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腸肌痙攣俗稱小腿抽筋。常見癥狀有:小腿后側突出肌肉抽筋隆起,觸按堅硬,小腿不能伸屈,甚則抽痛難忍,不能站立,足趾、踝部屈伸牽拉疼痛。多因下肢過度勞累、露宿遭受寒冷侵襲或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所致,可采用自我按摩方法緩解。
1 預備式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松,靜坐1~2分鐘。
2 拿捏小腿后側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對側手拇指與其余四指用力對合,從上到下反復拿捏患肢小腿后側肌肉0.5~1分鐘。
功效:柔筋緩急、消腫止痛。
3 按揉委中穴 將健側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髕骨上方,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
功效:活血消腫、通絡止痛。
4 按揉陽陵泉穴 將大拇指指腹放在同側患肢陽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處,適當用力按揉0,5N1分鐘。
功效:疏肝利膽、解痙止痛。
5 按揉足三里穴 將健側手食指與中指重疊,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適當用力掐按0.5~1分鐘。
功效: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6 按揉務口穴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手中指指腹放在條口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通經絡、緩痙止痛。
7 掐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側承山穴上,適當用力掐壓0.5~1分鐘。
功效:通經活絡、柔筋緩痙。
8 合按太溪穴、昆侖穴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別按在太溪穴和昆侖穴上,兩指對合,用力按壓0.5~1分鐘。
功效:調和氣血、消腫止痛。
鏈接:常用穴位位置
委中穴:位于膝關節胭窩橫紋正中處。
陽陵泉穴:位于腓骨上端膨大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l寸筋間處。
條口穴:位于外膝眼下8寸,距小腿正面的長骨——脛骨前嵴約1橫指處。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側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
昆侖穴:位于外踝尖與跟腱間凹陷處。
太溪穴:位于內踝尖與跟腱間凹陷處,與昆侖穴相對。
春節十病十忌
陳智宇
◆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甚至會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膽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于病情恢復,又能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病。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過于操勞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臟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體內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著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并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癥加劇。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同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使身體過于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防舊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