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睢陽:史上最慘烈的那場守衛戰

2010-01-01 00:00:00
黃河 2010年3期

馬蹄叩擊大地,如疾風暴雨,似驚雷滾動。

黃昏,殘陽如血,大地蒼茫。

血跡汗漬,凝固在男兒的臉上。血跡塵土,緊裹在戰馬的身上。

這支約3000人的步騎混合編隊,背負殘陽,向東疾馳。在逐漸暗淡的地平線上,混合編隊仿佛由夕陽發射的一支利箭,破空而去,貼地穿行。

高大健碩的張巡,是這支利箭的箭鏃。

這支疾行的隊伍中,張巡美麗的妾——他的情人霍氏,是否正在同行?

時間:公元757年早春。

張巡和他的步騎混合編隊,剛剛撤離杞縣戰場,他們要到東邊的河南睢陽去,去防守危在旦夕的睢陽城。不遠的東方,睢陽城黑色的城門樓,在暗淡的視野中,飛檐高懸,如一位翹首以待的老人。

幾只烏鴉,驚叫著飛出城樓,消失在愈來愈濃的夜色中。

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守衛戰,由此拉開序幕。

一盛世大災難

公元755年12月。

剛剛還是歌舞升平的大唐王朝,傾刻一片大亂!

長安,皇宮。

來人報告: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了叛亂。與他同時叛亂的,還有任大將軍、北平太守和平盧兵馬使的史思明。叛亂軍隊包括了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號稱20萬,正向首都長安殺來!

公元756年正月,安祿山洛陽稱雄武皇帝?熏國號燕。

又兩個月,叛軍一路燒殺搶掠,破潼關、陷長安。皇帝出逃。

此時的大唐皇帝,正是李隆基,也就是特別愛大美人楊玉環的那位爺。

不管是哪一位史學家,都不得不承認,大唐王朝到李隆基當皇帝的時候,是真正的盛世。國家幾十年沒有打大仗,百姓安享了幾十年太平,人口猛增,物產猛增,藩國猛增,玩樂猛增。——盛世來到了。

盛世的標志是:唐朝早年的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全國只有13251894口人,到了唐玄宗統治的天寶(公元742~公元755)年間,全國人口數大增,為52919309口人。而與此同時,東法蘭克福王國從塞納河到萊茵河之間的人口是200~300萬。直到16世紀,地中海地區的人口才5000萬至6000萬。北非的人口是300萬。

先后來朝的國家,多達70余國。從東亞的日本、朝鮮到東南亞地區的諸國,從今日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到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地區的一些國家,都對唐朝中央政府建立了朝貢的政治關系。放眼望去,從海陸絲綢之路來華的胡商藩客,絡繹不絕。亞洲各國留學生來華留學,絡繹于途。

盛世中的大唐王朝,大災難突然降臨!

盛世,其實也往往就是最容易出大事的時候!

公元757年正月,叛軍中,殺掉父親安祿山的安慶緒,任命大將尹子奇為汴州刺史兼河南節度使,帶領13萬叛軍,殺向江淮地區。

江淮,是大唐朝最富裕的地區。這片地區,包括了淮河流域大片土地。

一年多來,叛軍不可一世。幾十年國家沒有打什么仗了,大唐王朝的國家軍隊懶了,軍人也懶了。戰爭突然來臨,還真有些不知所措,讓人家追得滿世界跑,打得滿地里找牙。

唐軍雖然一時打不過叛軍,但是,唐王朝因為擁有江淮富饒地區,擁有大量的稅收,因此,財力上還是可以支撐下來的。

于是,安慶緒這小子,派出一支大軍,準備打下江淮。他的算盤是,只要打下江淮,唐軍就支撐不了太久!

要打下江淮,首先必須打下江淮的門戶——睢陽城。

尹子奇的13萬大軍,遮天蔽日,奔赴睢陽城。

城內,太守許遠是個文人。據歷史資料上說,當時的睢陽城內,守軍只有4000人。

以4000人對13萬人,這個仗,能打么?

聽說13萬敵軍正向睢陽城撲來,城內,還真有些亂。守城將士中,有人主張死守,有人建議投降。

雖是個文人,許遠并不怯弱。不久前,他受命來到河南東邊的這座城池時,便已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下定了決心,要與睢陽共存亡。睢陽是汴梁要沖,是江淮的門戶,是中原的戰略要地。睢陽一失,江淮盡失,國家就更加危險了!

雖是個文人,許遠并不驚慌。叛亂的軍隊向這個城池撲來,是預料中的事情!早晚終有一戰,那還怕什么呢?

許遠想到了西邊不遠處的張巡。張巡,可是能征善戰的將才啊。

他立即派人向張巡求助,請求張巡來此一同抗敵。

而此時,在杞縣這個小地方,與叛軍幾番生死搏斗的張巡,也已彈盡糧絕,正準備轉移戰場。現在,既然許遠求助,那么,還有什么需要考慮的呢?走吧,到睢陽去,反正四邊都是叛軍,到哪兒都是與敵對決。而且,睢陽為江淮門戶,是國家稅源所在,助守睢陽,意義更不一般。于是,張巡率領自己的步騎混合編隊,向東奔去,奔向睢陽。

趕在尹子奇的13萬大軍到達之前,張巡的3000多人馬,已搶先到達睢陽。

太守許遠,相當于現在的地市委書記,張巡則只有縣委書記那樣的職位。從官銜來說,許遠是上級。從地盤上說,許遠是睢陽太守,張巡只是客;從年齡上說,許遠年長,張巡是弟。但是,許遠胸懷寬闊,他對張巡說:“老弟啊,我是文人,不會打仗。從今天開始,睢陽的仗怎么打,你說了算;睢陽的兵怎么調,你說了算。我呢,給你提供后勤服務。你放心吧!”

就這么著,趕來幫忙的張巡,成了睢陽戰場的主官和主人。

戰爭馬上就要開始了!城外,13萬一路殺人放火跑來的叛軍,已經集結,正在包圍。

而此時,全中國境內許多地區,叛軍與國家軍隊,正展開生死搏斗,難分難解。

大唐王朝的盛世,在轉眼間變成大災難。

二小城大將軍

小城睢陽的這位新來的主將,名張巡。

張巡,在當時的唐王朝,是一名小官,一名級別并不高的干部。在這場大戰之前,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張巡是誰。

如今的中學語文教材中,有一篇《張巡傳》的文言文,是從《舊唐書》中選出來的。我將其中的譯文錄于此,便于諸位了解張巡其人。

張巡,鄧州南陽人。博通群書,通曉作戰布陣的方法,氣節高尚,不太注重小節,他結交的一定是有身份的官員和年高德重的人,不和平常的人結交,所以當時的人多不知道他。開元末年,中進士第。張巡以太子通事舍人的身份出京任清河縣令,治理的成績最好,很有義節,有因為困頓歸附他的人,傾盡資財救濟保護毫不吝嗇。再調為真源縣令。當地有很多強橫狡猾的人(豪強),大吏華南金建立了自己的威勢恣意妄為,張巡一到任,就依法殺了他,赦免了他的黨徒,(其黨徒)沒有不改惡從善的。

安祿山反叛,張巡起兵討伐叛賊,跟隨他的有1000多人。張巡縱橫馳騁與敵人決戰。自己受了傷也不顧惜,軍士們尊奉他主持軍務。累積60天,大小數百戰。在這個時候,君王的命令不能通達,6個將領把力量不敵叛軍的情況報告張巡,(說)況且皇上生死不知,不如投降。這6個人都做官至開府、特進。張巡假裝答應,第二天在大堂上設置天子畫像,率領將士們朝拜,(將士們)人人都哭泣。張巡把6個將領帶上來,用大義來責備(他們),殺了他們。

《舊唐書》上的這些故事,是寫的安史之亂前的張巡。那時候,張巡,只是個縣令,一個基層干部。作為基層干部的張巡,有奇智,有膽略,更忠義。史載,安史之亂發生,叛軍攻陷河南。河南,是中國的大糧倉啊,是兵家必爭之地啊!叛軍來了,很多人怕死啊,紛紛投降,譙郡太守楊萬石降賊,脅迫張巡擔任叛軍的長史。張巡憑著自己的機智,帶著自己的人馬,擺脫了叛軍的監視。他們走到真源這個地方,張巡對著身邊的人大哭,勸說大家一起起兵討逆,大家一起響應,隊伍達到1000人。于是,張巡領著自己的隊伍,受命前往雍丘(河南杞縣)防守。

張巡到達雍丘后,令狐潮引賊兵4萬,來奪雍丘。張巡孤軍出戰,殺退賊兵。

令狐潮與張巡,昔日同為唐朝官員,有些舊交情。因此,令狐潮多次想勸張巡投降。勸降的同時,叛軍還不斷攻城,給張巡極大的壓力。張巡忠心不二,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打算。

有一次,張巡城內的箭用完了。沒有箭,仗就不好打了,怎么辦啊?

張巡有辦法。他命令軍士,捆了1000多個草人,將這些草人穿上黑衣,夜間放下城去。叛軍看到城墻上有人影下來,爭著用箭亂射。等叛軍射夠了,張巡的唐軍將一個個草人拉上城墻,每個草人上分別扎著上百支利箭。

如此這般,張巡天天晚上讓自己的軍士們放草人。而每當城墻上放下草人,叛軍就放箭狂射。一連10多個晚上,張巡的唐軍得到了數十萬支箭。

10多天后,叛軍也感覺上了張巡的惡當。當張巡再次放下草人時,叛軍根本不予理睬,決心不再上當。

而就在叛軍決心不予理睬的時候,一天黑夜,張巡將500勇士放下城去。叛軍看到城墻上又放下許多人影,大笑道:“哈哈哈,又來這一套,以為爺們真的腦子進水了?爺們學聰明了,不吃這一套了!”于是,叛軍根本不加防備。

然而,這一次,張巡的狼,真的是來了!這500勇士直撲敵營,叛軍大亂,逃出10余里。

史書對張巡這個基層干部的用兵之妙,也有記載:“其用兵未嘗依古法,勒大將教戰,各出其意。或問之,答曰:‘古者人情敦樸,故軍有左右前后,大將居中,三軍望之以齊進退。今胡人務馳突,云合鳥散,變態百出,故吾止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上下相習,人自為戰爾。’”

如此看來,張巡雖為基層干部,卻早有大將之才。

張巡文采也好。唐代無論文人還是武將,好像文采都不輸于今人。

張巡守睢陽時,曾有詩:

守睢陽作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這位南陽人張巡,可以說是文武全才。

就是這位文武全才的張巡,此時正統領自己的步騎混合編隊,疾奔睢陽城。在那兒,張巡將為我們的歷史再增添最厚重的一頁!

三力量大懸殊

公元757年正月的一天,13萬叛軍,在尹子奇的指揮下,來到睢陽,立即展開包圍。

早春,春寒料峭。

張巡著盔鎧,系披風,握長劍,登上城樓。

長風呼號,卷起披風,蕩起劍穗,城墻內外,殺氣森森。

張巡舉目四望?熏敵軍已完成合圍,睢陽已成為一只被困的鐵桶。

從這時起,睢陽城真的成為一只密不透風的鐵桶了。

鐵桶內,是張巡和許遠加起來的約7000軍隊。

鐵桶外,是尹子奇的13萬大軍。

鐵桶內的人,志在守衛江淮要沖,保衛國家安全。

鐵桶外的人,志在打通江淮門戶,拔去國家根本。

力量極為懸殊的雙方,展開了均無退路的一場大戰。

跟隨張巡走上城樓的將領中,有許遠,有他的大將南霽云等。

叛軍到達的第二天,即發起了攻勢。

第二天,尹子奇親自來到陣前,指揮大軍攻城。

尹子奇在想,小小的睢陽,一共才有多少人馬啊,不出三五天,我就將你鏟為平地!想到這,他揮動令旗:不必分出重點,不必講究戰術,全軍分兵8路,見城門就攻,遇城墻就上!反正我們人多,他們區區幾千人,守得過來嗎?

叛軍真的全面出擊,四面進攻。一時間,睢陽城下,殺聲震天動地。

城內,張巡早已做好安排,7000軍人,萬余百姓,分兵把守。敵人來到城下,或射以利箭,或投以巨石,忙而不亂,緊而有序,真的是眾志成城。

叛軍第一天的進攻,幾乎從早晨打到黃昏。

從早晨到黃昏,敵軍始終無一人能登上城墻。

尹子奇急了,尹子奇怒了!他,太小看了張巡的組織和指揮能力,也太小看了睢陽區區7000軍人的抗擊打能力!

尹子奇決定,攻勢不能停歇!

從這個早晨開始,叛軍分成若干梯隊,夜以繼日,展開強攻。某一天,叛軍的攻城,多達20多次,幾乎每個時辰都有兩次攻擊。

在強大而密集的攻勢面前,城內的區區7000多人,頑強地挺立了16個晝夜。

16個晝夜,數千次攻擊,結果是:睢陽城依然在張巡手中,尹子奇依然在城墻之外。

還有一個結果是:張巡守軍,雖然也有傷亡,但叛軍死亡已達2萬多人。

睢陽守衛戰,初戰告捷。

但是,戰爭并沒有結束

正月剛剛過去,尹子奇的叛軍補充了人馬,又一次達到10余萬,重新開戰。叛軍中,有許多剛剛補充而來的少數民族騎兵。

二月三月,慘烈的攻守戰,在睢陽城下繼續進行!

有一天,張巡決定出其不意,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可是,這時候的睢陽,糧食已經不多。

頑敵在前,將士就要再次面對生死搏殺,人是鐵,飯是鋼啊,無論多么勇猛的將軍,都不能趕著饑餓的士兵出戰啊!

張巡讓士兵們殺了幾頭牛。

睢陽城中,牛,其實也已不多。

張巡讓人殺了牛,煮熟了牛肉。這時,張巡對將士們講話。

張巡的講話,當然不要什么稿子,更沒有什么哼哼啊啊的無聊之語。

他是這樣說的。

“兄弟們!國家對我不錯,給了我很高的待遇。”他說。

其實,以張巡的才能,他那點兒待遇,算個什么?有多少人在朝廷里做著高官,拿著高工資?有多少人吃了國家的拿了國家的,還回過頭來想著法子坑國家?算了,這是題外話,不說也罷。忠臣,他永遠就是忠臣,即使你給他吃的是草,他擠出的也會是血!賊子,即使你給他的是黃金寶玉,他拉出來的還是屎!

張巡繼續說。

“兄弟們,我受了國家的高待遇,所以,國家讓我來拼死守睢陽城。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底下,將士們靜靜地聽著。熟牛肉的香味,正順風而來,讓人覺得更加饑餓。好久沒有吃到肉了,這牛肉啊,真他媽的香啊!

張巡繼續說。

“可是,你們兄弟們跟我來守睢陽,冒著生命的危險,吃著空前的苦頭,天天餓著肚子,天天要打惡仗,打仗立了功,也可能得不到獎勵,我對不起兄弟們!”

說到這,張巡眼里含著淚花。

將士們聽到這兒,也流淚了。有人說:“張將軍,我們來守衛睢陽,就是跟著你來的,就是沖著你來的!”

有的將士高喊:“將軍,打吧!我們跟他狗日的拼了!”

張巡說:“兄弟們,先好好吃下這些牛肉,吃飽,才有力氣殺敵!”

張巡選出了5000名將士。

風卷殘云般的一頓狂吃。將士們一個吃飽了牛肉,準備拼命。

城外,尹子奇叛軍,一邊布陣,一邊放肆地笑罵著城內守軍,他們說,看啊,一個個縮在城內當烏龜了!

正說話間,城門大開。

叛軍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說城內只有幾千守兵嗎?這幾千人敢跑出來跟我們十幾萬人玩命?

可是,叛軍們還沒有清醒過來時,張巡帶領5000將士們,已沖到眼前。

城樓上,文人許遠?熏雖然不能拿兵器上陣殺敵,卻絕對可以揮起鼓槌。他揮著鼓槌,擂著戰鼓,如疾風猛雨,似驚雷滾涌!

城樓下,戰將張巡,統帥眾人,直入敵群。

接著就是短兵相接,接著就是血肉橫飛,接著就是叛軍的鬼哭狼嚎,接著就是叛軍的大潰敗!

這一仗下來,張巡的軍隊殺死敵將30名,殺死3000多人。

這是一場出其不意的突擊,是勇氣和智慧的突擊!

得勝的張巡軍隊,回到睢陽,緊閉城門,趕緊休整。同時,捷報速送中央。

皇帝看到捷報,當然高興啊。咱家一時拿不出錢,也拿不出糧,那就先給封個官,提個級別吧。于是,張巡被封為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許遠被封為待御史。

其實,到處都是敵軍,給張巡這么個官職有什么用啊,還不如給派點兵,送點糧,這比什么都實惠啊。我估計,這會兒,叛亂遠沒有平息,國家,也難著呢!只好先讓中央組織部門給你發一張紙——委任書,開個空頭支票,作為精神鼓勵。

當然,一個忠臣,是根本不會在乎國家是否對自己的功勞給予獎勵的。忠臣的眼中,忠臣的心里,只有立功保民,用現在話說,就是立黨為公!

朝廷的委任書來了,敵軍也跟著來了!

這年的5月,打不死的尹子奇又來了!

本來,這伙叛軍就一直在河南東部一帶活動,一直在河南東部尋找機會。除了少許的城池,大片的土地,其實已在叛軍手中。所以,叛軍有辦法補充糧食,而守城的張巡卻難以出城尋找糧食;叛軍可以到農村到草原拉壯丁補兵源,而守城的張巡卻無法出城擴充隊伍。

這一次,尹子奇帶來的還是10多萬人馬。叛軍,在增兵,在搞糧,在控制地盤,等等等等這些方面,好像總是勝出唐軍一籌。

10多萬叛軍,重重圍困睢陽。

四守城大智慧

這時候的張巡守軍,估計已不滿最初的7000人。戰爭,總是會死人的,總是會傷人的。當敵軍不停地補充生力軍時,張巡手上只有這么點人馬。

應戰吧!敵對的交戰中,從來沒有人會手下留情,從來不會有人會手下留情!生死由命,決戰在己!

張巡,有勇有謀的大將之才。這一回,他采取了另一種打法,奶奶的,就算小爺我陪你玩玩!

從敵人再度圍城的那天開始,張巡每天晚上,命令士兵們在城頭上猛擊大鼓,擺出一副深夜突襲的樣子。敵人不敢大意,只好加強防守,搞得天天睡不好覺。

一天又一天,城頭上的守軍,夜夜擊鼓,卻總沒有動靜。這不是折騰人嗎?干脆,別理他那些破鼓,咱們該睡還得睡!

于是,到了晚上,不管你張巡的守軍如何擊鼓,城下的敵軍,放下刀槍,呼呼大睡。

等敵人開始睡覺時,張巡正準備真正的偷襲。

一天晚上,張巡親任突擊隊隊長,選出10員大將。他們中,有勇猛無比的南霽云,有百戰不死的雷萬春。同時,他還選出騎兵50人,悄然出城。

夜色如墨。睢陽城門緩緩推開。因為推動城門的速度很慢,所以,城門在打開時,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60騎將士,人銜枚,馬裹足,從城門下一一出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幽暗中,隱若可以發現,領頭的將軍,正是張巡。

夜色掩護著這支突擊隊,悄然接近敵營。他們直撲敵軍中最大的那座營帳。那兒,正是敵軍主帥尹子奇的中軍大帳。

來到帳前,突擊隊突發一聲喊,猛烈攻擊。

睡眠中的敵軍,來不及拿起什么武器,分不清來了多少人馬,一個個只顧著逃命。逃命的叛軍,正好成為突擊隊的靶子。

張巡和他的突擊隊速戰速決,偷襲得手,大殺一場,立即撤退。

這一夜,叛軍損失5000多人!

尹子奇經此一敗,心情非常不好。這時候,他手下那些個來自北方草原的軍隊首領,對他的領導能力也大加懷疑。據說有一名突厥兵的首領,跑到尹子奇的中軍帳中,吵吵嚷嚷地說:“你這么天天躲在帳篷里唉氣,有個屁用啊!你不行,不能說我們都不行!你不戰,不能說我們都不戰!讓我出戰,你就在家看熱鬧吧!”這個突厥兵的首領,還真的有幾分憨勁。

尹子奇一聽,大喜!

“好啊!請閣下出戰!”他說。

突厥兵首領,帶著自己的千余騎兵,來到城下大罵,要找張巡決戰。張巡,在沒有做好一切準備之前,當然不會理他。

次日,這小子必會再來叫陣。

于是,張巡命令將士,埋伏在護城河的河道里,個個手握長刀、勁弩、長鉤,只要一聽到城樓鼓響,立即出擊。

果然,次日,還是這位突厥兵首領,帶著自己的千余騎兵,來到城下大聲叫陣。因為無所顧忌,他的人馬,幾乎全部站立在護城河堤上。

他不知道,晚上,張巡早已安排了一切。

突厥兵罵得興起,城內就是不應。

突然,城樓上鼓聲雷鳴。

埋伏在護城河道的將士們,聽到號令,躍身而出,如鬼魅般出現在突厥兵眼底下。他們用長鉤鉤倒敵騎,用長刀砍倒敵兵,用勁弩射殺敵軍。一時之間,突厥兵徹底垮了。突厥兵的首領正欲逃走,將士們用長鉤將其鉤翻在地,綁將起來,拉進城內。哈哈,咱們今天又活捉了一個!

部分突厥兵逃了回去,向主帥尹子奇報告。

尹子奇臉上是什么樣的表情,我不知道,史書沒有記載。史書記載說,尹子奇立即帶著軍隊,趕到前沿,來到睢陽的護城河邊。

又一批敵軍出現在城下,張巡想,這一次,肯定是尹子奇帶人來了。

尹子奇長什么樣子?有誰認識尹子奇?張巡問眾人。

眾人說:誰認識這種叛軍頭子啊,我們真的不認識。

不認識?那好,那就想辦法讓他自己暴露出來!

張巡有奇智。

“來人,砍些粗的蒿草稈來,削成長箭,射向敵陣!”張巡命令。

幾支蒿草稈,被當成長箭,射向敵軍。

敵軍撿起這些蒿草稈,不禁大喜。他們立馬拿著這些蒿草稈,共同跑向一個人——那就是主帥尹子奇。他們要向主帥報告。

這些手持蒿草稈的叛軍士兵,正好為城樓上的張巡當了尋找尹子奇的向導。

而城樓上,大將南霽云,手持長弓,搭上利箭,睜大雙眼,移動箭鏃,向眾叛軍去報告的那個人瞄準。

尹子奇接過蒿草稈,應該是大喜過望的。你想想啊,兩軍正在交戰,城上的守方,射下來的竟然是蒿草稈,這說明什么啊?說明他們已經沒有利箭可以使用了!沒有了利箭,那還怕他什么呀?那他還不是只剩下挨打的份?

想到這,尹子奇開心了,也放心了,他騎馬走向前去,離開了眾軍士的保護圈。

城樓上,張巡發令:“射!”

南霽云手中利箭離弦而去,直奔目標:敵軍主帥尹子奇!

史書上說,南霽云有百步穿楊之功。

尹子奇立即中箭倒下馬來。他的左眼中箭了。

主帥受傷,叛軍停止攻擊,但依然死死圍住睢陽城。這一圍,又是兩個多月。

于是,從5月到7月的這些日子,睢陽城雖然被圍得死死的,但卻得到了一段短暫的安寧,至少沒有發生大的攻城事件。

8月,養好了箭傷,尹子奇重新啟動了攻城戰。

這時候,睢陽城內,經過數月的苦戰,能夠作戰的將士,只剩下1600多名,城中2萬多百姓,全是老弱病殘。這個仗,怎么打?對張巡來說,只有守了。

尹子奇似乎學聰明了,他在改進戰法。

陣地前,尹子奇大造“飛云梯”。

飛云梯,是尹子奇的寶貝啊。他建造的這玩藝,第一是高,高度超過睢陽城墻,如果兵士站在上面,完全可以對睢陽城墻形成居高臨下的態勢。第二是大,每架飛云梯上面,可以容納200名士兵,完全可以對睢陽城形成規模性的進攻。第三是機動性能好。這么高這么大這么重的梯子,搬運起來必然不大方便,但尹子奇讓人給每架飛云梯下面安裝了輪子,可以讓士兵預先站到梯子上,然后再由士兵們推向睢陽城墻。

張巡看到了這一切。他也在準備著。

他命令將士們三人一組,對著云梯可能攻來的方向,挖出洞口,每個洞口安裝一根又長又粗的活動木桿。每三根木桿為一個戰斗小組。

戰斗開始了。

叛軍的飛云梯,滿載士兵,轟隆隆地開了過來。正要靠近城墻時,從城墻內伸出粗大的木桿。

張巡的將士們,以三根木桿為一組開始對敵作戰。第一根木桿伸出后,立即用木桿上的大鐵鉤鉤住飛云梯,第二根木桿也馬上伸出,同樣用木桿上的大鐵鉤鉤住這架飛云梯。兩根木桿從不同的方向同時鉤住一架飛云梯,這架飛云梯就基本上被固定了,就像電影鏡頭中的畫面定格一樣。這時候,第三根木桿開始出擊。這第三根木桿托著一大盆燃燒的木炭,直接推進到這架被定格的飛云梯上方,將紅紅的木炭當頭倒下。

飛云梯上,兵士們著火了,木梯著火了,呼呼的火苗,將不可一世的飛云梯燃燒倒塌!

尹子奇精心準備的飛云梯攻勢,就這么破解了。

敵人,殘酷的敵人,永遠不會甘心自己的失敗。

尹子奇又發明了一招:撞城鉤車。這種武器,大約是用木車載上帶鐵索的鐵鉤,然后靠近城門,將鐵鉤掛上城門,使勁往外拉,以此破壞城門,達到進城的目的。張巡也制造了這種武器的克星。他將木樁打入地下,系上鐵索,安上絞盤,裝上鐵環。一旦發現敵軍的鉤車,立即用鐵環捉住敵車的鐵鉤,用絞盤的力量,將鉤車完全拉散。

尹子奇的第三招,是用木驢攻城。尹子奇制造了大量木驢,企圖攻破防守,結果,仍然被張巡打退。

尹子奇的第四招,是壘土登城。叛軍們用麻袋裝滿泥土,在離城墻不遠處,準備建起一座小山。10多天下來,他們還真的堆出一座小山,幾乎與城墻一般高,準備著第二天登山進攻。此時,張巡并沒有閑著。每天夜里,張巡指揮將士們悄悄地將松明、干蒿一類的易燃物從城頭扔進敵人的大堤內。對此,尹子奇并沒有發現什么。到了攻城之日,尹子奇一聲令下,叛軍狂喊著爬上假山坡道,唐軍立刻投放火炬,結果,烈火熊熊,尹子奇再次失敗。

尹子奇的第五招,是挖壕困敵。張巡的智勇,顯然高出尹子奇。尹子奇無計可施,放棄不再進攻,決定圍城。敵軍圍著睢陽城,一連挖了三道深溝。睢陽,這一次真的成了一只鐵桶。由此,戰事也進入了膠著狀態。

五孤城大絕望

此時正值夏天,大約是8月的下旬。長時間的生死之戰,張巡殲敵很多,也傷亡慘重。

當尹子奇放棄攻城,選擇圍困的時候,睢陽城內,又是怎樣的光景?

張巡和許遠為主官,帶領少數將官巡營。此時的張巡和許遠,早已疲憊不堪。疲憊不堪的這兩三個人,一路走,一路看,城墻之上,城門之下,幾乎所有應該有士兵把守的崗位,雖然還有人在那值守,卻找不出一個不帶傷的戰士。將士們有的頭上纏著繃帶,有的身上纏著繃帶,有的將士斷了胳膊或斷了腿,仍然倚靠在崗位上。

許遠對張巡說:“清點一下吧,看看我們還有多少活著的將士。”

人數很快清點完畢:不到600人。

許遠說:“張巡啊,你最初帶領自己的步騎混合編隊到達睢陽時,加上城內的守軍,一共是7000人吧?”張巡說:“現在只剩十其一了!”說到這,張巡的眼里,流出了淚水。

經過8個月的苦戰,睢陽城內的將士,只剩下不到10%。就是這點人馬,也幾乎完全喪失了戰斗力。長期的疲勞作戰,長期的饑餓,已經從肉體上摧毀了這支曾經的鐵軍!

但是,城外的尹子奇,在吃盡了苦頭后,已經害怕了。如果這家伙在這個時候進攻,睢陽城必破無疑。敵軍膽怯,又不了解城內的虛實,選擇了圍而不打,他們要困死睢陽!

睢陽城內,生的希望,已十分渺茫。

所有的守軍都已明白,求援,求援!保住睢陽的唯一辦法,就是——求援!

張巡和許遠知道,睢陽周圍的城池,幾乎全部被叛軍攻占,就近的城池,僅僅還有三處在唐軍的控制之下。這三個城池,分別是:譙郡(今安徽亳縣),守將為節度使許叔冀;彭城(今江蘇徐州),守將為節度使尚衡;臨淮(今江蘇盱眙北),守將為節度使賀蘭進明。

彭城,就是今天江蘇的徐州,距離太遠,而且形勢危急,經受著叛軍的猛攻,恐怕難以分兵救援睢陽。譙郡和臨淮,距離較近,雖有叛軍進攻,但并非大兵壓境,有發兵救援的可能。

張巡立即帶著南霽云,來到許遠的府上,商議此事。

張巡說:“睢陽城的糧食已經吃完了,將士們也已無力再戰,文武官員中有人打算棄城東逃。睢陽是江淮的屏障,如果睢陽失守,江淮必然難保。而且,我們現在饑寒交迫,又全都受傷生病,就是想走也是走不掉。所以,我們只有一個辦法,向附近的友軍求援。我想,大家都是唐朝的軍人和官員,應該不會對我們的求援不理睬吧?我想派人前去譙郡和臨淮,請求他們出兵相救,您看如何?”

許遠回答:“這些天,我也在想這件事啊。但是我很擔心,只怕他們的處境并不比我們好啊!”

張巡說:“我覺得,譙郡、臨淮是富庶之地,但并不是戰略要地。而且由于睢陽牽制了大量叛軍,他們那里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敵軍,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許遠下了決心:“好吧,聽將軍的!”

這時,南霽云“唰”地站了起了,朗聲道:“但有所命,萬死不辭!”

張巡對南霽云說:“你先去譙郡,許大人有錢有兵,如能請得譙郡兵馬,你是首功一件。”

許遠接著說:“今夜子時,你從北城下去,明天一早就能到譙郡了。”

是夜,夜色如墨。南霽云在夜色中溜下城墻,騎一快馬,絕塵而去,天還沒亮,他就來到了譙郡城下。

南霽云高聲報上姓名。

此時,守將許叔冀剛剛起床,大約正在洗漱。這會兒,他根本就不著急,敵人攻打的是你們睢陽,跟我這沒有多大關系。

等這小子洗過了,也吃過了,才慢慢地來到城墻上頭。

站在城墻上,許大人擺出一副很誠懇的樣子,說:“南將軍啊,辛苦你了啊!現在啊,國難當頭啊,人人自危啊,我這個小小的譙郡啊,怕是也保不住啊。所以啊,我不能出兵啊。如果我出兵啊,賊人就會來進攻啊。所以啊,不行啊不行啊!”

南霽云騎在馬上,馬兒急,他也急。他剛要說什么,許叔冀在城頭又說開了:

“南將軍啊,許某人啊,也是很同情你們睢陽的啊。請你啊,轉告張、許二將啊,我決定送些布給你們啊。”

接著,撲通!撲通!1000匹布料接二連三地甩下城來,直落到南霽云馬前。

南霽云大怒。

他奶奶的,老子一個人,哪能搬得動這么多布?何況,睢陽命在旦夕,老子要的是打仗的兵,要你這些布,有個屁用啊!

南霽云騎在馬上,拔出寶劍,指著許叔冀大罵:“姓許的,你這個老匹夫!你他媽的不是大唐的重臣,簡直就是大唐的奸臣!”

晚上,南霽云原路返回,攀繩索進了睢陽城。

現在的希望,就是賀蘭進明了。

南霽云再次請纓,要求出城。夜色中,他帶領30余騎沖向敵陣。經過一場混戰,南霽云終于來到了臨淮(今江蘇盱眙北),見到了守將賀蘭進明。

賀蘭進明知道,南霽云是一員猛將。他很想拉攏這員猛將為自己所用。于是,賀蘭進明擺下了酒宴,為南霽云接風。席間,南霽云看到滿席的山珍海味,悲從中來,淚水奪眶而出。就在自己的身后,自己的兄弟們正在睢陽城中苦苦等待啊!這酒,這宴,咱能吃得下嗎?

南霽云對大家說:“各位好意,南某心領了。但是,睢陽城中,軍民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飯吃了。今天,我真的沒有心情吃飯,請立即發兵救睢陽吧!”

然而,賀蘭進明就是不答應。

這時,南霽云拔出佩刀,突然砍下自己的一根手指。他將斷了手指的左手,舉了起來。這只手啊,鮮血淋淋,在燈光中顫抖著。他希望用自己的行為,感動賀蘭進明,讓他可以發兵相助。

在座的將領,一片啜泣。可是,賀蘭進明卻無動于衷。

南霽云臨淮請兵,韓愈事后的文章,這樣記載:“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馬背上的南霽云,跑出臨淮,路過一座寺院。他挽弓搭箭,將一支箭矢射向高高的佛塔,利箭噗的一聲鉆進塔身,僅留箭羽在外面。南霽云指箭發誓:“賀蘭匹夫!等我回城打敗尹子奇,必來滅你!這支箭就是見證!”

但南霽云不甘心就這樣回去,睢陽城內,還有他的兄弟們。睢陽城外,還有他的敵人!他又來到真源縣,借來了500匹戰馬。之后,他又前往寧陵。半年,南霽云在寧陵抗敵,曾有一起戰斗過的朋友。此時,寧陵守將廉坦,權衡利弊,欣然帶領僅存的步兵3000人,與南霽云一道同去睢陽。

是夜,他們二人帶兵突破重圍,來到睢陽城下。張巡聽到城外的喊殺聲,喜極而泣:“啊!一定是我的南霽云領著救兵回來了!”

張巡馬上登城,舉目望去,火光之下,數萬敵兵的包圍圈中,大將南霽云左沖右突。張巡急忙下令出城接應。

大伙兒終于一起進入了睢陽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清點人馬。

結果,剛剛借來的3000士兵,經此一戰,只剩下不到1000人。剛剛借來的500匹馬,經此一戰,跑得無影無蹤。

睢陽城的將士,得知南霽云僅僅請來這么一點點救兵,全都明白:睢陽完了!

哭聲,開始在將士們中蔓延。先是個別人小聲的怒罵和哭泣,然后,怒罵和哭泣迅速傳染。

悲憤的怒罵,悲痛的號哭,彌漫在睢陽城的夜空。

睢陽絕望了。

六小城大饑荒

一面破舊的戰旗,高高地飄在睢陽城的城樓上。因為戰爭硝煙的洗禮,戰旗的顏色,幾乎已經不能分辨;因為戰爭之火的燃燒,戰旗的四周,幾乎完全殘缺。戰旗中間那個斗大的張字,蒼勁醒目。風吹過,城墻上頭,空空蕩蕩,飛揚的黃沙中,只有這面戰旗,迎風獵獵。

為數不多的將士們,因為好久無食可進,已經很難站立起來。他們一個個躺在城墻上,任由勁風吹過,任由黃沙拂面,昏濁的眼睛,時時望一眼風中的大旗。

只有戰旗,在風中依然顯示出力量!

絕望中的睢陽,糧食問題,成為最大的問題!

數月前,張巡用計射出蒿草稈,誘出尹子奇,南霽云終于得到機會,一箭射瞎了尹子奇的左眼。為此,尹子奇不得不暫停攻城。這時候,睢陽城里,其實已經再也找不出糧食了。

尹子奇傷愈之后,再度啟動攻城,并挖出長長的戰壕,將睢陽完全困住。這時,睢陽城里只剩下400多名將士,睢陽城再也找不出一粒糧食了,能吃的動物,幾乎已經吃光。后來,南霽云沖出包圍,借來兵士。睢陽城的吃飯問題,更加嚴峻!

這樣的時候,也許只有神靈會來到睢陽,也許只有神靈的眼睛可以掠過睢陽的城墻。那么,就請神靈看看吧。此時,所有的將士,因為饑餓,臉上瘦得塌了腮,眼皮餓得抬不起來。

本來,睢陽在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是有所準備的,是有一些糧食的。但是,意外發生的事情,將睢陽推到絕境。

許遠,作為睢陽的軍政長官,雖然是個文人,卻也有很好的才能。他預感叛亂的尹子奇一定會進攻睢陽,于是,未雨綢繆,變著法子積攢了6萬石糧食,以備戰時之需。

6萬石是多少?中國古代的糧食計量,是以升、斗、石為計量單位的。10升等于一斗,10斗即100升,等于一石。宋代的時候,一石米,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為59.2公斤。那就是說,許遠在睢陽城內,已事先存放了約350萬公斤的糧食。

350萬公斤糧食,7000名將士,城內2萬名百姓,可以堅持多久?我們可以計算一下。

上個世紀,中國的經濟很不發達,農村生活極苦,極苦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是吃不飽!我和農村的男人們一起干重體力活的時候,我們每個人一天的口糧,最多只有0.4公斤!現在,我們就按這個標準來計算睢陽城內軍民們的糧食吧。

以27000人計算,睢陽城內,本來是每人可以擁有117公斤糧食的。如果按每人每天0.4公斤分配?熏可以分配290天,也就是說,這么慢慢地吃著,睢陽軍民,在290天內是可以堅持住的!

然而,意外發生了!許遠的糧食?熏讓人家給盯上了!讓人家給眼紅上了!

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是唐高祖的后人,是唐王朝正宗的皇家子孫。戰爭開始之前,當時李巨作為河南節度使,正率兵駐扎在彭城。這時候,他就是國家任命的河南省的最高領導人。睢陽,作為一個地市級單位,歸節度使李巨管轄。

李巨知道許遠收藏了一些糧食。于是,李大人眼紅了。

李大人叫來許遠談話。反正仗還沒有打起來嘛,先叫他來談談。

“許大人啊,聽說你那兒糧多啊。我看你啊,發揮點模范帶頭作用啊,發揚點無私奉獻精神啊,分點糧食出來啊,濮陽啊、濟陰啊,那幾個郡啊,正鬧糧荒啊,你分出一半來給他們啊。”李巨大人這樣說。

許遠不干。他說:“領導啊,很可能就要打大仗了,睢陽戰略位置太重要了,是江淮門戶啊,無糧怎么守得住啊!”他說的是實話。

可是,李巨是皇家血統啊,是虢王,是全省最高長官啊!李大人一拍桌子,怒道:“不給啊?你是想違抗軍令啊?你是想立馬給你來個雙規啊還是立斬啊?”

聽到這種話,許遠傻了。

那就給吧!

李大人行動很快,3萬石糧食,迅速被調撥給了濮陽、濟陰,各分1萬5千石。

更加意外的事情繼續發生。唐朝派在濟陰城的守將,是個沒用的東西。叛亂軍一到,他一箭不發,馬上投降。這還不說,這小子立即交出從睢陽拉過來和1萬5千石糧食,全部交給了叛軍。

這么一來,剛剛開戰的時候,叛軍的糧食就意外地增加了一萬多石,而睢陽城內的糧食,意外地減少了一半!

戰爭,長達幾個月的戰爭,不斷地消耗著睢陽城內的糧食,糧食終于消耗光了!

然而?熏戰爭仍在繼續。

糧食吃光后,張巡、許遠和將士們,將睢陽城內貓啊狗啊什么的,全部吃光了。

吃光這些活物之后,張巡、許遠和將士們的食物,是茶葉、紙張。他們將茶葉和紙張一并合水煮爛,如喝粥一樣吃下。這情形,讓我們想到上個世紀共產黨人領導的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據史料記載,長征中的紅軍們,是吃了樹皮和草根和皮帶的。

不久,睢陽城中的茶葉和紙張,被吃光了。

于是,張巡、許遠和將士們吃馬。戰馬被殺死,成為戰士的食物。

不久,睢陽城中的戰馬也被吃光了。

于是,張巡、許遠和將士們結網捉麻雀當食物,掘地捉老鼠當食物。

一個小小的城池,能有多少麻雀?能找到多少老鼠?

據說,睢陽城的麻雀和老鼠,也被吃光了。

所有能吃的東西,全都沒有了。

小城睢陽,處在空前絕后的饑餓中。

七人類大悲劇

四面被圍,糧食無法運來。守衛睢陽的將士們,在長達數月的戰爭中,吃光了糧食,吃光草根、樹皮,吃光了書籍、馬鞍、皮靴,吃光了城內的戰馬,吃光了城內能飛的麻雀、地下打洞的老鼠。到了這一步,城內還有什么能吃的呢?

將士們互相觀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啊,除了我和你,除了男和女,睢陽,幾乎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吃了!

這時候,睢陽守將張巡、許遠下了一道空前絕后的命令——吃人!

睢陽守衛戰中人吃人的事件,是人類史上眾多大悲劇中至為悲慘的一幕!

真實的歷史是這樣記載人吃人事件的發生的:

某天,張巡挽著他的愛妾霍氏,來到將士們面前。

霍氏?熏一個歷史上只有姓氏沒有名字的女人,一個張巡最喜愛的女人。也許,她不僅僅是張巡的妾,更多的時候,她是張巡的情人,是張巡的知音。早在數月之前,張巡領著3000人的步騎混合編隊趕往睢陽的時候,這個美女,應該就在那支隊伍中。她,也是自愿投往睢陽的,是主動投向叛軍的包圍的。

手牽愛妾霍氏,張巡說:“兄弟們為了守住睢陽城,為了保住大唐江山,忍饑挨餓,百戰飲血,無怨無悔。我張巡真的很想割下自己的肉來給你們吃!可是,我是這兒的守將啊,我還要帶著兄弟們打仗啊。所以,我暫時還不能死,我更不能眼看著你們活活餓死!這是我的愛妾,早晚都會餓死在睢陽城中。現在情況危急,與其讓她餓死,不如趁她還沒死沒腐爛,用她來救大家一命!”

《唐書》中是這樣記載張巡當時的演說的:“諸公為國家戮力守城,一心無二,經年乏食,忠義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膚,以啖將士,豈可惜此婦,坐視危迫。”

聽到張巡的話,將士們震驚了。張巡接著親手殺了他的小妾,然后……

《舊唐書》中記載睢陽之戰說:“尹子奇攻圍既久,城中糧盡,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慮將有變。巡乃出其妾,對三軍殺之……”

《舊唐書》又記載:“……乃括城中婦人;既盡,以男夫老小繼之,所食人口二三萬,人心終不離變……”

這些文字的意思,已經用不著我作再多的解釋了!每次讀史至此,面對如此慘烈的記載,面對如此悲慘的事件,我總是不忍心再讀下去!

公元757年10月初。天氣已經轉涼。

叛軍首領尹子奇,見睢陽城里一連數天毫無動靜,就派出人馬,靠近城墻打探。

城墻內,仍然毫無動靜。

尹子奇似乎感覺到了什么。他開始進攻。

城內,張巡和許遠在作最后的抵抗。他們將幾百名殘兵分為兩部分,分別由張巡和許遠帶領,各自守城池一角,張巡守東北,許遠守西南。

城內的張巡,早已知道不能再戰。人馬如此之少,將士如此之饑,這一次,不管自己如何出奇智,都不可能守住睢陽了。

張巡用最后一點點力氣,寫了一篇《謝金吾表》。這封表——也就是信,張巡在其中說:

“想峨眉之碧峰,豫游西蜀;追綠耳于懸圃,保壽南山。臣被圍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戰。當臣效命之時,是賊滅亡之日。”

叛軍開始進攻了。叛亂軍隊呼喊著,沖進城內。這一次,他們遇到的抵抗綿軟無力。

尹子奇得意了,因為他的圍困戰術,終于困盡了睢陽城最后的力量!

叛亂軍隊如潮水般進了睢陽城。

張巡眼看著叛軍涌入,無可奈何。他面向西方皇帝所在的方位跪拜:皇上啊,我已經用盡了全部的智慧和勇氣,我再也沒有能力抵抗強大的敵人了!

史書記載,當叛亂軍隊進入睢陽城時,張巡和他的將們,雖然還持著手中的武器,但已不能動彈,所有的將士,敵人只要用手指一碰,就倒在地上了。可見,張巡和將士們真的已沒有一絲力氣。

公元757年11月24日,睢陽陷落。尹子奇領叛軍入城,將全城活著的人全部殺害。

此日,張巡被押到叛軍統帥尹子奇面前。尹子奇問:“聞公督戰,大呼輒眥裂血面,嚼齒皆碎,何至于此?”

張巡怒答:“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

尹子奇大怒,用刀子強行撬開張巡的嘴吧。果然,張巡滿嘴只剩下3顆牙齒。

尹子奇下令將張巡斬首。張巡面不改色,只是用目光看了看他的愛將南霽云。

南霽云笑對張巡說:“我原想要有所作為的,既然主公這樣,我霽云敢不死嗎?”

同時被處斬的,還有張巡的部將姚、雷萬春等,共計36人。

許遠則被叛軍押走。他一路上對叛亂軍大罵不止,到河南偃師時,叛軍將其殺害。

他們死時的年齡是:張巡、許遠49歲,南霽云46歲。

由于許遠比張巡晚死幾天,結果引來了許多非議。有人說,為什么張巡等36人當場就義,唯獨許遠沒有死?為什么叛軍破城的地方正好是許遠的防區?他會不會是貪生怕死,投降了敵人了?一直到了10多年后,仍然有人追究此事。就連張巡的親生兒子叫張去疾,聽了謠言之后,也心生懷疑,給朝廷上書說:“父巡與睢陽太守遠各守一面,城陷,賊所入自遠分。……巡及將校三十余皆割心剖肌,慘毒備盡;而遠與麾下無傷。故遠心向背,梁、宋人皆知之。……請追奪官爵以刷冤恥。”(《新唐書·許遠傳》)好在唐朝皇帝召集文武大臣上殿專議此事,給下了個最后的結論:許遠為睢陽主將,叛軍將他押往西邊,是為了向在洛陽的主子報功。因此,許遠死于張巡之后,無可非議。張、許同為忠烈,不可胡加議論!

睢陽之戰50多年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發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張中丞傳后敘》,記載睢陽之戰的故事。

安史之亂后,唐肅宗下詔褒贈其為揚州大都督,詔封為鄧國公。因他在初破尹子奇軍時,被詔封為御史中丞,故史稱“張中丞”。

八千古大難題

張巡、許遠守睢陽,千古以來,感天慟地。

戰爭中的智謀,戰爭中的壯烈,戰爭中的悲苦,戰爭中的曲折,一切的一切,都完全可以令這場戰爭和戰爭的主人成為一部歷史大片的題材,如果將這場戰爭搬上屏幕,拍成電視劇或者電影,又如果編劇們的編劇得法,導演得當,演員得力,是一定會又叫好又叫座的。

但是,這么多年來,睢陽大戰,張巡、許遠,卻沒有成為一部大片的題材,更沒有進入電視劇。為什么?據說,有一段史實,讓人們無法回避:吃人!

不錯,睢陽之戰中的吃人問題,困擾張巡和許遠已有1000多年!

1000多年來,學者們,特別是儒生們,對此喋喋不休,說三道四。畢竟,張巡、許遠在守衛睢陽的時候,是發生了人吃人的惡性事件!我寫這兩位國士,也不得不面對這個嚴重事件!

吃人,在今天的角度來看,或者從睢陽之戰以后的時間角度來看,是今人無法接受的,甚至不能容忍!但是,如果我們站在安史之難的時間角度來看,對吃人的問題,也許會冷靜一些。

中國歷史,大部分時間是黑暗的,是暴力的,是血腥的。因為戰爭太多,所以,我們的歷史充滿了痛苦。據我所知,在中國歷史的漫長黑暗歲月中,吃人的惡性事件,是經常發生的!西晉之后的五胡亂中華,也就是所謂南北朝時期,地方軍閥們在戰爭中就有過人吃人的事情。因為糧食短缺,因為戰事頻繁,有的地方軍閥,將戰死者的尸體用鹽腌制,作為隨軍的軍糧!唐朝結束后的五代十國時期,這樣的事情也曾重演。近現代史上,這樣的事情,仍然在重演。上個世紀的二戰后期,美國軍隊進攻日本。有一次,美國軍隊向日軍防守的一個海島進攻,在慘烈的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一部分登島成功,卻全部被日軍殺死并煮了吃掉,另一部分落水,除了一個被美國海軍的潛艇救走,其余全部死亡。這個唯一活下來的美軍陸戰隊隊員,在年近七十時當上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布什。吃死人,似乎成為一種“潛規則”。

我介紹歷史上反復重演的這種“潛規則”,絲毫沒有為張巡、許遠開脫的意思。畢竟,張巡許遠代表了正義的一方,代表了正統的一方,代表了正直的一方。正義之師,怎么可以發生人吃人的惡性事件?為此,我也時時感到不堪言表。

千余年前的韓愈老師,似乎也為此而難堪。所以,他為張巡、許遠辯解,猜測張巡的情人,那位美女,并非張巡所殺,而是自殺的。她之所以自殺,是因為夫君守城的軍隊已無糧可吃,于是,深明大義的美女情人,選擇殺了自己,以自己的身軀作為軍隊的糧食!這無疑是一個悲壯至極的選擇,也無疑是為張巡這位大英雄作解脫的最好辦法。因此,我寧愿相信韓愈老師,相信這位情人是自殺的。或許,歷史的真相正是如此!以張巡這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能夠夠分量做他的情人,而且夠分量與他隨軍同行的美女,一定也是不讓須眉的人物。如此推測,這個說法,可以成立。

但是,解決了張巡的情人是否自殺的問題,卻并不能解釋睢陽城中大規模的人吃人問題。史載,睢陽戰事后期,城人軍民,易子而食,老弱病者,坦然讓他人吃掉!這么下來,城中被吃的人近2萬!而全睢陽,在戰爭之初,也不過2萬多人!也就是說,睢陽的人口,除了戰死,幾乎全部被吃了!這么大規模的人吃人事件,古今罕見!身為主帥的張巡、許遠,是親眼目睹并默許了這一惡性事件的發生的。

對此,我們又該說些什么?

我不能選擇無語,如果選擇無語,是一種逃避。我不能選擇指責,如果選擇指責,違背了歷史的真實!我只能選擇站在同樣的時空環境,客觀面對這一惡性事件。

安史之亂,以及此前的叛亂和此后的叛亂,攻城勝利的一方,常常選擇大規模的屠城,一直到元,到清,到日本鬼子進南京!屠城的故事,在中國土地上上演得太多,所以,睢陽城中的人民,一定完全明白,如果城池攻破,一定會全部被殺,一定是死路一條!即使你投降了,人家還是會屠城!那么,剩下的問題,就很簡單:要么等待城池被攻破后讓人殺死,要么自殺讓自己的同志吃掉!前者是屈辱地死,后者是有尊嚴地死!飽受儒家教育的睢陽人,是知道士可殺不可辱這一信條的,他們會自然地選擇后者:有尊嚴地死去!張巡和許遠,也許同樣是這樣想的!

如此看來,睢陽人吃人的惡性事件,還需要作太多的爭辯么?

我一直主張,人類的生命權大于一切。但是,當生命權已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當生命權已等于零的時候,尊嚴的死,體面的死,高于一切!

為此,我認為,張巡、許遠是偉大的,睢陽人民在戰爭中的選擇是偉岸的!

如果——如果后世的學者們有時間去爭執去追究睢陽人吃人的道德責任問題,那不如用這些時間,為張巡、許遠,為睢陽的死難者去燒一炷香,去為他們祈禱,去祈禱永遠不會再發生戰爭!

許多事情,只要剝下道學儒學的偽面具,就會輕松許多,就會合理許多,就會通達許多。

為此,張巡、許遠,是堪稱國士的。

在我們的歷史上,所有的國士,在歷史最關鍵的時候,都為我們民族的命運貢獻了一份偉大的力量。拿張巡和許遠守衛睢陽來說吧,我們不得不承認,睢陽保衛戰是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更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關鍵戰役之一。因為有了張巡、許遠和將士們的堅守,唐朝的國家軍隊才爭取了時間,利用時間大舉集結,然后大舉反攻。同時,張巡和許遠的堅守,還牽制了叛軍的大量兵力,為平叛作出了重大貢獻。如果沒有睢陽守衛戰,唐王朝的命運,也許在此時就已終結。而如果叛軍占領了全國,以他們到處屠城的行徑可以預見,天下必然會是一場更大的劫難!同時,在睢陽守衛戰中,將士們表現的忠君愛國精神,更是感天慟地。正因如此,張巡、許遠、南霽云的名字被載入《新唐書·忠義列傳》。

中國人,對歷代忠奸,愛憎分明。張巡的事跡廣泛傳開后,江淮和大運河一帶的人民紛紛建廟立祠。先是唐肅宗敕建“雙廟”,祭祀張、許二人,后改為“五王廟”,加祭南霽云、雷萬春和賈賁。后來杞縣、南陽等地紛紛效法。在南陽,人們不僅專為張巡立廟,還把張巡與張衡、張仲景譽為“南陽三張”。江、浙、閩、粵及港、澳、臺以及東南亞等地同胞更十分尊崇張巡的忠義,僅臺灣地區就建有張巡廟1000多座。道教還把張巡尊為“保儀尊王”。

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市,睢陽古城完好地保存著,僅僅因為黃河之水屢屢泛濫,帶來上游的大量泥土,因此,城墻之外的地面,比城墻內高出了許多。

血色殘陽中?熏我來到睢陽。城內的張巡廟,正在加緊修建。也許是正在修建的原因吧,廟內可看的東西并不多。好在來此憑吊的人,都是敬重張巡、許遠的忠義而來,不會太在意建筑物外在的形式。

來此之前,我記得史書曾有記載,睢陽廟前的對聯是:

“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雙國士”,“二忠臣”,指的就是張巡和許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韩在线第三页|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狠狠干综合|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91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性爱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日本影院一区| 久久成人免费|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岛国岛|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黄色成年视频|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日韩色图区|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黄色爱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久久77777|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99久久精彩视频|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小视频|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黄色成年视频|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看片a| 日韩欧美中文|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日韩在线第三页|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网站| 欧美a级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91成人在线观看|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com|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色综合天天操|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