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為圣人。他一生備受冷遇,歷經劫難。但他算是長壽的,活到73歲。那么,他是怎樣在逆境中得享古稀之齡的呢?
在衣著上,孔子在炎熱夏季穿的是葛布單衣,既透汗又涼快。他在睡覺時一定要穿睡衣,很舒適。
在飲食上,孔子非常注意飲食衛生,他有幾個“不吃”:發臭的不吃、不合時令的不吃、不新鮮的不吃、在鬧市上買的酒或熟肉不吃。而且,孔子在飲食上還注意“食無求飽”“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齋必變食”,也就是吃飯不過飽、精細搭配、經常變換花樣等。
在住的方面,孔子的住所簡單,整潔。
在行的方面,孔子經常鍛煉,他“趨近,翼如業”。形容孔子快步往前走,像鳥兒展開雙翅一樣。
孔子十分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實,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所以提出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樂,仁者壽”的說法,讓山水來調節人的情志,使人的心胸開闊,情操高尚。孔子本人就是一個喜歡游山玩水的智者、仁者。玩水時,孔子感慨地說,“逝者如斯夫”??鬃釉诘巧綍r,直抒胸臆,“登泰山而小天下”。
同時,孔子在音樂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喜歡彈奏樂器和唱歌,以怡情悅性。他還經常與當時的音樂大師們探討樂理。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竟“三月不知肉昧”。在絕糧于陳地之際,他仍弦歌不絕,據載“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即便在饑寒中,他也不憂愁。每當聽到別人唱優雅的歌曲時,他必定要請人再唱一遍,自己跟著學??鬃油ㄟ^音樂達到了放松精神、養生延年的目的。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孔子該是文弱迂腐的老先生模樣,而事實上孔子酷愛運動,身體強健。據考證孔子喜歡釣魚和射箭,并且還是位優秀的騎手,他還喜歡游泳。暮春時節,孔子常與十多個學生結伴去游泳,必至盡興方罷,然后一路唱著山歌回家。
正是平時多方面的修養,塑造了孔子強健的體魄,使他能在那戰亂年代,有力量為實現自己的主張而去拼搏??鬃拥暮芏嗨枷腴W爍著人性的光輝,體現了人類的共同追求。
中年男性要預防骨質疏松癥
蒲昭和
46歲的王先生是某公司銷售部經理,長期忙于生意,餐桌上還要煙酒不斷地應酬客戶。一次,他下樓梯時輕微扭了一下腰,就突感腰部疼痛難忍,遂急送醫院檢查,診斷結果是“骨質疏松”導致的腰椎骨折。
提到骨質疏松,人們習慣以為這是老年人或更年期女性容易得的疾病。然而,近幾年的調查發現,人到中年的男性患骨質疏松者越來越多。骨質丟失過程是持續和“毫無聲息”的,有的人確診為骨質疏松,往往已是骨折之后,有的人甚至幾次骨折也未意識到這可能與骨質疏松有關。這正是中年男性骨質疏松易被忽視和疏于防治的原因。
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很多。大量研究表明,現在中年男性易患骨質疏松,主要與他們工作壓力大、久坐少動、過量飲酒、過多抽煙四大因素密切相關。這幾點恰恰是不少事業有成的白領男士已經形成的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
為男性支招預防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除容易發生骨折外,還會引起下肢靜脈血栓、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瘡等。據最新資料顯示,男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患上冠心病、癌癥的概率也明顯高于非骨質疏松者。所以,人到中年(甚至不到中年)的男性,要珍惜健康,重視預防。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預防應從青少年做起。重視從飲食中攝入鈣質,多飲牛奶,加強體育鍛煉,使20~35歲這段時期達到最高的峰值骨量。青年時期能保持高骨量,中老年時患骨質疏松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運動+飲食調理預防更有效。宜選擇一些溫和運動,如跳繩、做操、跳舞、快步走、爬樓梯等。運動刺激有助于骨細胞的激活和增生,并能減慢骨量的丟失速度。經常多攝入一些含鈣豐富的食品,如奶類、豆制品、小魚干等,飲食不宜過咸,咸食易導致鈣丟失。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保持精神愉快。最好不抽煙、少喝酒,更忌久坐不動。盡量多到戶外活動,適量接受陽光的照射。
●及時檢查,及時就診。當發生“不明原因”的骨折,或短時間內身高變矮,應及時做一個骨密度檢查,以便早確診早采取對策。
小鏈接:骨質疏松會有哪些臨床表現?
骨質疏松被稱為“無聲無息流行病”。很多男性得了該病也不知曉,一旦發生骨折時才檢查出患有骨質疏松癥。不過,骨質疏松也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其主要有以下臨床表現:
●腰背酸痛。起坐、翻身、行走或靜止時,腰背、髖部酸痛,早晨起床前較明顯,稍活動則減輕。
●脊柱強直感。有明顯的彎腰困難、挺直時酸痛癥狀,嚴重者有體型改變,如變矮、駝背等。
●非暴力性骨折。稍微撞擊或跌倒易出現骨折,甚至有時咳嗽、彎腰之類的小動作也可能引起骨折,骨折部位以髖部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