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是追趕者,不是追隨者。未來一段時間歐瑞蓮將著力通過公關活動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
從第一家直銷企業——雅芳進入中國到如今,整整20 年的時間,在中國市場上熙熙攘攘,出現了諸多品牌。安利、雅芳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作為歐洲最大的直銷化妝品公司,歐瑞蓮在中國起步晚,是不折不扣的追趕者。
直銷在中國的發展一直是“戴著鐐銬舞蹈”,即便是雅芳與安利的登堂入室都沒有扭轉消費者的印象。歐瑞蓮全球首席執行官馬博朗(MagnusBrannstrom)在接受《成功營銷》記者采訪時表示,直銷在發達國家是成熟的營銷方式,從某種意義來說,它的發達程度標志著一個國家營銷發展的水平,但在中國,直銷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由于消費習慣、地域文化、社會經濟發展基礎等許多原因,直銷還沒有成為中國主流營銷方式之一。但是這并不妨礙中國成為最有前景的直銷市場。中國市場,也是歐瑞蓮最為看重的市場。
但不能否認歐瑞蓮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窘境。歐瑞蓮的知名度、認知度遠遠不及雅芳、安利等品牌。馬博朗并不諱言這種現象。他直言歐瑞蓮現在以投資和建立市場為主,也正在努力改變這種困境。“我們的目標就是以后在每個街區,每個樓里面都可以找到一個歐瑞蓮的銷售代理點。在烏克蘭,大概有1%的人口是歐瑞蓮的銷售,在中國如果同樣1%的話會有1300萬,發展到那時候我就可以退休了。但是,這要慢慢來。”
縱觀其他的直銷品牌,雅芳已由一家女性化妝品直銷公司,變成了一家兼具電子商務和其他銷售渠道的女性化妝品公司;安利除了直銷方式外,還通過店銷、經銷等多元化的營銷模式開拓市場、服務顧客。廣告攻勢也同為兩個企業上位的重要武器。但是,馬博朗認為,目前歐瑞蓮談這些模式還太早。而且,各自的歷史和營銷模式并不相同,沒有可比性。“我們是追趕者,不是追隨者。”馬博朗強調。歐瑞蓮的目標是希望成為全球第一的美容化妝品直銷公司。
在中國,電視作為大眾媒體對于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價值不言而喻。然而,作為正在發展中的歐瑞蓮談電視廣告還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中國,歐瑞蓮每年會印刷大概100萬冊產品目錄,這個數字在全球是1億3千萬,通過這些產品目錄讓消費者認識歐瑞蓮。
但是,在傳媒碎片化的今天,單純依靠產品目錄毫無疑問并不能有效傳遞品牌信息。馬博朗也坦言,僅有產品目錄還遠遠不夠。歐瑞蓮的另一個武器是公關。公關能力的強弱也被認為是決定直銷企業能否生存的要素。未來一段時間歐瑞蓮將著力通過公關活動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
2009年末,玫琳凱之窗正式上線、安利也謀劃布局3G、掌上電腦。毫無疑問,電子商務正成為傳統直銷形式的有益補充。幾乎所有的傳統企業都逃不過“水泥+鼠標”的發展趨勢,馬博朗也表示,歐瑞蓮正在慎重考慮電子商務與直銷的結合。
但是,任何一個以直銷為營銷模式的公司都很清楚,做好直銷必須緊抓產品本身,因為直銷實際就是口碑傳播,如果產品質量有問題,口口相傳的鏈條就會戛然斷裂。歐瑞蓮每年銷售的7億件產品中,50%來自自行生產。“靠拉人頭壓貨的行為只會帶來短期的利益,只有以銷售產品為導向,建立穩固的顧客群才是做得久、做得長遠的秘訣。我們一直致力于對產品質量的管控和品類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