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消費時代,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走進一家超市,能看到幾十種香皂、上百款巧克力,以及足以供應整個小島的飲料。盡管品牌繁多、產品齊全,但它們除了包裝上的標價和顏色不同,很難有其他明顯的區分,讓人眼花繚亂,不知如何取舍。
哈佛商學院教授揚米?穆恩(Youngme Moon 將其稱為“類別模糊(Category Blur)”,也就是說,企業認為自己很巧妙地實現了產品差異化,但消費者卻不買賬,在他們眼中,所有的產品都一樣。
競爭導致同質化
在揚米?穆恩教授看來,競爭是導致同質化的根本原因。
“可能聽上去有違常理,但在研究調查中我發現,盡管絕大部分的公司花大力氣要實現差異化,但任何時候他們都在關注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正是這種競爭使得他們走上了一條相近的道路。”穆恩教授對記者表示。
例如,他們會留意這樣的信息:競爭對手A決定在這個市場推出新品,競爭對手B要提價等等。但與此同時,它也限制了市場營銷人員的視野,讓他們只留意到競爭對手的舉動,根據對手的舉動而行動,無法跳出“循環模仿”的怪圈。
穆恩教授進一步解釋說:“我們所討論的差異化概念與實際執行情況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我的意思是,商學院教育學生一定要注重差異化,在企業執行中,我們雖然是圍繞差異化概念來設計戰略,但實際情況是,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小到一瓶洗發水或一罐果汁,產品并沒有明顯的差別。因此,企業描述的品牌、產品與消費者實際經歷脫鉤。”
正是這一原因導致了消費者對消費品牌和服務的忠誠度整體下滑。在很多消費品類別中,消費者面臨太多的選擇、太多的品牌、太多的產品。每一個產品類別都像是一團亂麻,模糊不清,無法明晰辨別。“在這樣的環境下,品牌忠誠度下降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從游戲跟隨者到規則制定者
在過去二十年中取得成功的品牌,是能夠與競爭對手明顯區分開來的品牌。穆恩教授提出了用三種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定位和再定位,即逆向定位、分離定位和隱匿定位,以此打破產品類別的傳統界限,從而改造這個類別。企業在使用定位戰略成功地破壞原有類別之后,會開辟出一個利潤豐厚的新市場,并讓原來的競爭對手陷入手忙腳亂的尷尬境地。至此,企業不再是跟隨“競爭對手”被動地應對,而是打破傳統,從根本上制定整個行業的新規則,并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優勢。
采取逆向定位戰略的企業不會走上不斷增加產品屬性這條老路,而是另辟蹊徑,舍棄一些被同行視若珍寶的“神圣的”產品屬性,同時增加一些新的產品屬性。這種打破常規的屬性組合,能夠改變產品在同一個類別中的競爭地位,讓其取得獨特的定位,但這并不會導致它脫離原屬類別。例如,宜家(IKEA)在美國市場擴張時,不提供送貨服務,也不提供銷售咨詢,但宜家增加的核心服務包括兒童看護以及咖啡餐飲休閑區等。
除了剝離某一類別產品所具有的“神圣“特性,另一種做法是將這一產品引入完全不同的產品類別。采用分離定位,使產品與不同的類別建立關聯,使其脫離原屬類別,從而改變產品的消費方式和企業的競爭對手。采取這種戰略能促使產品從成熟期重返成長期,擺脫走向衰落的命運,重新迸發出勃勃生機。另外,它還能對原屬類別和新類別產生積極的破壞性作用。以瑞士手表品牌斯沃琪(Swatch)為例,它顛覆了手表的概念,跳出了計時工具和身份象征的范圍,變成了裝飾品、藝術品和自我表達工具。“Swatch”不僅代表了“Swiss Watch(瑞士手表),也代表“Second Watch(第二塊表),鼓勵消費者可以像換衣服一樣換手表。該品牌每年都會推出200~300種新款手表,分屬若干不同的系列,價格低廉,消費者可以根據服裝、心情和年齡搭配。斯沃琪(Swatch)不再把自己歸為瑞士手表,而是時尚的裝飾品,它改造了古老的鐘表業,看上去更像時裝業、娛樂業,由此開啟了全新的市場,銷量也一飛沖天。
少則優
到底什么才是差異化?揚米?穆恩教授在其新書《Different: Escaping the Competitive Herd》中有系統的闡述,但如果要總結為幾句話,她在采訪中說:“差異化不是某一種戰術,不是某一條奪人眼球的廣告,不是某一種炫目的產品新功能,也不是產品積分卡或‘包退’服務,應該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理念,一個承諾。承諾要不同,這種差異化不是表面的不同,不是‘要給產品多增加幾個競爭對手沒有的功能’,而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是競爭對手幾乎無法復制的不同點。”
在每一個消費類別發展初期,品牌往往可以憑借一個或少數幾個產品領導市場,占據明顯優勢,能量棒始祖——PowerBar就是一個例子。但隨著市場的發展,現在只PowerBar一個品牌就擁有40種不同的能量棒產品,而能量棒市場則擁有超過60多個品牌。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擁有如此多不同的品牌,產品會實現多元化發展。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產品差別越來越細微,“在我看來,品牌之間是一種‘有所區分的進行克隆’的形態,此時這個類別的市場過于成熟。”
要從“一團亂麻”的品牌和產品中脫穎而出,一種方式就是減少花哨的、分散注意力的特質,達到一種“簡潔明了”的品牌核心優勢。這對當今被信息淹沒的消費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因為過多的選擇已成為一種負擔。“克制有望成為新需求。”穆恩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