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娩之后,新媽媽多少會傷些元氣,需要用氣血雙補的食物和中藥加以調理。下面就介紹幾款營養配餐專家為新媽媽們定制的美食——
阿膠紅糖蒸水蛋
原料:阿膠15克、雞蛋2個。
調料:紅糖15克、蜂蜜5克。
做法:
1.把整塊的阿膠敲碎,取15克用溫水煬化。
2.雞蛋打散攪拌均勻,紅糖用溫水化開備用。
3.把煬化的阿膠和化開的紅糖水兌入蛋液中,其中用水量和其他原料的比例是1:1。
4.把混合蛋液注入燉盅里,小心撇去浮沫,蓋上蓋子上屜蒸15分鐘。
5.整好的水蛋光滑細膩、沒有蜂窩,在水蛋表面澆一茶匙蜂蜜即可。
食療功效:
雞蛋營養豐富,尤其是含完全蛋白和鐵比較多,是月子期間最佳補品之一。阿膠有生血、止血的功效,對子宮出血具有輔療作用。紅糖性溫,可健脾暖胃、益氣補血,活血散瘀,可幫助產婦補血、散寒和補充熱量。用阿膠紅糖燉水蛋既養身又可補血,對產后惡露不盡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當歸黨參燉乳鴿
原料:
乳鴿1只、當歸10克(需要提醒的是,當歸氣味較重,用時需提前浸泡,如果新媽媽不適應可以酌減)、黨參20克、姜片5克。
調料:
鹽1/3茶匙、雞粉1/2茶匙、花雕酒1湯匙、高湯3杯。
做法:
1.乳鴿剁成核桃塊大小,當歸、黃芪用清水浸泡備用。
2.把剁好的乳鴿用開水焯透,并沖洗干凈。
3.湯煲中放入高湯、鴿子塊、姜片和當歸、黃芪,
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小火煲1.5小時后,調味即可。
食療功效:
當歸為女性養生保健之要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黨參補氣溫而不燥。鴿肉可補肝強腎、益氣養血、清熱祛毒、生津解渴,對產后體弱、血虛頭暈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另外,鴿肉蛋白質含量為24.47%,遠超過一般肉類,且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更適合新媽媽產后的傷口愈合和康復的需要。
山藥炒木耳
原料:
山藥200克、水發木耳50克、青椒20克、胡蘿卜10克、
蒜片10克。
調料:
鹽1/3茶匙、雞粉1/2茶匙、白醋1茶匙、水淀粉1湯匙、橄欖油1/2湯匙。
做法:
1.把山藥去皮,放到滴了白醋的清水中浸泡。把泡好的山藥從水中取出,瀝干后切成厚約2毫米的菱形片。
2.胡蘿卜、青椒和蒜分別切片備用。
3.鍋中燒開水,山藥片和胡蘿卜片焯水,撈出瀝干。
4.鍋留底油,煸炒蒜片出香味后,放入山藥和胡蘿卜片翻炒,用鹽、雞粉調味后,勾薄芡出鍋。
食療功效:
這道菜黑白分明、簡簡單單卻營養豐富。山藥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和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新媽媽盡早排除體內的代謝毒素、軟化血管。
山藥紅棗鵪鶉粥
原料:
鵪鶉1只,大米80克,紅棗20克,山藥100克,蔥、姜各適量。
調料:
鹽1/4茶匙、料酒1湯匙、橄欖油1/2茶匙(1茶匙=5毫升或5克1湯匙=15毫升或15克)。
做法:
1.鵪鶉去除毛根及內臟后,清洗干凈,剁成小塊。
2.剁好的鵪鶉塊用沸水加料酒焯透、沖涼。
3.山藥去皮后,切成丁;姜切成細絲;香蔥切成蔥碎備用。
4.先把鵪鶉煲湯至熟,再往湯煲里放入淘好的大米、紅棗、山藥和鵪鶉,煮半小時后,滴數滴橄欖油,然后加入鹽調味。待鵪鶉粥出鍋時,撒上香蔥碎即可。
食療功效:
鵪鶉的蛋白質非常豐富,并有補脾益氣的作用,對產后體虛、精神困倦、飲食不振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山藥和紅棗有益氣健脾,補氣養血之功效,對新媽媽產后食欲不振、脾虛氣乏、身體虛弱等癥比較有效。
編輯/蘭淑會(lansh@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