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煙民已經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下決心戒煙的不在少數。但遺憾的是,一些人戒煙后沒多久,經不住誘惑,又重新吸煙了。殊不知,這種戒煙后再吸煙的行為是極不可取的。
有調查顯示,戒煙不當會加重吸煙者已有疾病的病情。復吸者更容易受到煙中有毒物質的侵害,比一直吸煙者更易成癮,且在復吸后,其吸入的香煙數量更多,且每口煙的吸入程度更深,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言而喻。因此,吸煙者一旦戒了煙,就要堅決抵制住香煙的誘惑,徹底把煙戒掉,以免“復吸”對身體造成更大的損害。一般來說,多數人“復吸”發生在戒煙后不久,少數人則在戒煙數月甚至幾年后才出現“復吸”。防止“復吸”是戒煙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欲戒煙者不妨參照以下方法,避免復吸的發生。
首先要克服吸煙沖動偶吸和復吸的概念是不同的。偶吸是指偶爾一次吸煙,而復吸是指又回到了以前吸煙的狀態。偶吸也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情緒變化,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緒,還有酒精、咖啡、茶的作用,或者別人遞煙等。偶吸常見于戒煙的頭3個月,而復吸大多發生在戒煙的頭幾天。吸煙者要知道,煙癮的發作只是一小會兒,此時應回想一下戒煙的理由,牢記戒煙之后一口都不要再吸。使用一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也會使某次煙癮很快過去。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做深呼吸、多喝水、吃無糖口香糖等。
“偶爾吸一支”會成為復吸的開始有些人戒煙之后會想“我只抽一支”,這是常見但同時也是特別危險的想法。因為以前尼古丁導致的吸煙愉悅經歷可以在大腦中存留很長時間,即使只吸一支煙也可使吸煙者回想起以前吸煙的愉悅感覺,并隨之想再吸一支煙,這往往就是復吸的開始。
避開“誘惑”。控制吸煙欲望吸煙者在戒煙過程中,其吸煙的沖動并沒有完全消失。在一些特定的“危險”情況下,如周圍有人吸煙、壓力過大、人際關系緊張、心情煩躁、飲酒后等,會有更強烈的吸煙沖動。為避免復吸,戒煙者應盡量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并事先準備好有針對性的“對抗”措施,以應對“危險”情況。比如,當有吸煙沖動時,做幾次緩慢的深呼吸,或找些別的事做,轉移注意力。
積極創造一個避免“復吸”的環境通知配偶、家庭成員、朋友、同事和其他密切接觸的人,自己已經戒煙了,請他們監督自己,并請周圍的吸煙者盡量不要在自己面前吸煙。開始戒煙時,戒煙者必須把香煙、打火機、煙灰缸等物品全部扔掉。選擇一些替代品,如口香糖、牙簽、鉛筆、勺子等來幫助克服以往每天抽煙時手和嘴的重復動作。
選擇適合自己的戒煙方法戒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逐漸減量法”,另一種是“突然停止法”。“突然停止法”雖然會使戒煙者在戒煙的頭兩個星期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但效果較好。“逐漸減量法”持續時間較長,戒煙者往往不容易堅持。戒煙者不妨回顧一下以往失敗的戒煙經歷,尋找適合自己的戒煙方法。
給自己適當獎勵在戒煙過程中,每取得一次小小的勝利,比如堅持1周不吸煙,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時刻督促自己要取得最終的勝利。
正確處理戒斷癥狀剛開始戒煙的時候,由于血液中尼古丁濃度降低,以及心理和行為習慣尚無法馬上適應,戒煙者會出現渴望吸煙、頭暈目眩、胃部不適、便秘、緊張、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及失眠等癥狀,醫學上稱之為戒斷綜合征。一般地說,這些癥狀在戒煙后2、3周可自行消失。戒煙者可在開始戒煙后的1周內,適當減少工作,以便釋放壓力。當有吸煙欲望時,可慢慢深呼吸,外出散步或鍛煉,喝杯茶,嚼塊口香糖等,以轉移注意力。
多做運動這是一個抑制煙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復吸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