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更容易發生尿路感染,患病后腎臟的損害遠遠重于成人。但是,孩子患尿路感染卻很難發現。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的炎癥,包括無癥狀菌尿、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炎或尿道炎,在不易定位時,統稱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小兒泌尿系最常見的疾病,它對孩子腎臟的損害遠重于成人。可是,嬰幼兒時期的泌尿道癥狀常常不明顯,容易導致漏診。了解一些尿路感染的常識,及早發現孩子的尿路感染,可以盡量避免孩子患病或幫助孩子盡快恢復健康。
為什么孩子更容易患尿路感染?
孩子發生尿路感染,與自身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常見的原因有下面幾種:
●受尿液和便便的污染
幼小的孩子需要經常用尿布,他們自己又不能控制排尿、排便,如果孩子排便后沒有及時給他清洗,或沒有及時給他換掉尿褲,尿道口常常會受到糞便的污染。女寶寶的尿道口比較短,男寶寶有陰莖包皮,加之孩子的尿路免疫功能、膀胱防御機制比較弱,容易使尿路發生上行感染。
●尿路先天畸形
尿路先天畸形在先天畸形中發生率較高,如輸尿管、膀胱、下尿道畸形等,都容易并發尿路感染。
●器械檢查及異物
泌尿道器械檢查、留置導尿管和神經源性膀胱結石、泌尿系異物引起的梗阻,都會導致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孩子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通過血行使尿路發生感染。
夏季,孩子更容易患尿路感染
夏季是尿路感染的高發季節,原因在于夏季天氣較熱,容易滋生細菌,如果給孩子穿開襠褲,容易污染尿道口。帶孩子去游泳池游泳,也容易出現病原體的上行感染。
另外,夏天如果孩子喝水少,出汗又多,排尿會減少很多,尿道得不到及時沖洗,也容易患尿路感染。因此,夏天要注意讓孩子多喝水,排尿排便后及時清洗小屁股,保持小屁股清潔、干爽。
尋找“潛伏”的尿路感染癥狀
雖然尿路感染在嬰幼兒中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可是因為它“潛伏”得比較好,很容易被誤診或漏診。
尿路感染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癥狀,但嬰幼兒的臨床表現并不典型,加上孩子不會說話,無法描述病情,所以常常被家長忽略。以后,你可以通過這些方面來判斷:
新生兒期
這個時期寶寶的尿路感染常以發熱、拒奶、臉色蒼白、嘔吐、腹瀉、腹脹、體重增長緩慢、呆滯少動、抽搐、黃疸等全身癥狀為主,另外還有一些小細節你也要注意:
寶寶拒絕吃奶,煩躁不安,排尿時哭鬧,可能是尿道內不適、疼痛的表現。
寶寶的尿布需要不斷更換,而每次排尿量卻不多,可能正是尿頻、尿急的表現。
寶寶的會陰處常見有尿布疹,尿布有臭味,也是尿路有感染的特征。
嬰幼兒期
嬰幼兒期的尿路感染仍以全身癥狀為主,如發熱、輕咳、反復腹瀉等,如果孩子在排尿時哭鬧,應該考慮尿路感染的可能。
兒童期
下尿路感染時:大多數孩子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有時會出現終末血尿及遺尿,多數孩子全身癥狀并不明顯。
上尿路感染時:孩子的全身癥狀大多比較明顯,表現為發熱、寒戰、全身不適,還會伴有腰痛及腎區叩擊痛。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表現,都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Tip 男孩、女孩,誰更容易患尿路感染?
據調查,嬰幼兒尿路感染占小兒泌尿系統疾病的8.5%。尿路感染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孩子,2 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率尤其高,而且女孩的發病是男孩的3 ~ 4 倍,這和女孩的生理結構有關:相比較于男孩而言,女孩的尿道短,外陰更容易受糞便污染。但是,在新生兒期男孩發病較女孩多,新生男寶寶和女寶寶尿路感染的比例是4 ∶ 1,這可能是由于男寶寶尿路畸形多于女寶寶的緣故,也有醫生認為新生男寶寶更容易患尿路感染和包莖藏污納垢有關。
怎么幫助孩子預防尿路感染?
出生前
要預防孩子尿路感染,首先要從媽媽的孕期做起。媽媽在懷孕早期應注意預防感染,保持身心健康,讓胎寶寶的泌尿器官能夠健康發育。如果在孕期出現羊水較少的現象,應該警惕胎兒腎臟發育出現異常,要及早做B超確定診斷,以采取適宜的處理方法。
出生后
●細心護理寶寶的私處
勤給孩子換尿布,便后及時幫孩子清洗臀部,保持清潔。女孩清洗外陰時應從前向后擦洗;男孩子要將包皮上翻清洗,龜頭發紅時可涂抗生素軟膏,如包皮被尿垢粘連,要到小兒外科門診處理,以減輕對尿道口的刺激。另外,孩子能爬、能走后,盡量不要讓他穿開襠褲。
●積極治療疾病
孩子患腹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要積極治療,以免細菌通過血液循環侵入泌尿系統引起感染。
●泌尿器官先天畸形要及時手術矯治
如能早期診斷出孩子的泌尿器官畸形,及時手術矯治,可以減少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影響。因此,當孩子反復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時,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尿路先天畸形,及早去醫院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