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湖北省沼氣物業化管理的現狀,對湖北省現階段沼氣物業化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評估。提出了湖北省“十二五”沼氣物業化管理的發展思路、建設布局、管理模式和具體建議,可為當前沼氣物業化管理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沼氣;物業化管理;建設布局;模式
中圖分類號:TK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39-8114(2010)04-0837-03
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對農村沼氣建設的支持力度。從2003-2008年,國家共投入國債資金105.2億元,受益農戶達1 064萬戶,對緩解農村地區能源短缺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沼氣建設事業的發展,沼氣后續管理的問題日漸凸現。如何加強后續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確保農民長久持續受益,日益成為沼氣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湖北省沼氣物業化管理的現狀,我們對湖北省現階段沼氣物業化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評估,提出了湖北省“十二五”沼氣物業化管理的發展思路、建設布局、管理模式和具體建議,以期為指導當前湖北省沼氣物業化管理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1 湖北省沼氣物業化管理現狀
目前,湖北省農村沼氣事業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截至2009年8月底,全省農村沼氣用戶已達到260萬戶,普及率達到26%。從2008年開始,湖北省同步建設鄉村服務網點3 921處,縣級服務站8個,正逐步構建農村沼氣服務體系,特別是加大“四大模式”的推廣力度,其作用與效果表現良好。第一,提升了農村沼氣的使用率。全省農村沼氣使用率平均大約在70%,其中,建有服務體系的項目村,沼氣使用率明顯提高,使用率均超過90%。第二,調動了服務人員的積極性。過去在服務網點建設中只見網點,不見服務人員,絕大部分網點沒有發揮作用,相當一部分服務人員因收入不高放棄了服務。第三,提高了農戶和種養企業的效益。以谷城縣為例,農戶通過專業合作社為企業提供沼液,每車可獲利20元,每年需1.6萬車,收入32萬元,專業合作社輻射1萬個農戶,每個農戶可增收32元。第四,大大提高了農村沼氣建設的整體水平。解決了農村沼氣施工開挖難、進出料難、維修及配件更換難等難題,解除了建池戶的后顧之憂。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突出表現在農村沼氣服務網點項目建設仍然相對滯后:縣級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而造成部分服務缺位:由于資金投入有限,加上許多鄉鎮未落實“以錢養事”資金,鄉村技術服務人員難留住,造成年年培訓服務人員年年缺的局面。
2 幾種沼氣物業化管理模式的評價
2.1 谷城縣的“社車模式”
“社車模式”的主要特色是“社車人戶,三業循環”。該模式以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多功能沼氣服務車為紐帶,網絡“三業”(農村能源、畜牧業、種植業)、“四方”(農戶、服務隊伍、養殖大戶、綠色種植基地),搭建“三沼”綜合利用的供求關系,完善后續服務的大農業循環模式。“社車模式”的建設方式是在縣、村分別設立農村沼氣專業合作社,農戶加入合作社并享受入戶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的服務,以農村沼氣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完善章程,通過引導、示范,吸引更多農戶參與,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社車模式”的服務特點是:①通過縣社運作(沼氣服務車),綜合解決養殖場糞便積壓污染問題,解決農戶缺料換料問題,解決種植基地有機肥供應問題;②通過村(片)社運作,解決農戶沼氣使用維修的問題;③可以通過建立利益激勵機制,搭建供求關系來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行,促進完全市場化運作。“社車模式”是襄樊市在谷城縣試點成功的經驗總結,是針對經濟條件比較好、農戶沒有養豬傳統或沼氣原料缺乏。農村畜牧業、種植業向規模化、板塊化發展的地區建設起來的。
2.2松滋市的“一站式模式”
“一站式模式”的建設方式是“建管合一、連鎖加盟、戶內循環”。“連鎖加盟”即上級服務主體對下級服務主體在進行資格認證的基礎上選擇符合條件的下級服務主體,采取特聘加盟的形式掛靠上級服務主體,形成“松散聯盟”的做法。具體是在市一級成立服務公司。鄉(鎮)服務站掛靠市級服務公司,接受其指導和監督,并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掛靠另一服務公司,靈活運作。村(片)服務網點按地域范圍掛靠鄉(鎮)服務站,接受其管理、指導和監督,并根據實際收益向鄉(鎮)服務站上繳一定的利潤。“戶內循環”是指適應人多地少地區,以農戶家庭經營為主體,在戶內進行較小規模的家畜飼養,為農戶自身提供必需沼氣原料,并以自產沼液、沼渣為有機肥料從事綠色食品種植(或養殖)的良性循環體系。“一站式模式”的服務特點是“建管合一”。即農戶的沼氣池由誰建,建后服務就由誰承擔。承建單位在修建沼氣池之后,就與農戶建立了建后服務關系。農戶在使用沼氣池過程中,碰到相應的問題,就可以通過諸如“撥打服務電話”的方式與其聯系,由專人來解決問題。“一站式模式”是松滋市試點成功的經驗總結,針對的是人多地少、農戶家庭普遍進行小規模的家畜飼養、農戶自身能夠提供必需沼氣原料、發展戶用沼氣技術條件優越的地區。
2.3恩施市的“超市模式”
“超市模式”是由“站點輻射、協會式管理、超市化運作、物料經濟雙循環”等相互聯系的4個要素構成,以“生態富民超市”為核心的農村生態能源服務體系。“超市模式”的建設方式是在沼氣用戶相對集中的鄉(鎮)和村中心分別建立超市業態的綜合型服務門店,并以此為平臺,與鄉(鎮)能源服務站、村能源服務點相對應,分別成立隸屬于市農村能源協會的沼氣協會、鄉(鎮)能源協會、村生態能源協會,達到在“站點輻射”的基礎上,以協會為紐帶,以“超市化運作”為平臺,把公益性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從而為農戶提供多元、優質、高效的服務。“超市模式”的服務特點是以“一個服務門店,一個門店經營兼服務組織管理人員,一個能源協會組織,一支專業服務隊伍,一套服務設備,一套協會及管理制度”“六個一”為載體為農戶提供優惠、快捷、優質的服務。模式體系中的“超市”既是一個商業門店,也是鄉(鎮)、村能源服務站(點)及鄉(鎮)、村能源協會的辦公場所;既銷售農村沼氣配件。也銷售種子、農藥、農機具等生產、生活資料:既提供沼氣建后綜合服務,也提供農機及種養技術服務。為穩定技術隊伍和充分利用資源,原則上由鄉鎮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擔任“經營兼服務組織管理人員”,由其具體負責“超市”經營、協會運作和服務隊伍的組織管理等工作。“超市模式”是恩施市沼氣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成果的總結,適用山區沼氣用戶相當分散、服務半徑過大、服務成本過高、服務隊伍難以穩定、農戶經濟承受能力低的區域。
2.4羅田縣的“流動式模式”
“流動式模式”是以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為陣地,以沼氣服務特色產業為主線,以農技服務為紐帶,以“流動式”農技人員為主體,集成沼氣公益性服務、市場化服務、“三沼”綜合利用與農技服務。充分利用農技人員走村串戶,在為特色產業(板栗、桑蠶等)提供農技服務的同時。開展流動式戶用沼氣后續服務。“流動式模式”建設方式是將沼氣后續服務工作納入全縣農村“以錢養事”公益性服務范疇,根據沼氣用戶和板栗、桑蠶分布情況將全縣劃片,由縣能源服務中心分別與片區農技服務中心簽訂“以錢養事”服務合同,經費包干,責任到人;片區農技服務中心在各村設立公示牌,公布服務人員姓名、聯系電話、服務內容;縣服務中心年終根據服務合同,對服務人員進行考核結賬,落實獎懲措施;服務人員(農技人員),在走村串戶進行農技推廣過程中普及沼氣使用、維護和“三沼”綜合利用知識,提供流動式公益性服務,引導農戶自我服務,串聯農戶建立沼氣出沼除渣互助組,原料、沼肥互相調劑,充分支持特色產業發展,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流動式模式”的服務特點是農技人員走村串戶、服務特色產業,變“坐診拿脈”為“行醫送藥”,通過定期巡查的方式解決農戶沼氣問題,采取預防性服務,加強農戶沼氣使用技術指導,引導農戶自我服務,同時開展沼肥施用技術試驗和推廣。將沼氣建設同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流動式模式”是羅田縣試點成功的經驗總結,針對的是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農戶商品意識淡薄,自我服務意識強,市場化有償服務難于開展的山區、貧困地區。
3 沼氣物業化管理的發展思路、布局和建議
3.1 發展思路和建設布局
湖北省在沼氣物業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總的來看仍處于建設起步階段,尚不具備完全市場和商業化運作的條件。通過上述模式的分析,我們認為,第一,沼氣物業化管理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都有其適應性。湖北省各地區域特征差異明顯,各地的沼氣物業化管理觀念、發展水平、速度和規模存在明顯差異,客觀上要求采取不同的模式。第二,盡管沼氣物業化管理有多種模式,但有相似的發展方向。已有的各種模式,其組織形式和發展方向其實就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提高沼氣物業化管理的組織化、市場化程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規范化、市場化、具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沼氣物業化管理公司,是各種模式今后發展的共同方向。第三,對各種管理模式,政府要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引導多種形式的服務實體自愿參與建設。通過“政府引導、多元參與、方式多樣”的思路發展協會、合作社、服務公司、個體承包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實體。走市場化的運作道路。
為此,我們進行了沼氣物業化管理的總體思路設計,即促進沼氣物業化管理必須堅持“政府投入引導,多元參與發展,運作方式多樣”和“服務專業化,管理物業化”的發展原則。總體建設布局是將服務體系建設與農村能源建設同步發展、協調推進,建立以省級技術實訓基地為龍頭,縣級服務站為核心,鄉、村服務網點為主體,農民服務人員為基礎的格局,并形成上下貫通、左右相連、專群結合、功能齊全、運轉高效的農村能源服務體系。
3.2 沼氣物業化管理模式
基于發展思路和建設布局,結合湖北省目前沼氣物業化管理現狀,歸納出沼氣物業化管理模式。
3.2.1
自上而下的垂直沼氣物業化管理模式
1)省級實訓基地。其功能是重點制定沼氣服務規劃、信息交流、服務資源的跨區調度、沼氣科普知識的培訓:縣級服務站工作情況的監督與管理,指導經營性服務體系的構建:檢查、監督鄉(鎮)服務站承擔的農村沼氣公益性服務工作情況。
2)縣級沼氣服務站。縣級服務站是農村沼氣物業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中樞,承擔著農村沼氣建設健康發展的重任。在沼氣工程建設、建后服務、技術培訓、生產、供銷、運輸等諸多方面能大幅度提升服務功能。
3)鄉(鎮)、村服務網點。①鄉(鎮)服務站管理機制有獨立建立鄉(鎮)沼氣服務站和鄉(鎮)農業技術服務站(中心)代管兩種形式。服務內容是制定鄉(鎮)沼氣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指導當年的沼氣建設,新舊沼氣池的日常管理等工作。②依托鄉(鎮)服務站,建立村級網點。根據沼氣用戶的數量,設立村級服務網點,將中央補助村級沼氣服務網點的設備,由鄉(鎮)分發到服務網點。鄉(鎮)、村兩級沼氣服務人員由各級管理單位推薦或公開招聘,最后由縣級農村能源管理部門審核確定。
3.2.2鄉(鎮)、村服務網點沼氣物業化管理模式
1)沼氣協會、合作社等。原則上參照谷城、松滋、恩施、羅田四地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成果,因地制宜完善本地服務模式。引導其由服務型向服務與經營并重型、再向經營型轉變,鼓勵其成為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沼氣物業化管理企業,以此催生和壯大一批農業企業。
2)個體經營者。一種是沼氣管護能人或技術人員,另一種是沼氣物業化管理個體經營者。鼓勵其申辦專業協會、合作社和沼氣物業化管理企業。并通過政策、資金支持,使其成為法人實體。
3)企業(公司)。一種是集建管護于一身,另一種是專業物業化管理企業。鼓勵其通過產業化經營。帶動專業協會、合作社和個體經營者的發展,并在稅收、用地、資金等方面加以扶持,使其發展成為龍頭企業。
3.3沼氣物業化管理的具體建議
3.3.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沼氣物業化服務體系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尚不具備完全市場化和商業化運作的條件。一是政府應加大投入,安排專項資金,先行扶持條件較好、普及率較高、相對集中的縣(市)從事服務體系建設,把鄉、村服務網點建設作為重點。二是明確縣(市)將“以錢養事”資金的10%用于沼氣服務體系建設。三是建立開放、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鼓勵企業、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廣泛參與。
3.3.2完善沼氣物業化服務體系建設相關法律法規盡快完善農村沼氣物業化管理建設意見,制定鼓勵沼氣物業化管理公司、沼氣協會、合作社等組織發展的相關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用地政策等扶持政策。地方政府也要結合當地沼氣發展情況出臺沼氣物業化管理辦法或條例,規范組織管理、人員職責、服務費用支付、產品定價等。
3.3.3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對規模較大、帶動力較強、運作比較規范、有一定影響的管理模式要及時宣傳、推介,發揮好典型、好經驗的示范導向作用。廣泛動員農戶,把群眾組織起來,使其主動加入服務組織,壯大隊伍。推動農村沼氣的社會化、物業化管理。
3.3.4實現產業化發展依靠龍頭企業帶動,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沼氣施工、使用管理、配套設備生產和銷售的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企業化管理,實現規模效益,依靠產業化帶動保證沼氣后續管理機構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