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新君威所帶來的運動氣息還不夠強烈的話,那么英朗的橫空出世讓我們徹底領略了別克的運動精神。
請不要把英朗和以前的凱越HRV相提并論了,在一整天的試駕結束之后,我已經被這款車所顯露的鋒芒完全震撼。那些認為新君威運動氣息還不夠強烈的消費者,絕對會在英朗身上找到令他們滿意的駕駛樂趣。
內外兼修的整體設計
我想那些堅持認為英朗和凱越HRV有血緣關系的家伙們看到真車,一定會立刻推翻自己的觀點。要不是親眼所見,我也挺難相信這么大的一款車還可以保持如此富有動感的流線型外觀。雖然我一直認為轎跑車這個概念有些忽悠人的味道,但不得不承認別克英朗確實融合了非常多的動感元素,具備了一些跑車的神韻。
當然,我并不是一個以貌取人的試車編輯。真正讓我贊賞的是這車在內部空間上的大氣,2685mm的軸距絕對在同級別車型中名列前茅。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更加便利和更加實用,這才是我最為欣賞的地方。而為了不讓如此長的軸距影響操控性,設計師們為英朗帶來了前1544mm/后1558mm的輪距設計,這讓英朗看上去就像是一只伏地猛虎,既腳踏實地又能隨時一躍而出。
除卻這些方面,英朗在細節雕琢的心思也頗為出色。紅黑雙色的內飾設計、藍紅轉換的儀表燈光和動感十足的金屬踏板,都讓蓬勃激昂的運動氣息呼之欲出。
強“心”健“體”的操控基礎
別克的1.6T的發動機對我而言已是老朋友了,不過我沒想到在英朗身上它竟然又有提升。不要小看這提升的3kW和5Nm的動力輸出,要知道英朗可是比新君威還輕70kg的,這一加一減之間,英朗的加速成績絕對會亮眼無比。雖然還沒有實際測試過,但是廠家提供的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9秒的數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英朗的底盤設計對我來說是新鮮的,在大多數運動車型都投向多連桿后懸架的今天,增強型復合扭桿梁+瓦特連桿的后懸架似乎聽上去不夠出色。不過,瓦特連桿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其實見過老式火車的人就都明白,車輪之間的傳動連桿就是瓦特連桿,它的作用是把橫向力轉化為縱向力。開車的人都清楚,在高速過彎時內側車輪會產生很大的橫向力,讓另一側的車輪因為離心力作用而抬起,失去抓地力。瓦特連桿的作用就是把這種橫向力轉化成縱向力,把另一側的車輪拉回地面,保持住抓地力。
可以說,復合扭桿梁+瓦特連桿的后懸架主要是為了增加車輛的操控性能而設計的,至于它的作用是否真那么有效,自然要等到我試過才知道。
鋒芒畢露的運動精神
之所以選擇這款英朗1.6T新銳運動版作為試駕車型,是因為我想感受發動機和底盤的匹配狀況。要知道很多標榜運動性能的車型,就是發動機輸出和底盤調校無法達到一定的契合度,結果讓其運動性能大打折扣。英朗已經在外觀和配置上給了我太多驚喜,想必在這一點上也不會讓我失望。
不得不說,1.6T的強悍動力很令人著迷,充沛的動力儲備讓我在任何時候踩下油門都還可以感受到推背感。從駛上高速公路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享受不斷沖刺的樂趣。高速路的空曠也正好方便我嘗試操控性能,連續的變線動作除了引起后排隨車美女的幾聲抱怨外,并沒有對駕駛帶來任何不良影響,看來瓦特連桿確實還有點作用。
不過我隨即開始了更嚴酷的挑戰,在盤山公路上去嘗試極限。快速的攻彎和連續的回轉讓英朗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有些吃不消,低擋位時的動力輸出感覺有點吃力。不過值得贊賞的是,此時底盤的抓地力依舊非常好,方向盤和車輪的軌跡十分清晰,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去征服彎道。
呼之欲出的運動氣息
別克英朗才應該被叫做“最運動的別克轎車”,那躍然靈動的外形,激情四溢的內飾、強勁有力的發動機和堅固硬朗的底盤,讓其澎湃的運動氣息呼之欲出。而充裕的內部空間又讓其絕對不會因為追求動感而損失掉實用性,這實在是一款兩全其美的車型。在2010年的中國車市上,別克英朗1.6T必然會和高爾夫1.4T、福克斯1.6T一同掀起高性能運動車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