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75%的數字媒體受眾居住在三、四、五級城市,大城市消費市場趨于飽和之后,毋庸置疑,我們將會逐漸推向三至五級市場。”陽獅銳奇(VivaKi)董事合伙人大衛?肯尼(David Kenny)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數字化媒體發展過程中一個最大的障礙在于終端接入,在全球很多二至四級城市,即使消費者有數字化媒體消費傾向,由于缺乏互聯網終端而無法實現。但在中國不存在這一問題,數字化媒體快速發展,自2000年起其網民人數平均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反映了不斷擴張的商機和市場。
陽獅銳奇進入中國后,憑借規模效應迅速在新媒體領域站住腳跟,目前中國市場已發展成公司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此次大衛?肯尼訪華,目的是借此行親身體會這個市場的發展,為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進一步投資做好準備。快速擴張的背后,則是國際傳播大鱷對中國數字媒體市場的信心。
談到向三至五級城市拓展時,大衛?肯尼表示將主要通過并購、增開分支機構和與當地媒介機構合作這三種方式進行。除之外此,陽獅銳奇還將加大投入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
“我們將會更加關注技術研究,因為在我們看來,在全球范圍之內確實存在一種趨勢,即傳統媒體轉向數字媒體。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技術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獲得更多數據,有能力處理這些數據,我們將加大研究目標群體定向、數據分析、社交媒體和移動媒介技術,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進行定向和定量分析。”他進一步解釋說。
在肯尼先生看來,未來媒介購買的重點不再是電視的某個廣告時段或網頁的某個廣告位置,而是將細化為某一個特定的目標消費群體——按需定位用戶(Audience On Demand)。這意味著,公司可以通過分析消費者數據,進行目標消費群體定位并細分,將其使用的全部潛在媒體按需求打包出售,從而打破媒體之間的隔閡,顛覆了傳統廣告分配方案。
獲取和使用消費者數據時不得不涉及消費者隱私問題,對此,陽獅銳奇的答案是“對用戶進行群體性的跟進和定量分析”。定向技術所關注的是群體性客戶的消費行為,而不是拘泥于某個具體客戶的消費方式。“如果消費中體現出的一些群體性行為,在對他們的消費模式進行跟進的過程中,更多采用數據挖掘和智能分析,挖掘出一個群體性的行為模式和消費模式。”
大衛?肯尼強調,如果不重視保護終端客戶的隱私,“互聯網發展將倒退5到10年”。為此,陽獅銳奇特別設置了一個“首席客戶隱私官”的職位。
隨著國內三網融合進一步破冰,用戶接入互聯網的觸點多元化,可以隨時隨地接入不同形式的內容,“兩年后我們再來談論數字化營銷的時候,不會把這個概念單拎出來了,因為屆時數字化的概念就像電一樣普及。大家不再關注媒介的形式和傳播的方式,而只關注內容是否有助于我們娛樂休閑、獲取新信息還是社交等。”