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鍛煉無益健康,但是過度的不恰當運動對骨關節健康也是極為不利的。關節有疾患的人,更應注重科學鍛煉。
創傷性關節炎多因跌傷、拉傷、局部損傷等所致,有的會導致關節變形,這種情況最容易使身體活動受限。其運動方式也要根據不同的創傷程度來進行選擇。如果是膝關節不好,平時就要減少一些有坡度的膝關節運動,以減輕對膝關節的不良刺激。比如爬山、上下樓、跳繩、打羽毛球等對膝關節的壓力較大,應盡量避免,可多做一些平地慢跑、健步走等運動。
腰關節不好的人,要避免做一些轉身性、屈身性較強的運動,如踢足球、打籃球、打排球、打網球等,這些運動對腰的耐力要求很高,如果動作過大,容易使其拉傷或扭傷,可以多做一些有利于緩解腰背疲勞和疼痛的運動,比如屈膝、仰臥起坐、鍛煉核心肌力等,以達到增強腰背力量、穩定脊椎的作用。
手肘關節、肩周關節不好的人,其活動受限的程度會更大,做運動時更應特別小心。這種情況下比較適合做爬墻練習,即人站立在離墻30厘米左右的地方,伸出雙臂去摸對面墻壁,并且讓雙手在墻壁上慢慢向上移動,直到有疼痛感即停。隨著訓練的增加,人和墻壁的距離可逐漸縮短,以增強對肩肘部的按壓力度,達到鍛煉肩肘部的目的。
類風濕關節炎多發生在一些手指、腳趾等小關節上,如手、腳、腕、踝等關節經常出現僵硬腫痛等。這種情況一般需要借助一些訓練器材,如小型的彈力圈、握力器等進行鍛煉,使肌肉結實,增強血液循環。平時也可多做一些手指伸展訓練、跑步及游泳訓練。但不宜做打籃球、打排球等手、腳、腕、踝等關節活動量較大的運動。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多發生在一些大關節處,比如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等,一遇到天氣變冷或者受涼,患病關節便會疼痛。這種情況下多數運動還是可以參加的,只是平時應以防護為主,多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關節受涼。可多做些力量方面的運動,比如推杠鈴、跳繩、深蹲等,但要掌握運動的力度。也可練習打太極拳,此項運動最適合中老年人,簡單易學、行之有效。
洗澡時做點“小動作”
高 涵
忙了一天,洗個熱水澡能夠讓疲憊的身體恢復過來。假如在洗澡時做點“小動作”,不但能夠加速緩解疲憊,一些身體的小毛病也會很快治愈。
洗澡時搓臉可解除疲憊
多數人有這種感覺,在疲憊時搓一搓臉,馬上就會神清氣爽。這是因為面部分布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搓臉能刺激這些神經,加速血液流動,同時伸展表情肌。洗澡時搓臉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每次不少于3分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40℃的溫水消除疲憊最理想。假如水溫過高,消耗熱量多,不但不會消除疲憊,反而會感到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也不易消除疲憊。
洗澡時做腹式呼吸緩解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時可以在飯前30分鐘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后,再用熱水在胸口四周噴灑,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復5次;泡澡可以先在熱水中泡20~30分鐘,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后從口吐氣),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這種冷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而對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在熱水中浸泡3、4分鐘,可控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制病情。
洗澡時揉肚子可緩解便秘
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并防治痔瘡。而神經性便秘,則要沿著腹部用40℃的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水沖10秒鐘,反復5次,可增加大腸的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