立足、發展,同樣,沒有這項品質的人一樣不會有太大的出息。雖然有人說這樣的孩子容易吃虧,但是不具備這種品性的孩子則可能會吃大虧。
具體做法:
這方面,老爸的行為時刻被孩子監督,難怪有專家說,孩子其實就是家里的一臺監視器,能“錄”下父母所有的言行,然后在某一天“回放”出來。所以,一位父親是不是能按跟妻子的約定回家吃晚飯;是不是能按跟孩子許下的諾言帶他去公園劃船;答應給孩子買的東西是從沒忘記過,還是經常失約;說好看完球賽就把電視讓出來的話算不算數……這一切都會被小家伙“錄”下來,然后指不定在什么時候就“放”出了一個絕對說話算話,或者完全對自己的約定不負責任的孩子。
3樂觀和幽默
樂觀和幽默雖然不一定能直接戰勝困難,但至少可以讓很多困難的事情變得不那么可怕。尤其是孩子今后要面對各種挑戰,若能保持樂觀心態,也許會更順利。
具體做法:
想讓孩子樂觀,老爸首先得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孩子觀察到的你是否樂觀,不是在你開心的時候,而恰恰是在你不開心的時候。比如你剛給他換好紙尿褲就聞到了一股異味兒,再比如他再大一些了會故意和你搗亂——偏要去夠你不讓他動的東西……這些時候你該怎么辦?一個樂觀、幽默的爸爸,會把這些都當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插曲,還會從中發現孩子的可愛。他們也許會用一兩句類似“瞧我換得這不是時候”自嘲的話釋放自己的郁悶,或者用和小家伙“斗智斗勇”的方式尋找管教孩子的樂趣。總之,不是暴跳如雷或者牢騷滿腹。你是怎么做的?
家里出現“經濟危機”時,你是情緒消沉、唉聲嘆氣,還是積極努力地去用行動改善;當孩子問你為什么“我們家沒有別墅和寶馬時”,你是窘迫不堪地無言以對,還是有一兜子的鼓勵孩子“自信由內心而來”的幽默有趣的小故事等著他;當他受到各種委屈和奚落時,你是和他一起起勁地咒罵欺負他的人,還是和他一起找到了事件中“塞翁失馬”的契機而變得高興起來……這些態度都會“傳染”給孩子,從而形成他為人處事的方式。
4一顆寬容的心
其實,有一顆寬容之心,不是對別人最有利的事,而是對自己最有利的事,因為你可以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如果孩子能學會寬容,他自己會更容易快樂。
具體做法:
這種寬容來自于父親看待事情的角度夠不夠多樣,位置夠不夠高。生活中很多小事都能體現出一個男人寬容與否:妻子和老人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妻子和自己在對待教育問題上的差異如何協調;孩子和小朋友之間的爭執如何解決;童話故事的結尾一定是誰對誰錯嗎……孩子會在老爸處理這些事情時懂得什么是寬容,學會多角度地去思考和看待問題。
5保護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類道德的開端和基礎,很難想象由一群冰冷的人來主宰我們未來的國家。孩子的同情心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用心呵護。其實在同時,我們也重新“擦拭”了自己的同情心,讓這個世界更溫暖、更美好。
具體做法:
雖然你知道街上的很多乞丐都是騙子,但是當你不得不和孩子共同面對時,還是把一塊錢放在孩子手里,讓孩子遞給他吧!對于孩子來講,他現在還很難理解人性和社會的復雜,讓我們也暫時放下思想里太多復雜的東西,和他一起純真地幫助別人一次吧!
積極地幫妻子整理孩子穿小了的衣服、不再玩的玩具等等,捐給或郵寄給更需要它們的人們。你可以告訴孩子你們在做什么,然后帶著孩子一起做這些事。有機會的話,帶著他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這比你給他講“賣火柴的小女孩”更能激發他的同情心。
6智慧和從容
結果并不重要,解決問題的過程才是最難的。但是一個有智慧、從容的孩子卻最容易找到最快捷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找到獲得人生成功的“密碼”。
具體做法:
從學爬、學走路,到學琴、學數學,其實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蘊藏著父母的智慧。只是有智慧的父母更能在尊重孩子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孩子的發展。這方面,老爸更應該具備這樣的智慧,因為他有著男人特有的冷靜和理智。所以,當妻子在為孩子還沒達到書上說的某一條“標準”而焦慮時,老爸應該是最相信自己的寶貝有“后發制人”本領的人,并能及時地安慰妻子,讓她也從容一些,等待孩子的成長,而不必去拔苗助長。
陪伴孩子時,智慧也會貫穿其中。一位父親在游戲、玩具上開發的智慧,處理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玩耍時爭執的智慧,讓孩子乖乖地聽從安排的智慧,都會被孩子偷偷“學師”,而變成自己的智慧。一位父親在處理突發事件時的從容,也會給小家伙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爸還應該在生活中多做“提問者”,比如可以多問問孩子“為什么”、“怎么辦”、“怎么選”,則更能幫助孩子學會想“主意”,學會如何做選擇。
“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應該是一句空話,讓我們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做得更好,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
編輯 / 吳穎(wuy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