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小球摸起來怎么是軟的?那個玩具為什么會動呢……一天天,寶寶在長大,好奇心也隨著在一點點地滋長。
好奇心,是孩子成長和求知的動力。跟隨孩子的好奇心,一起探索,一起玩耍,你也會有許多新鮮有趣的感受!
6個月以后,寶寶漸漸會坐、會爬,能明白原因和結果之間的聯系了,還喜歡挑戰稍微有點難度的事情。你不妨試著難為一下寶寶,看看他有什么出人意料的舉動?
寶寶心里話:
我終于可以坐起來了!這樣,我的小手就完全解放出來,可以自由地玩耍啦!
以前我的兩只小手只是各干各的,現在已經能夠很好地配合了。看,我能雙手抓住東西,還能對著拍一拍。再到后來,我居然能雙手、雙腳一起配合向前爬了。啊,真是太好了!以后我想拿什么東西,就可以自己爬過去拿到它,再也不用媽媽幫忙了。
不過,我常常會把玩具和其他到手的東西放進嘴里,咬著、啃著。你們是不是覺得我這樣做有點奇怪?其實,這是因為我太好奇了,想知道它們是軟的、硬的,還是甜的、苦的?
1.鏡子里的人是誰呀?
給寶寶一面小鏡子,他會盯著鏡子中的自己,或者朝著鏡子微笑。通過鏡子,寶寶認識和發現了自己。習慣了以后,寶寶也許會把鏡子翻過來,尋找自己,高興地跟鏡子玩捉迷藏。
2.還有一個玩具,怎么辦?
先讓寶寶兩只手都拿著玩具,然后你再遞給他第三個玩具。對于這個突然出現的難題,寶寶是怎么解決的呢?看看吧,會很有趣的!寶寶心里也許正在盤算:“我都想要啊,可是,手不夠用……”
3.啊,看到媽媽的臉了!
準備一塊小方巾,將它輕輕地蓋在寶寶的臉上。寶寶能感覺到柔軟的毛巾,并且會高興地自己拿掉它。取下小方巾后,還能看到媽媽的臉,這太讓人興奮了!
4.它被蓋住了,還會出現嗎?
當寶寶一直盯著一件東西看的時候,你就拿一塊毛巾將這個東西蓋上。寶寶會很吃驚。他一時看不到這件東西了,會很期待它再次出現,于是瞪大了眼睛看著。隨后,你把毛巾拿開,說:“看,在這兒哪!”玩過幾次后,寶寶就會自己去掀掉毛巾了。
5.嘩啦啦,全倒出來啦!
將一個杯子里裝滿小餅干之類的東西,遞給寶寶。當寶寶抓著杯子,一下子把里面的東西全部倒出來的時候,他一定會深感意外。
6.怎么才能夠著遠處的東西呢?
將一塊毛巾展開,上面放一個玩具,不讓寶寶的手夠到。媽媽先做示范,將毛巾拽過來,以便拿到玩具。這種稍微復雜一點的游戲可以激發寶寶的探索心,他很快也能學會這樣做了。
7.媽媽怎么不給我玩具了呢?
拿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給他看,但你伸出手以后很快又縮回來,這樣重復四五次。媽媽這種不同以往的舉動會讓寶寶感到驚訝和意外:“咦,媽媽平時都是給我玩具的呀,這次怎么不給了?”寶寶會因此看著媽媽的臉,想探個究竟。
8.一個接一個地出來了!
準備一盒紙巾,讓寶寶抽紙巾玩。從里面抽出一張又一張,這對寶寶來說太有意思了!你可以將紙巾換成紗布或手絹,讓寶寶盡情地抽個夠。
9.上邊真的有個腦袋耶!
給寶寶頭上戴個帽子,讓他自己摘下來,再給他戴上。原本他已經模糊意識到自己腦袋的存在了,這次他更加確信了!
6個月以后,寶寶會坐了,雙手就可以自由地使用了。那種拿在手上能夠弄出聲音,或者可以改變形狀的玩具,可以增強寶寶的好奇心。
八九個月以后,寶寶會爬了,或者扶著東西能走了,可以給他買球、小汽車等玩具。寶寶自己就能夠讓玩具動起來,自己去取回玩具,這可以給寶寶帶來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